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周之大夫作《小宛》,刺幽王以小智而登高位。

输入历史事件:

周之大夫作《小宛》,刺幽王以小智而登高位。

公元-772年 月份不详
周之大夫《小宛》,刺幽王以小智而登高位。

诗见诗经·小雅》,又题名《鸠飞》,见国语.晋语四》韦注。《毛序》云:“《小宛》大夫刺幽王也。”陈奂《诗毛氏传疏》申述毛意云:“此诗刺幽王以小智而登高位,故末章陈古明王居上位而不敢怠忽于政事者,恭人以言明王也。韩诗外传:‘孔子曰:明王有三惧,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曰得志而恐骄,三曰闻天下之至道而恐不能行。三惧者,明君之务也。《诗》曰: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此言大王居人上也。’《韩诗》说与《毛诗》首章兴义首尾相应,与《小旻》章末文义亦同。”魏源《诗古微·小雅答问》礼记·祭义》及郑注,认为《小宛》是兄弟相戒之诗,三家古义有此说。陈启源毛诗稽古编朱熹诗集传定此诗为兄弟相戒之诗,合之诗词甚为相似,但又认为兄弟相戒不应妄称天命,仍以为刺幽王之诗。因此,姑从《毛序》以此诗为刺幽王之诗。诗刺幽王以小智而居高位,当是在其种种劣迹表现无遗时,周大夫有此感叹,则诗当作于西周王朝覆灭前夕,故系于此。


俞紫芝(? 一1086)卒。
沈与求(1086—1137)生。
宋封李乾顺为夏国王。
宋重定科举考试科目。
辛未(十八日),司封员外郎盛侨为国子司业,校书郎黄庭坚为著作佐郎,权知陕州陈侗为直秘阁、知梓州,苏辙草制。
辛巳(二十八日),诏中书舍人苏辙、刘攽编次神宗皇帝御制集。
毛滂来京师候选,上书苏轼,希望得到提携。
曾肇与文人交往。
陈师道任徐州教授。
戊申(二十七日),通议大夫、守尚书左丞李清臣以资政殿学士知河阳。
夏宋发生边争。
经筵唱和。
苏轼答毛滂(泽民)简,勉励毛滂在文学上不断努力。
毛滂出都城,作诗赠二苏兄弟。
宋诏户部修《会计录》。
甲子(十五日),诏韩维出知邓州,曾肇封还词头,命苏辙草制。
苏轼玩侮程颐。
关于元祐三党。
本月,苏辙上《论西事状》,文载《栾城集》卷四一。
哲宗览吕公著于《尚书》、《论语》、《孝经》中所节取之要语。
苏辙获哲宗赏赐。
宋增置市舶司于泉州(今福建泉州市)。
苏辙奉安神御于西京,先告裕陵。
刘攽(贡父)与其侄刘奉世(仲冯)扈驾,刘攽作诗,惜此诗已佚。
宋以大雪,民多冻死,诏加赈济。
家安国此前来京师候选,得教授职,本月赴成都任教授。
贺铸抱病赴和州(今安徽和县)为管界巡检。
宋朝颁布《元祐敕令式》。
苏轼学术本出《战国策》。
夏改元天仪治平。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