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关中暮’,又‘奸雄乃得志,遂使群心摇。

输入历史事件:

关中暮’,又‘奸雄乃得志,遂使群心摇。

公元754年 本年
关中暮’,又‘奸雄乃得志,遂使群心摇。

赤风荡中原,烈火无遗巢。一人计不用,万里空萧条’,又‘百泉势相荡,巨石皆却立。昏为蛟龙怒,清见云雨入’,又‘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又‘芦荻寒苍江,石头岸边饮’,又‘长亭酒未酣,千里风动地。天仗森森练雪拟,身骑铁骢白鹰臂’,斯并惊耳骇目。今略举其数十句,则中兴高作可知矣。余尝睹王公《长平伏冤》文、《吊枳道赋》,仁有余也。奈何晚节不矜细行,谤议沸腾,再历遐荒,使知音叹惜。”《唐诗品》:‘少伯天才流丽,音响疏越,七言小诗,几与太白比肩。当时乐府采录,无出其右;五言古作,与储光羲不相下,而稍逸致可采。高才玩世,流荡不持,卒取闾丘之祸,轻华之致,不并珪璋,岂亦定见耶?’”王世懋艺圃撷余:“绝句之源,出于乐府,贵有风人之致,其声可歌,其趣在有意无意之间,使人莫可捉着。盛唐惟青莲、龙标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诗薮》内篇卷六:“摩诘五言绝穷幽极玄,少伯七言绝超凡人圣,俱神品也。”又:“杜陵、太白七言律绝,独步词场;然杜陵律多险拗,太白绝间率露,大家故宜有此。若神韵干云,绝无烟火,深衷隐厚,妙绝萧韶,李颀王昌龄,故是千秋绝调。”又:“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少伯深厚有余,优柔不迫,怨而不怒,丽而不淫。余尝谓古诗、乐府后,惟太白诸绝近之;《国风》离骚后,惟少伯诸绝近之。体若相悬,调可默会。”又:“江宁《长信词》《西宫曲》《青楼曲》《闺怨》《从军行》,皆优柔婉丽,意味无穷,风骨内含,精芒外隐,如青庙朱弦,一唱三叹。”又:“李作故极自然,王亦和婉中浑成,尽谢炉锤之迹;王作故极自在,李亦飘翔中闲雅,绝无叫噪之风,故难优劣。‘然李词或太露,王语或过流,亦不得护其短也。”诗镜总论:“王龙标七言绝句,自是唐人骚语。深情苦恨,襞积重重,使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围炉诗话卷二:“王昌龄五古,或幽秀,或豪迈,或惨惻,或旷达,或刚正,或飘逸,不可物色。……常建五古,可比王龙标。”《唐诗别裁集》卷一九:“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谓之唐人《骚》语可。”石洲诗话卷一:“龙标精深可敌李东川,而秀色乃更掩出其上。……则有唐开、宝诸公,太白、少陵之外,舍斯人其谁与归!”


习习飞蚋,飘飘纤蝇,缘幌求隙,望焰思陵。
谢灵运谓王弘之隐居不仕“可谓千载盛美”。
谢灵运写出不朽名篇《山居赋》。
班固《汉志》曰:“春秋之后,周道浸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
这种不同还凸现在此赋最后有较多的义理阐发和心理独白,其辞曰:“敬承圣诰,恭窥前经。
根据杨勇《谢灵运年谱》,谢氏一些重要的诗篇,譬如《郡东山望凕海诗》《过瞿溪山饭僧诗》《斋中读书诗》《登池上楼》《过白岸亭诗》《登江中孤屿诗》等都是本年的作品。
附录:谢氏山水诗写作理念与佛学影响 。
晋宋之际,佛教兴盛,形成玄释交融的局面,当翻译和阐释佛教义理时,运用所谓的“格义”也就成为不可或缺的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却逐渐受到质疑。
傲兀乘尸素,日往复月旋。
弱丧困风波,流浪逐物迁。
中路高韵益,窈窕钦重玄。
重玄在何许,采真游理间。
苟简为我养,逍遥使我闲。
寥亮心神莹,含虚映自然。
亹亹沉情去,彩彩冲怀鲜。
踟蹰观象物,未始见牛全。
毛鳞有所贵,所贵在忘筌。
涉老咍双玄,披庄玩太初。
咏发清风集,触思皆恬愉。
俯欣质文蔚,仰悲二匠徂。
萧萧柱下迥,寂寂蒙邑虚, 。
廓矣千载事,消液归空无。
支道林借助老庄以会通佛理,虽然处处可见其引用《老》《庄》语词,但是其所谓“重玄”或“双玄”,则体现出企图超越《老》《庄》的意向,将《老》《庄》仅仅视作得意之后必须弃置的言筌,当思辨提升到《庄子》“忘”的层次之后,仍然不能止歇,更要直抵“忘忘”的境界,即支氏“寥亮心神莹,含虚映自然”和“廓矣千载事,消液归空无”之谓也。
慧皎《高僧传》卷第六《义解三》之《晋庐山释慧远》说慧远“故少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庄》《老》”,然而在拜道安为师之后,豁然而悟,乃叹曰:“儒道九流,皆糠秕耳。
这使得当时的思想和学术界处于一段非常特殊的时期。
慧皎《高僧传》卷第五《义解二》之《晋吴虎丘东山寺竺道壹(帛道猷、道宝)》说:“时若耶山有帛道猷者,本姓冯,山阴人,少以篇牍著称。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指责“有晋中兴,玄风独振,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驰骋文辞,义单乎此……爰逮宋氏,颜、谢腾声。
虽云万重岭,所玩终一丘。
阶墀幸自足,安事远遨游。
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