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大约在元符三年三月之前,黄庭坚曾作文,记道臻师画墨竹一事。

输入历史事件:

大约在元符三年三月之前,黄庭坚曾作文,记道臻师画墨竹一事。

公元1100年 二月
大约在元符三年三月之前,黄庭坚曾作文,记道臻师画墨竹一事。

《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六《道臻师画墨竹序》:“墨竹出于近世,不知其所师承。初吴道子作画,超其师杨惠之,于山川崖谷、远近形势、虎豹蛇龙,至于虫蛾草木之四时,日月列星风雨水或雷霆之神物,军陈战斗斩馘奔之象,运笔作卷,不加丹青,已极形似。故世之精识博物之士,多藏吴生墨本,至俗子乃街丹青耳。意墨竹之师近出于此。往时天章阁待制燕肃始作生竹,超然免于流俗。近世集贤校理文同极其变态,其笔墨之运疑鬼神也。韩退之论张长史喜草书,不治他技,所遇于世,存亡得丧,亡聊补平,有动于心,必发于书;所观于物,千变万化,可喜可愕,必寓于书。故张之书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与可之于竹,殆犹张之于书也。嘉州石洞讲师道臻,刻意尚行,欲自振于溷浊之波,故以墨竹自名。然臻过与可之门,而不入其室,何也?夫吴生之超其师,得之于心也,故无不妙。张长史之不治他技,用智不分也,故能入于神。夫心能不迁于外物,则其天守全,万物森然出于一镜,岂待含墨吮笔,槃礴而后为之哉!故余谓臻:欲得妙于笔,当得妙于心。臻问心之妙,而余不能言,有师范道人出于成都六祖,臻可持此往问之。” [思齐按:西方文论,有大家迈耶• 阿伯拉姆斯(Meyer AramS,(1912一),著《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1953),亦论及“万物森然出于一镜”之道理。中西文论,如斯双壁,妙也。然晚于黄山谷,八百余年。]


史伯硕父作鼎铭,记其八月己巳作器祈福。
幽王命伯士伐六济之戎,军败,伯士死焉。
周大夫作《十月之交》,刺幽王宠褒姒、用小人。
周之士作《北山》,刺役使不均,己独劳于从事。
行役劳苦而忧思者感时伤乱作《无将大车》。
周大夫自伤久役,思归怀友而作《小明》。
征夫苦其行役而作《何草不黄》。
立褒姒之子曰伯服为太子。
王以郑伯友为司徒。
申后自伤被黜而作《白华》之诗。
周之大臣深恶幽王废申后、宠褒姒,思得贤女以配君子而作《车舝》。
卫武公作《青蝇》之诗,刺幽王信谗言,废申后、放太子。
史伯向郑桓公纵论古今历史及当时形势,总结经验教训,推测发展趋势,高屋建瓴,颇多警辟之论。
周大夫作《小旻》之诗,刺幽王任用小人。
周宗族有人作《角弓》之诗,刺幽王不亲九族。
太子宜臼奔放在申,作《小弁》之诗以抒其忧。
苏信公作《何人斯》以绝暴公,伤于谗言而作《巧言》。
幽王作乐淮上,君子忧伤,诗人作《鼓钟》以刺之。
东夷作乱,兴师征讨,征夫有(蓼莪》、《四月》、《渐渐之石》之诗歌。
征夫行役,逾时不归,怨妇忧思而作《采绿》。
幽王东征西伐,用兵不息,诗人感周室将亡而作《苕之华》。
凡伯刺幽王嬖褒姒乱政作《瞻印》,刺幽王内乱地削作《召晏》。
家父作《节南山》之诗,刺王用尹氏以致乱。
周之大夫作《小宛》,刺幽王以小智而登高位。
寺人孟子遭谗言而作《巷伯》。
天下俗薄,朋友道绝而有《谷风》之作。
周之同姓大臣忧孤危将亡而作《頍弁》。
刺幽王而有《隰桑》之作。
微臣刺乱而作《绵蛮》。
周之大夫刺幽王而作《瓠叶》。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