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然就死,作《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

输入历史事件:

然就死,作《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

公元1402年 六月
然就死,作《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

忠臣报国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时年四十有六。……是狱也,泰与子澄皆坐族。而孝孺以十族故,并及其朋友、弟子。于是廖镛与其弟铭,皆德庆侯永忠孙也,以曾受业孝孺,为拾遗骸,瘗聚宝门外山上,遂被逮死。太常少卿卢原质,以中表故,与其弟原朴皆坐死。御史郑公智,陕西金事林嘉猷,皆同里弟子,孝儒尝曰‘匡我者,二子也’;刑部侍郎胡子昭,以孝儒荐,预修《太祖实录》河南参政郑居贞,孝孺友也;诸人皆坐党被逮死。又,孝孺主应天试所得士有长洲刘政、桐城方法。政曾草《平燕策》未上,闻孝儒死,遂呕血卒。法官四川断事,以诸司表贺登极,不肯署名,及被逮,行次望江,瞻望先人庐舍,再拜,自沉江死。凡先后坐孝孺党而死者八百余人。……而孝孺既诛,上欲以草诏属侍读楼琏。琏,金华人,尝从宋濂学,承命不敢辞。归,语妻子曰:‘我固甘死,正恐累汝辈耳。’其夕,遂自经死。”林右《逊志斋文集序》:“希直之文,吾评之矣。譬若春气方至,真液之色充满广宇,飞潜动植之物各有生意,天下之人莫不信之。此特其一事耳。要其大者,不在此也。虽然,文所以达志也,不观其文,何以知其志之所存?”刘大漠《重刊逊志斋集序》:“呜呼!先生之文,磅礴若天地,昭著若日星,泛溢若江海,崇峻若岷峨,变化不测若雷电风雨,奇伟异常若麟凤龟龙,温纯无疵若精金美玉,切实有用若布帛菽粟,自宋潜溪而下,称之不容口矣!余何人,斯敢复置喙于其间哉?然尝慨夫世道既降,徒有其名、略无其实者,滔滔皆是也。独先生崛起百代之下,自名其斋曰‘逊志’,观其于博识洽闻之中,有潜孚默契之妙,谓非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者乎!蜀献王称之曰‘正学’,观其衍孔子孟轲之说,斥杨墨、佛老之徒,谓非知所祖述,而不陷于邪僻者乎?以‘孝孺’为名,观其上书政府,尤代父诬,立身行道,显亲扬名,谓非曾闵流亚,而可以为子者乎?以‘希直’为字,观其甘受刀锯、鼎镬而不辞,愿从龙逢、比干以同归,谓非九死未悔、万折必东者乎?又字曰‘希古’,观其穷探远绍,欲接百圣之传,竭智殚心,期行三代之政,谓非尚友先民、驰神在昔,而不狃于俗儒之凡陋者乎?噫!循厥名无愧厥实,考厥实式副厥名,千载寥寥,一人而已!亶乎先生之可重者,良不以其文也。然匪文则何以承先生之謦欬、领先生之绪余?是故重其人又不可不重其文也。”唐尧臣《叙刻逊志斋集》:“方先生之学,一本于诚,发而为文,凿凿皆实理,是故其大者丽玄黄,而细不遗于蚊蚋之微。明与日月争光,而幽赞默成,若或授之乎造化之柄。近而家庭孝弟雍叙,所横被者,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夫其为志专,故词无枝叶。其行直,故义存而不变。其弘毅,故肤鬯凝厚,亦惟仁以为己任者能自得之。”范惟一《重刻逊志斋集序》:“夫先生道德士也,其所操志皆三代圣贤轨业,岂暇韩、柳诸家学哉?或称先生文似苏长公,非知先生深者。先生尝奏记太史潜溪公,自谓大者宏廓敷扬其所传于世,其次整齐周公孔子之成法为来今准,下此犹当著一书,摅所蕴蓄,续斯道于无极。磋乎!斯岂谩言哉!”王可大《重刻逊志斋集序》:“文不足以语先生,而先生之蕴蓄底里、操履经略,实因文以见。当元之季,纪网礼教沦荡凘尽,国朝受天明命,诚意、景濂诸君子起而倡率之,礼法聿兴,文命肆布。先生归依诸君子,以讲明道学为己任,以振作纲常为己责,以继往绪、开来学为己事,以辅君德、起民瘼为己业。养植既粹,文彩自沃,以故绪言余论见重当时。而二百年来,不问贤不肖,皆知有先生,皆知有先生之文。……然则先生之文,其有裨于世教名义,宁不重且伟欤!使其继诚意、景濂诸公立在朝廷,考故典、敷文教、荐宗庙,勒为一代之言,以泽国家之盛,则岂使后之人悲先生之心,而益有感先生之文耶!先生之文,醇正如紫阳朱子,理学如濂溪周子、两程子,叙事如司马子长,论议如陆宣公,而精神缜密则与昌黎韩子相上下耳。”孙如游《逊志斋集重刻序》:“余自幼闻正学方先生节义,即感慨仰慕,年十五,得先生遗文读之,其气醇庞博朗,沛乎有余,勃乎莫御,若日月光昭、风霆迅发,江海奔流、山岳嶒峻,其根据必准于六经四子,其议论必归于仁义道德,其辨析旁证,折衷群疑,而必要于当,其尽言极意,变态溢出,而必绳于法。有德有言,先生以之。非晚近词卿墨士剿袭雕绘、凭视傲睨、骋臆见而弛矩矱者可同日语。”姚履旋《方正学先生外纪小引》:“呜呼!先生缵圣真之绪、扶纲常之大,肩任讵不重哉?于文章求之,进而得其节义;于节义求之,弘而显其道德。盖体备性灵,渊邃自韫,脉分派衍,莫窥其涯际矣!至于染翰摛词,所谓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毫端,夫何所不有?然而黜华存质,是能为长卿而能不为长卿者也。”都穆南濠诗话:“方正学先生集传之天下,人人知爱诵之。但其中多杂以他人之诗,如《勉学》二十四首,乃陈子平作;《渔樵》一首,乃杨孟载作。又有《牧牛图》一绝,亦元人诗。”游潜《梦蕉诗话》:“方孝孺《严子陵钓台长短句》云,‘正人先正己,治国先齐家。如何废郭后,宠此阴丽华?糟糠之妻尚如此,贫贱之交安足拟!羊裘老子早见几,独向桐江钓烟水。’直于子陵心上说出。宋诗不及于唐,固也。或者矮观声吠,并谓不及于元,是可笑钦!正学论诗云,‘前宋文章配两周,盛时诗律亦无俦。今人未识昆仑派,却笑黄河是浊流。’‘天历诸公制作新,力排旧习祖唐人,粗豪未脱风沙气,难诋熙丰作后尘。’”[按,据今人张常明考,孝孺《绝命词》载于明钮氏学楼抄本立斋闲录卷二者,较他本为详,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三纲易位兮,四维不修。骨肉相残兮,至亲为仇。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艺苑卮言卷五:“苏伯衡、方希古皆出眉山父子,方才似高,然少波澜耳。”“方希直如奔流滔滔,一泻千里,而潆洄滉漾之状颇少。”《文脉》卷三《文脉新论》:“方侯城《逊志斋集》绰有东坡之才,健逸过王,博不及宋。”《明诗综》卷一八《方孝孺》:“徐子玄云,希直文章大家。诗亦豪壮,非所长也。李时远云,正学诗浑朴淳正,大率如其文。”存诗十三首:《休日奉陪蜀府诸公宴集》《闲居感怀三首》《次王仲缙感怀韵》《上巳约友登南楼》《感橙树有作》《岁除祭先奉怀家兄次文公先生病中呈诸友韵》《勉学诗》《题王叔


丁士美任吏部右侍郎。
柯维骐(1497—1574)卒。
陆师道(1511—1574)卒。
钱德洪(1496—1574)卒。
曹学佺(1574—1646)生。
李维桢由翰林院修撰出为陕西左参议。
张九一亦于今年起补凉州参议。
王世贞任郧阳巡抚。
欧大任(1516一1595)由南康府教授升国子监助教,与沈懋学、王世懋、邢侗等交往颇密。
欧大任南归服丧期间,成《南翥集》,本月由张鸣凤作序。
顾存仁、范惟一等为皇甫汸(1498—1582)《皇甫司勋集》作序。
沈懋学为梅鼎祚《游白岳诗》作引。
窦宝泉重刊卢柟(?一1559)遗著《蠛蠓集》,穆文熙作《重刻蠛蠓集引》。
皇甫汸作《皇明文范序》。
周诗为归有光《归先生文集》作小引。
谢榛(1495一1575)卒。
张献翼诗文集《文起堂集》成书,属徐繗作序。
朱胤梢有感于宣大修边,死于劳役之民甚多,作《七哀诗》。
张燕翼(1543一1575)卒。
茅维(1575一)生。
王世贞编定其诗文集《弇州四部稿》,次年刊行。
茅坤《史记钞》刊行。
姚翼《玩画斋杂著编》八卷,所录文截止于今年。
申时行任礼部右侍郎。
王思任(1575—1646)生。
范凤翼(1575—1655)生。
朱孟震由南京刑部郎中知重庆府,金鸾作诗送别。
王世憋得新刊《弇州四部稿》一部。
王世贞自郧阳巡抚升南大理寺卿,不就,归里。
何洛文、戴洵等任乡试主考。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