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同日,《清议报》第一册刊出梁启超所撰《横滨清议报叙例》、《戊戌政变记》、《译印政

输入历史事件:

同日,《清议报》第一册刊出梁启超所撰《横滨清议报叙例》、《戊戌政变记》、《译印政

公元1898年 十一月
同日,《清议报》第一册刊出梁启超所撰《横滨清议报叙例》《戊戌政变记》《译印政治小说序》等。

《叙例》谓报刊宗旨有四,维持支那之清议,激发国民之正气;增长支那人之学识;交通支那、日本之声气,联其情谊;发明亚东学术以保存亚粹。《译印政治小说序》为所译《佳人奇遇》而作。《序》谓:“政治小说之体,自泰西人始也。凡人之情,莫不惮庄严而喜谐谑……寓谲谏于诙谐,发忠爱于馨艳,其移人之深,视庄言危论,往往有过,殆未可以劝百讽一而轻薄之也。……故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谕,当以小说谕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天下通人少而愚人多,深于文学之人少而粗识之无之人多。……然则小说学之在中国,殆可增七略而为八,蔚四部而为五者矣。在昔欧洲各国改革之始,其魁儒硕学,仁人志士,往往以其身之所经历,及胸中所怀政治之议论,一寄之于小说。……往往每一书出,而全国之议论为之一变。彼美、英、德、法、奥、意、日本各国政界之日进,则政治小说为功最高焉。英名士某君曰:‘小说为国民之魂。’岂不然哉!岂不然哉!今特采外国名儒所撰述,而有关切于今日中国时局者,次第译之,附于报末,爱国之士,或庶览焉。”


  二十二日,黄得功(1594一1645)兵败自杀。
  夏完淳作《大哀赋》。
  十三日,清兵入杭州,明潞王朱常淓降清。
  是月,清廷薙发令下,江南官绅纷纷起兵抗清,后皆溃败。
  初一日,江阴围城战开始,阎应元、陈明遇率众抗清。
  初六日,祁彪佳(1602一1645)卒。
  初七日,南明福建巡抚张肯堂、礼部尚书黄道周、南安伯郑芝龙等奉唐王朱隶键称监国于福州,二十七日于福州即帝位,以隆武纪年,改福州为天兴府,以黄道周、苏观生等为大学士,晋郑芝龙等为侯,赐郑芝龙子郑森姓朱,名成功,封御营中军都督。
  初八日,刘宗周(1578一1645)卒。
  十二日,故明刑部员外郎钱肃乐、举人张煌言等表迎鲁王朱以海监国。
  十三日,昆山令阎茂才下薙发令,归庄等杀之。
  初一日,洪昇(1645--1704)生。
  初四日,清兵攻破嘉定,对嘉定三次屠城,史称“嘉定三屠”。
  二十四日,黄淳耀(1605一1645)卒。
  初三日,王鸿绪(1645—1723)生。
  夏完淳之父夏允彝(1599 ?—1645)卒。
  陈子龙寄身寺院。
  李自成(1606—1645)卒。
  冯梦龙编《中兴伟略》。
吴应箕(1594—16416卒。
  吴伟业作《永和宫词》,咏崇祯帝之田贵妃事。
  高士奇(1645—1703)生。
  文震亨(1585—1645)卒。
  五日,黄道周(1585—1646)卒。
  十二日,蒋景祁(1646一1699)生。
戌”中括注生卒年。
  李霨考中三甲第五十四名进士。
  魏裔介考中三甲第六十二名进士。
  魏象枢考中三甲第一百三十四名进士。
  吴伟业在王时敏南园听琵琶,作(琵琶行》以纪。
  清兵由博格统率攻破绍兴,鲁王朱以海逃亡入海至舟山。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