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陶樑(1772—1857)卒,年八十六。

输入历史事件:

陶樑(1772—1857)卒,年八十六。

公元1857年 本年
陶樑(1772—1857)卒,年八十六。

所撰《红豆树馆诗稿》十四卷附《词稿》八卷、《补遗》一卷,道光间至本年刊刻,又有光绪六年其子彦寿刻本。清史稿本传:“樑早有文名,曾从侍郎王昶助其纂述。历官所至,提倡风雅,宾接才俊,辑《畿辅诗传》行世。晚登朝右,时值军兴,耆旧凋落,其犹见乾、嘉文物之盛者,惟学士祁寯藻与樑二人,为士林所归仰云。”王昶《湖海诗传》卷四五:“凫乡风流儒雅,为近日吴阊文士之冠,尤擅倚声,吴谷人、倪米楼诸君敛手推之。予撰《续词综》,搜采编排,多其所助,诗不多作,少学《长庆集》,而能去其浅率,无乖正始之音。”晚晴簃诗汇卷一百十九收其诗十二首,集评引祁寯藻语:“先生方壮盛,以文词号当时,由翰林出守郡,游至监司,入历名卿,为少宗伯,犹以风雅提倡日下名流,时年已八十余。诗之教,温柔而敦厚,古昔作者多至耇耊,而躬贵寿之福。顾其人与其诗,亦必得于大者独优,一归于夷犹冲邈,若别有所悠然而自得者。每于先生私有会焉。”又张祥河语:“王述庵少寇《湖海诗传》《金石萃编》之刻,凫乡先生实与搜罗校勘,先生爱才恤士,又复留心文献,故乡邦斯文系属渔庄,而后咸推凫乡,大年硕望,亦如骖之靳。平居论议平实,见后进有学识者,辄嗛然虚抱,惟恐不罄挹所长,老成典型,于是乎在。”诗话云:“道光初,崔念堂、高寄泉采辑畿辅诗未成,凫乡守大名,延寄泉于署斋课子,与梅树君、边袖石商榷选事,得诗八百六十余家,刊《畿辅诗传》六十卷。晚官京朝,与诗舲尚书同为耆英领袖。有诗云:八十朝班同辈少,三千矩步圣人知。自注:余日行三千步,寒暑不辍,曾于召对时仰蒙垂询甚悉。卒年八十六。门人樊文卿彬校辑诗稿十四卷,别有《晚香唱和集》《红豆树馆词》《书画记》《词综补遗》诸编,《湖海诗传》所收则皆其少作也。”


关中暮’,又‘奸雄乃得志,遂使群心摇。
王维在长安。
脉笺释会通评林》“盛七律上”周珽评:“首联见省中气象轩豁,而物华繁盛;次联见官居清要,而事不烦扰;三联见给事之职,亦为严谨。
高适随哥舒翰入朝。
独孤及在华阴尉任,奉使长安,与薛华等联句,有《仲春裴冑先宅宴集联句赋诗序》。
李白游宣城青阳,后往来于泾县、当涂、南陵、秋浦等地。
丹青里’,文以真为画,各有奇趣。
岑参在北庭,有诗《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李华在右补阙任,作《御史大夫厅壁记》。
萧颖士旅居滑州韦城,作《莲蕊散赋》。
杜甫在长安,授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尧舜之志,而世无知者,虽同学翁亦颇笑之,故‘浩歌弥激烈’,‘沈饮聊自遣’也。
后《出塞》十四篇,笔力高古,可与《古诗十九首》并传。
丙寅,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率大军十五万自幽州南下,河北诸地尽陷。
安禄山称大燕皇帝,建元圣武(《资治通鉴》卷二一七)。
李白时年五十六,此月或稍后,有诗《北上行》;至华州,写有《古风》之一九《西上莲花山》诗;不久,避乱南奔,有《奔亡道中五首》。
杜甫时年四十五,自奉先归京,仍官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写有诗《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郎士元、皇甫冉、令狐峘、关播、封演、李征、袁傪、刘舟、殷少野等三十三人登进士第;时礼部侍郎杨浚知贡举,试《东郊迎春》诗。
韦述撰《集贤注记》三卷。
王维时年六十五,在长安官给事中,有诗《左掖梨花》。
独孤及时年三十二,力华阴尉,有诗《雨后公超谷北原眺望寄高拾遗》。
八日,哥舒翰兵败潼关。
十三日,玄宗自长安奔蜀。
万齐融在越州,撰《唐法华寺玄俨律师碑》,后数年卒。
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改元至德,是为肃宗。
颜真卿年四十八,拜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平原郡太守、河北招讨采访处置等使。
杜甫陷身长安贼中,写有诗《月夜》。
王维陷长安,被送置洛阳菩提寺,受伪职。
储光羲年约五十一,自长安南奔江汉,有诗《登秦岭作时陷贼归国》、《留别安庆李太守》、《奉别长史庾公太守徐公应召》等。
韦应物年约三十一,离家避乱,有诗《九日》。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