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旧唐书·毕諴传》

输入关键字:

《旧唐书·毕諴传》


旧唐书
原文
    毕諴者,字存之,郓州须昌人也。少孤贫,燃薪读书,刻苦自励,母恤其疲,夺火使寐,不肯息。既长,博通经史,尤能歌诗。端悫好古,交游不杂。太和中,进士擢第,又以书判拔萃,尚书杜悰镇许昌,辟为从事。悰领度支,諴为巡官。悰入相,諴为监察,转侍御史。
    武宗朝,宰相李德裕专政,出悰为东蜀节度。悰之故吏,莫敢饯送问讯,唯諴无所顾虑,问遗不绝。德裕怒,出諴为磁州刺史。宣宗即位,德裕得罪,凡被谴者皆征还。諴入为户部员外郎,分司东都,历驾部员外郎、仓部郎中。故事,势门子弟,鄙仓、驾二曹,居之者不悦。唯諴受命,恬然恭逊,口无异言,执政多之。后召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迁刑部侍郎。
    自大中末,党项羌叛,屡扰河西。宣宗召学士对边事。諴即援引古今论列破羌之状上悦曰吾方择能帅安集河西不期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諴忻然从命即用諴为邠宁节度、河西供军安抚等使。諴至军,遣使告喻叛徒,诸羌率化。又以边境御戎,以兵多积谷为上策。乃召募军士,开置屯田,岁收谷三十万石,省度支钱数百万。诏书嘉之,就加检校工部尚书,移镇泽潞,充昭义节度使。二年,改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太原近胡,九姓为乱,諴明赏罚,谨斥候,期年,诸部革心。其年,入为户部尚书,领度支。月馀,改礼部尚书,同平章事,累迁中书郎、兵部尚书、集贤大学士。
    在相位三年,所得禄奉,养护宗属之乏,无间然。十月以疾固辞位,诏守兵部尚书,以其本官同平章事,出镇河中。十二月二十三日,卒于镇,时年六十二。諴谨重,长于文学,尤精吏术。在相位,以同官任情不法,固请辞归乡,君子美之。
(节选自《旧唐书·毕諴传》,有删改)

译文
    毕諴,字存之,是郓州须昌人。年少时父亲去世,家里贫穷,(便)点燃柴草读书,刻苦自励,母亲体恤他疲劳,夺火迫使他休息,他也不肯休息。长大后,博通经史,尤其擅长歌诗。正直诚谨,喜好古代事物,交往不杂乱。太和年间,考中进士科,又因书法和文理出类拔萃(而引人注目),尚书杜悰镇守许昌时,征召他为从事。杜悰担任度支时,毕諴做巡官。杜悰入朝做了丞相,毕諴做了监察官,(后)转任侍御史。武宗在位时,宰相李德裕专政,贬杜悰出京担任东蜀节度使。杜悰原来的属吏,没有敢来
    饯行问候的,唯有毕諴无所顾虑,不停地赠送礼物。李德裕大怒,贬毕諴出京做了磁州刺史。宣宗登上皇位,李德裕获罪,凡是被驱遣的官员都被征召回京。毕諴入朝做了户部员外郎,分管东都,历任驾部员外郎、仓部郎中。按先例,有势力的豪门子弟都鄙视这两个官职,担任这职位的都不高兴。唯有毕諴接受任命,恭敬谦逊,不说不同意的话,执政称赞了他。后来他又被征召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升任刑部侍郎。
    自大中末年以来,党项羌族叛乱,屡次进扰河西。宣宗召集学士们商量如何应对边防事务。毕諴就援引古今战例,论述破羌的情况。皇上很高兴,说:“我正在挑选有才能的将帅,让河西安定和睦,我没有想到廉颇、李牧这样的人才在我的官署,你肯为我前往平叛吗?”毕諴欣然接受命令,(皇帝)当即任命他为宁节度使、河西供军安抚使等。毕諴到了军中,派遣使者告喻叛乱之徒,叛乱的各个羌族都归化了。又认为在边境抵御戎寇,以增兵积粮为上策。于是他招募军士,开垦屯田,每年收获谷物三十万石,节省开支数百万。皇帝下诏书嘉奖他,便命他加官检校工部尚书,调职镇守泽路,充任昭义节度使。二年,改任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太原接近胡人地区,胡人九姓作乱,毕諴明确赏罚,谨慎地安排侦察工作,一年后,各部回心改过。这一年,毕諴入朝做了户部尚书,兼任度支。过了一个多月,改任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多次升迁后任中书侍郎、兵部尚书、集贤大学士。
    在相位三年, 所得的薪水俸禄,用来养育护持生活物资匮乏的宗室成员,没有间断过。十月因疾病坚决辞去相位,(后)接受诏命,担任兵部尚书,以其本官同平章事身份,出京镇守河中。十二月二十三日死在镇守的地方,时年六十二、毕諴做事谨慎稳重,擅长文学,尤其精通为政之法。在相位,因为同僚肆意做不法之事,毕諴坚决请求辞官归乡,君子赞美他。

《旧唐书·毕諴传》    


苏轼《霍光论》
苏轼《答谢民师书》
苏轼《决壅蔽》
苏轼《上韩枢密书》
《张文定公墓志铭》
苏轼《墨宝堂记》
苏轼《小儿不畏虎》
苏轼《士燮论》
苏轼《论特奏名》
苏轼《书孟德传后》
苏轼《孟轲论》
《记游定惠院》
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苏轼《跋钱君倚书〈遗教经〉》
苏轼《滕县公堂记》
苏轼《论子胥种蠡》
《记游白水岩》
苏轼《论项羽范增》
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河豚发怒》
苏轼《乐毅论》
苏轼《凌虚台记》
苏轼《万石君罗文传》
苏轼《南方多没人》
书《孟德传》后
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秦废封建》
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
苏轼《刚说》
苏轼《答李琮书》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