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文震亨(1585—1645)卒。

输入历史事件:

  文震亨(1585—1645)卒。

公元1645年 是年
  文震亨(1585—1645)卒。

吴海林等编《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王秀才留附见文舍人震亨》:“留,字亦房,伯谷之少子也……亦房之妹婿文震亨,字启美,待诏之曾孙,阁学文起之弟也。风姿韵秀,诗画咸有家风。为中书舍人,给事武英殿。先帝制颂琴二千张,命启美为之名,又令监造御屏,图九边厄塞,皆有赏赉。逾年请告归,遇乱而卒。”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一九《文震亨》:“文震亨,字启美,长洲人。崇祯中,官武英殿中书舍人。有《文生小草》。启美,相君介弟,名挂党人之籍,后以善琴,供奉思陵。迹其生平,于闽则周章甫为赋长歌,于皖则阮集之为作诗序,王尚书觉斯有言:‘湛持忧谗畏讥,而启美浮沉金马,吟咏徜徉,世无嫉者,由其处世固有道焉。’”《四库总目提要》卷一二三著录文震亨长物志十二卷:“明文震亨撰。震亨字启美,长洲人,徵明之曾孙。崇祯中官武英殿中书舍人,以善琴供奉。明亡殉节死。是编分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位置、衣饰、舟车、疏果、香茗十二类。其曰长物,盖取《世说》王恭语也。凡闲适玩好之事,纤悉毕具。大致远以赵希鹄洞天清录为渊源,近以屠隆《考槃馀事》为参佐。明季山人墨客,多以是相夸,所谓清供者是也。然矫言雅尚,反增俗态者有焉。惟震亨世以书画擅名,耳濡目染,与众本殊,故所言收藏赏鉴诸法,亦具有条理。所谓王谢家儿,虽复不端正者,亦奕奕有一种风气欤!且震亨捐生殉国,节概炳然,其所手编,当以人重,尤不可使之泯没,故特录存之,备杂家之一种焉。”陈田《明诗纪事》辛签卷六下选文震亨诗五首,小传云:“震亨字启美,长洲人,学士震孟弟。贡生,官武英殿中书舍人。国变后,投水死。乾隆中赐谥节愍。有《金门集》《一叶稿》。”


十日,元晦题《岩光亭诗》诗于桂州华景洞石壁。
二十三日,李德裕进献其文十卷于武宗,并呈《进新旧文十卷状》。
段成式在吉州刺史任作《桃源僧舍看花》诗。
一日,《白氏文集》七十五卷成。
杜牧在池州刺史任,作《上李太尉论江贼书》,上书李德裕论处置长江盗贼事。
庚子,敕并省天下佛寺。
顾非熊过关试后,本年秋作《关试后嘉会里闻蝉感怀呈主司》诗。
元晦自桂管观察使转任浙东观察使作《除浙东留题桂郡林亭》。
路单,桂管观察副使广与元晦同登第,时作《和元常侍除浙东留题》一诗与元晦唱和。
朝廷下诏,陈佛教之弊,毁天下佛寺四万余所,僧尼二十六万还俗。
李德裕反对武宗迷信神仙之说,然支持武宗毁佛,时有《贺废毁诸寺德音表》。
民,啼一稚子,无以与哺,得百钱,必召一僧饭之,冀佛之助,一日获福。
缪岛云,少时为僧,约此时准敕反初(还俗)。
是时反初僧人遍南北,诗人多有咏之者。
杜牧时在池州,约此时前后赋诗咏及还俗僧人与废寺。
杜牧仍为池州刺史,与处士张祜为诗酒之交,时二人同登齐山,杜牧赋《九日齐山登高》。
吉文集》卷八)又有《读池州杜员外杜秋诗》:“年少多情杜牧之,风流仍作杜秋诗。
龚轺(?—850)约此时以诗谒杜牧于钱塘。
李贻孙擅诗与文,时在夔州刺史任,作《神女庙》诗。
李商隐秋日卜居洛下,作《寄令狐郎中》寄令狐绹。
十三日,夔州都督府建成,刺史李贻孙撰《夔州都督府记》。
周墀(793—851)本年为江南西道观察使(见《唐方镇年表》卷五、《旧唐书•周墀传》),陈陶作《赠江西周大夫》以赠,中云:“因分三辅职,进领南平位。
孙樵本年作《露台遗基赋并序》,讽唐武宗之迷信神仙之说。
项斯(801?—?),约卒于会昌末大中初,姑系于此年。
《项斯诗集序》云:“项斯,字子迁,江东人也,会昌四年左仆射王起下进士及第。
温庭筠近年或在长安,本年前后作《觱篥歌》,极尽形容李德裕在相位时家妓歌舞之盛。
陈标本年为大理评事,此后事迹未详,官终侍御史。
许浑本年辟岭南节度使卢贞幕从事,大中元年(847)始得罢归。
李播(789—?)本年自比部郎中出为杭州刺史,有政绩。
王彦威(?—845)卒。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