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杜甫陷身长安贼中,写有诗《月夜》。

输入历史事件:

杜甫陷身长安贼中,写有诗《月夜》。

公元756年 八月
杜甫陷身长安贼中,写有诗《月夜》

五月,避乱于奉先,携家往白水,写有诗《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七月,自白水携家赴鄜州,有诗《三川观水涨二十韵》。八月,自鄜州赴行在,为乱军所俘。九月,作诗《哀王孙》。【月夜】吴瞻泰《杜诗提要》(台湾大通书局杜诗丛刊本)卷七:“怀远诗,说我忆彼,意只一层;即说彼忆我,意亦只两层。唯说我遥揣彼端忆我,意便三层。又遥揣彼不知忆我,则层折无限矣。此公陷贼中,本写长安之月,却偏写鄜州之月,本写自己独看,却偏写闺中独看,已得遥揣神情。三、四又脱开一笔,以儿女之不解忆,衬出空闺之独忆,故云‘云鬓湿’、‘玉臂寒’而不知也。沉郁顿挫,写尽闺中深情苦境。”刘浚《杜诗集评》(台湾大通书局杜诗丛刊本)卷七引李因笃云:“苦语写来不枯寂,此盛唐所以擅场也。犹善画者,古木寒鸦,正是须一倍有致。”蒋衡《拙存堂文集•杜诗纪闻》:“此在长安月夜忆鄜州也。翻从鄜州说起,又不说闺中忆我,却说不解忆长安。忆鄜州,正面也;忆长安,对面也。去此两层单写旁面小儿,离奇变化,益见深情苦忆,笔法不可思议矣,……古人善用反笔,善用旁笔,故有隐笔,有奇笔,今人曾梦见否?”浦起龙《读杜心解》(中华书局1961)卷三:“心已驰骋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瀛奎律髓汇评》卷二二纪昀评:“入手便摆落现境,纯从对面著笔,蹊径甚别。后四句又纯微预拟之词,通篇无一笔著正面,机轴奇绝。”【哀王孙】王嗣奭《杜臆》(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卷二云:“通篇哀痛顾惜,潦倒淋漓,似乱而整,断而复续,无一懈语,无一死字,真下笔有神。”《唐诗别裁集》卷六:“一韵到底,诗易平直,此独波澜变化,层出不穷,似逐段转韵者,七古能事已毕。”诗镜总论:“太白七古,想落意外,局自变生,真所谓驱走风云、鞭挞海岳,其殆天授,非人力也。少陵《哀江头》《哀王孙》,作法最古,然琢削磨砻,力尽此矣。”《唐音癸签》卷九:“乐府则太白擅奇古今,少陵嗣迹风雅,《蜀道难》《远别离》等篇出鬼入神,惝悦莫测;《石壕吏》《新婚别》《哀王孙》等作,述情陈事,恳恻如见。”师友诗传录:“杜子美《哀江头》《哀王孙》《古栢行》《剑器行》《渼陂行》《兵车行》《洗兵马行》《短歌行》《同谷歌》等篇,皆前无古而后无今,安得谓唐无古诗乎?试取汉魏六朝絜量比较,气象终是不同,谓之唐人之古诗则可,沧溟先生其知言哉。”【三川观水涨二十韵】杜诗详注卷四引卢元昌曰“时禄山作乱,神州有板荡之象。篇中云‘声吹鬼神下’,阴长阳消也。‘势阅人代速’,世事沧桑也。‘何以尊四渎’,无复朝宗也。‘反惧江海覆’,中原陆沉也。‘云雷屯未已’,建侯不宁也。‘普天无川梁’,拯挽无人也。语意显然。”又引王嗣奭曰:“此诗之佳,在摹写刻深,如声吹势阅二句,无人能道,然终与唐人分道而驰。比之画马,他人皆画肉,而公则画骨,此其超出唐人者,肉易识,骨不易识也。”


高拱《本语》成书。
徐繗(1491—1576)卒。
王锡爵任礼部右侍郎。
赵贞吉(1508一1576)卒。
王志坚(1576一1633)生。
定冯梦祯(1548—1605)为今年会元。
沈懋学等进士及第。
同榜进士有邹元标(1551—1624)、严一鹗、魏允贞(1546—1585)、徐桂、陈泰来(1559—1594)、沈九畴、吴安国、徐重、张敬、朱应毂、屠隆(1542—1605)、傅光宅(1547—1604)等。
丁丑科考生杨起元始以禅说入制义,八股文风气自是大变。
张凤翼第四次会试下第,自此绝意仕进。
汤显祖下第南归,作《别沈君典》诗。
屠隆除颍上知县,十一月抵任。
方逢时(?一1596)以所著诗集《十二吟稿》赠艾穆,艾穆作序。
吴守淮、田艺蘅为梅鼎祚《黄白纪游》作叙。
余曰德为欧大任《北辕集》作序,欧大任为王世贞所定广五子之一。
汪道昆为王世贞《弇州四部稿》作序。
张居正闻父讣而不奔丧,台省复会疏请留,夺情事起。
张时彻(1500一1577)卒。
副都御史庞尚鹏致函张居正,论夺情事极为切直,居正深衔之。
顾大典(1541—1596)作《清音阁集自叙》。
赵用贤、吴中行、邹元标、艾穆、沈思孝等以论张居正“夺情”事相继罢黜谪戍。
汤显祖作《寄宣城梅禹金》诗。
许国为吴中行、赵用贤饯行,镌玉杯一、犀杯一以赠。
翰林院侍讲于慎行(1545—1607)以论夺情事忤张居正。
田一隽有感于张居正夺情事,作《无题》诗。
沈懋学(1539一1582)拟救建言诸臣,疏格不得上。
邹元标以论张居正夺情谪戍都匀,黔士从游者甚众。
林。
朱孟震大计入京,造访国子监助教欧大任(1516—1595)。
王衡作《和归去来辞》,劝父王锡爵辞官。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