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胡俨卒,年八十三。

输入历史事件:

胡俨卒,年八十三。

公元1443年 八月
胡俨卒,年八十三。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O七“正统八年八月己酉(二十七日)":“太子宾客、国子祭酒兼翰林侍讲致仕胡俨卒。”《文敏集》卷一四《颐庵文集序》:“天地间一元气之流行,惟人得其正而至理具焉。善养是气,足以配乎道义,而后发之为文章。六经卓矣。后之作者,醇正莫如孟子,雄健莫如司马子长,辨博宏深莫如昌黎韩子。其文之所至,亦各从其气之所至也。故曰:气,水也;言,浮物也;气盛言从。江河之水浩然充溢,而物之小大莫不浮。此其可见矣。予于颐庵胡公之文有取焉。公豫章世家,少以颖异之资,锐志古圣贤之道,于群经罔不精究,其他子史百家亦探索无隐。且生文献之邦,得贤士大夫相师友。熊伯机以古文辞自高,一见公文,亟称其有所养,悉以古文法授之。公既入翰林,受知圣主,侍讲经筵,主典成均,位望益进,所养益深。其文之正者,有得于孟之绪;雄健宏深,有以造于司马昌黎之奥,伟然成一家言,足以追古之作者。”画史会要卷四:“[胡俨]以水墨秃笔写羊鹿,甚有生动,亦能竹石兰蕙。”艺苑卮言附录三:“胡文穆善真行草,名不及解大绅,而遇过之。北征诸镇,皆其勒石。”康熙《御定渊鉴类函》卷一九六《文章二》:“《吾学编》曰:胡俨字若思,学问该博,文章简直,不事浮藻。”明史胡俨传:“当是时,海内混一,垂五十年。帝方内兴礼乐,外怀要荒,公卿大夫彬彬多文学之士。俨馆阁宿儒,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重修《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居国学二十余年,以身率教,动有师法。”杨溥《国子祭酒胡先生墓碑》:“先生虽掌国学,朝廷有大制作,若纂修《太祖皇帝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诸书,皆为总裁,未尝去馆阁。……先生闲居廿余年,日与学者讲求性理之学。亲藩礼遇之,方岳重臣咸待以师礼而师。生未尝一言及私,自处甚淡薄,岁时仅足衣食。尝表许逊韦丹庙,请春秋致祭;修白鹿书院。此其处退闲之有道也。先生达于报施之理,凡处是非利害可否之间,咸审度以求至当,惟恐贻患于人。群论中有不合,即引退不与辩,以故所至能全交。此又其守身之概也。其为文以理为主,不尚辞藻,所著有《颐庵诗文》若干卷,行于世。”《明诗综》卷一九《胡俨》:“熊伯几云,若思笃学好古,辞气英迈,足以追踪作者。胡光大云,若思温厚雅赡,而有疏宕之气。邹孟熙云,宾客铺张至治,富瞻不穷。杨东里云,若思体物缘情,端厚微婉。李时远云,宾客诗丰蔚,为时所重。”存诗四首:《远将归》《村居秋兴》《姑苏》直阁


徐明善佐李思衍出使安南。
商挺卒,年八十。
王恽自序所撰《玉堂嘉话》。
陈旅生。
方回自序所撰《桐江续集》。
汪元量以请得归钱塘。
史樟卒于本年前后。
谢翱、方凤等人约游金华北山等地,与当地遗民往还唱和。
初五,谢枋得卒,年六十四。
二十一日,置回回国子监。
刘埙序赵文所撰《青山初稿》。
二十八日,蔡正孙自序所编《诗林广记》。
十五日,陈著序白诞所撰诗集。
王恽除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使,明年秋去官北归。
胡祗遹、王恽途径扬州,与白朴会,并以诗文赠珠帘秀。
卫宗武卒,年七十馀。
马廷鸾卒,年六十八。
本年或稍后,王奕出为玉山教谕。
诏立兴文署。
初六,刘鄂生。
二十七日,命江淮行省钩考行教坊司所总江南乐工租赋。
王旭以砀山县宰崔某之招,为教其乡。
初七,方回作《上南行》诗十二首。
谢翱、吴思齐、冯桂芳、翁衡同登桐庐西台绝顶,凭吊文天祥,谢翱作《登西台恸哭记》。
邓文原以江浙行中书省辟,起为杭州路儒学正。
江浙行省以故宋太学为西湖书院,起陈恕可为山长,辞不就。
梁栋以《登大茅峰》诗致祸,后得释。
何梦桂序谢翱诗。
黄清老生。
柯九思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