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支遁与王羲之论《逍遥游》,在山阴修行、传播佛法。

输入历史事件:

支遁与王羲之论《逍遥游》,在山阴修行、传播佛法。

公元351年 本年
支遁王羲之《逍遥游》,在山阴修行、传播佛法。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王逸少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孙兴公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王本自有一往隽气,殊自轻之。后孙与支共载往王许,王都领域,不与交言。须臾支退,后正值王当行,车已在门。支语王曰:‘君未可去,贫道与君小语。’因论《庄子•逍遥游》。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高僧传卷四《支遁传》:“俄又投迹剡山,于沃洲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余,常随禀学。时或有堕者,遁乃著座右铭以勖之曰……时论以遁才堪经赞,而洁己拔俗,有违兼济之道。遁乃作《释蒙论》。晚移石城山,又立栖光寺,宴坐山门,游心禅苑。木食涧饮,浪志无生,乃注《安般》《四禅》诸经及《即色游玄论》《圣不辩知论》《道行旨归》《学道诫》等,追踪马鸣,蹑影龙树,义应法本,不违实相。晚出山阴,讲《维摩经》。遁为法师,许询为都讲。遁通一义,众人咸谓询无以厝难;询设一难,亦谓遁不复能通。如此至竟,两家不竭。凡在听者,咸谓审得遁旨,回令自说,得两三反便乱。”上述事迹具体时间不详,本传叙于哀帝即位以前,可能在永和中后期,姑系于此。


群臣归附。
周是修卒,年四十九。
方孝孺卒,年四+六。
然就死,作《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
明墨竹为郑叔度赋》《蕨箕行》《懿文皇太子挽诗》《题画》。
黄子澄卒。
王叔英卒。
练子宁卒,年三十五。
卓敬卒,夷其族。
程本立卒。
祭天地,诏以明年为永乐元年。
诏建文时所改官制,一切复之。
谢绪《兰庭集》初成。
解绪、黄淮入直文渊阁,预机务。
杀御史大夫景清,夷其族。
胡俨入文渊阁预机务。
高逊志卒。
诗集》据《鹤林集》云:‘太常作《周尊师传》,后题洪武三十五年岁次壬午春正月初吉,前吏部侍郎太史河南高逊志。
夏原吉以旧臣进户部尚书。
诏重修《太祖实录》。
敕谕《太祖实录》修撰原则。
聂大年(1 402—1 456)生。
王达《天游文集》初成。
程通随辽王在荆州。
曾棨丧子。
刘璟卒。
永乐元年癸未至天顺八年甲申(1 403—1464)共62年。
陈田《明诗纪事》乙签序:时至建文,龙战玄黄。
杨士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侍读学士赠嘉议大夫礼部左侍郎曾公墓碑铭》:天之生才甚难也。
金幼孜《书南雅集后》:予观天下文章,莫难于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