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方孝孺卒,年四+六。

输入历史事件:

方孝孺卒,年四+六。

公元1402年 六月
方孝孺卒,年四+六。

《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九下“[建文]四年六月丁丑(二十五日)":“执奸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至阙下。上数其罪,咸伏辜,遂戮于市。上得群臣建文时所上谋策,悉命焚之。有请上观者,上曰:‘当时受其职,食其禄,亦所当言,何必观!’复有言建文所用之人宜屏斥者,上曰:‘今之人才,皆皇考数十年所作养者,岂建文二三年间便能成就?’又曰虽仍其官,不宜置之要地。上曰:‘致治必资贤才。天生才以为世用,随器任使,共理天工,何必致疑?’”明通鉴卷一三:“杀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文学博士方孝孺,皆夷其族。……上之发北平也,道衍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上颔之。然素重孝孺名,召至,使草诏。孝孺衰绖入,悲恸声彻殿陛,上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上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上曰:‘国赖长君。’曰:‘何不立成王之弟?’上语塞,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哭且詈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上曰:‘独不畏九族乎?’孝孺曰:‘便十族,奈我何!’上犹欲强之,孝孺乃索笔大书‘燕贼篡位’四字,上大怒,命磔诸市。孝孺慨


陈子昂在梓州,与马择游赏宴饮,且为之作歌。
徐彦伯拜给事中,撰《枢机论》以警世。
陆余庆为监察御史,沈佺期有诗送其出使。
正月(周正正月,即夏正上年十一月)。
甲子,置控鹤监、丞、主簿等官。
武后幸嵩山,谒王子晋庙,为撰碑文,又有诗作。
阎朝隐在给事中任,从武后至嵩山,途中有诗作。
崔泰之等使蜀.陈子昂与之宴饮,有诗作。
武后幸洛阳龙门,宋之问、东方虬、沈佺期等扈从,各有诗作,之问以诗美夺得锦袍。
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则天以锦袍赐之。
陈子昂家居,有诗作,又尝撰《后史记》。
杜审言在吉州司户任,子杜并以复父仇见害。
马周季重与员外司户郭若讷共搆之。
韦嗣立上疏请兴儒学,止滥刑,武后不从。
崔融任著作郎。
一月(此为周正一月,为一年之第三月,即夏正本年正月)。
武后幸汝州,与群臣于流杯亭宴饮赋诗,李峤序之。
癸丑,改元久视。
十九日,武后游石淙,自制七律一首,李峤、沈佺期等同游者并应制奉和。
改控鹤府为奉宸府,众文士修《三教珠英》,又赋诗以美张昌宗。
沈佺期在通事舍人任,于东观修书,作《黄口赞》。
为奉宸府之后,姑系于此。
李峤罢知政事,为成均祭酒。
狄仁杰谏造大佛像。
狄仁杰(630—700)卒,年七十一。
崔融在凤阁舍人任,以忤张昌宗意,左迁婺州长史。
甲寅,制复夏正。
陈子昂(659—700)卒,年四十二。
吾其死矣!’于是遂绝,年四十二。
意寥寥,几乎尺有所短,竟使沈、宋扬波,宗称百代,慷慨環奇之气,尚诡于风人之度耶?”《艺苑卮言》:“陈正字陶洗六朝铅华都尽,托寄大阮,微加断裁,而天韵不及,律体时时入古,亦是矫枉之过。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