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寺人孟子遭谗言而作《巷伯》。

输入历史事件:

寺人孟子遭谗言而作《巷伯》。

公元-772年 月份不详
寺人孟子遭谗言而作《巷伯》

诗见诗经·小雅》。诗之末章言“寺人孟子,作为此诗”,明其作者即寺人孟子。郑笺云:“巷伯,奄官。寺人小臣也。奄官上士四人,掌王后之命,于宫中为近,故谓之巷伯,与寺人之官相近。谗人谮寺人寺人又伤其将及巷伯,故以名篇。”胡承珙《毛诗后笺》辨之云:“寺人非一,而自称曰孟子《传》所谓‘罪已定矣,而将践刑,作此诗也’。《正义》云:‘自言孟子,以殊于余寺人不被谗者’是也。但诗为寺人所作,而名篇以巷伯,故《笺》有‘寺人伤其将及巷伯’之语,然诗中未见此意。末章言‘凡百君子’,则不止于将及巷伯矣。故后儒以寺人巷伯者,亦非无理。盖《诗》篇名,有作诗者自名,亦有采诗者所名。此诗或作者自称寺人,而采诗者名之以《巷伯》巷伯不见《周官》,惟见于《襄公九年·左传》宋灾‘令司宫巷伯做宫’,杜注即以巷伯寺人。意巷伯本内奄之通称,故经言寺人《序》巷伯欤?汉书·司马迁传赞》云:‘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后汉书·宦者传序》云:‘《诗》《小雅》亦有《巷伯》刺谗之篇。’详其词意,似皆以此诗即巷伯所作。然则以巷伯寺人,其说不始于宋儒矣。《孔融传·驳复肉刑议》有‘冤如巷伯’语,尤足见是巷伯被谗而作。礼记·缁衣正义》乃谓寺人伤谗,巷伯惧将及己,故作此诗。章怀注后汉书又谓巷伯被谗将刑,寺人伤而作诗。其言又皆与郑异,然而皆非也。”陈矣《诗毛氏传疏》也有类似的论说,则巷伯寺人孟子。至于此诗的作时,《毛序》云:“刺幽王也。寺人伤于谗,故作是诗也。”因文献阙如,难以考定其具体作时,姑附于幽王世。


陈梦家《六国纪年·燕世系》“齐宣王五年伐燕”云:“考之金文,伐燕在宣王五年。
《中山王方壶》等谴责燕王哙让位于臣子之铭文成于本年或稍后。
郭店帛书《唐虞之道》或作于本年前。
《中山王鼎》铭文记中山参加诸侯伐燕之役。
托名苏秦说齐王之辞在本年后。
孟子答齐国大夫陈贾“周公何人也”问。
楚旧贵族共谮屈原,楚怀王因而疏之。
孟子答齐宣王“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问,在齐时曾返鲁改葬其母,葬后即回齐,离齐时同淳于髡有“名”、“实”之辩。
《孟子•梁惠王下》载:“齐人伐燕,取之。
《孟子•公孙丑下》载“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应如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孟子自齐葬于鲁》所说:“孟子自齐葬于鲁,言葬而不言丧,此改葬也。
孟子此次游齐,受齐宣王器重,被封为“卿”。
拟托张仪诳楚绝齐之辞作于本年后。
《策》文开头云:“齐助楚攻秦,取曲沃。
《策》文接下陈述张仪说楚王后即返秦。
《策》文接着写受到张仪欺骗后,“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
《战国策》有些《策》文,因非一时、一地、一人所作,体例、风格存在差异。
张仪请楚臣昭雎向楚王建议逐昭滑、陈轸,屈原陈辞昭雎。
《战国策•楚策一》云:“张仪相秦,谓昭雎曰:‘楚无鄢、郢、汉中,有所更得乎?’……昭雎归报楚王,楚王说之。
文中“有人谓昭滑”之“昭滑”,原作“昭雎”。
林春溥《战国纪年》、顾观光《国策编年》、于鬯《战国策年表》均系此章在楚怀王十八年。
屈原于本年春使齐返楚后谏杀张仪。
《战国策·燕策一》之《燕王哙立》、《初苏秦弟厉》作于本年后。
赵武灵王梦见处女歌《鼓琴歌》。
荀况始游学稷下,在齐期间,作《荀子·赋篇》前半五首“讔”。
若荀况五十才游稷下,与其平生活动不符。
《荀子•赋篇》前面五首讔作于荀子此次在齐期间。
鲁仲连本年前后生于齐。
《战国策•齐策三》云:“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
虞卿本年前后生于赵。
《韩非子》对虞卿传说有简略记载,只不过将“虞卿”作“虞庆”。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