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当归丸

输入关键字:

当归丸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22.5克(锉,微炒)人参22.5克(去芦头)白芍药15克 芎藭22.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白术15克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主小儿冷热不调,大便青黄,心腹多痛,或腹中气满,或时呕逆,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5丸,米汤送下,日三服;三岁以上酌加量服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别名大效内补丸(《世医得效方》卷十五)。

处方白芍 肉桂各60克 阿胶(捣碎,炒)当归(去声,微炒)干姜(炮)甘草(炙微赤)续断 川芎各120克 白芷 附子(炮,去皮、脐)白术各90克 生熟地黄300克 真蒲黄(炒)27克 吴茱萸(汤洗七次,焙干,微炒)9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产后虚羸,面色无华,脐腹拘急,痛引腰背,嗜卧不眠,唇口干燥,心忡烦倦,头重目眩,不思饮食;或劳伤冲任,内积风冷,崩中漏下,及月水将行,腰腿重痛,脐腹急痛;兼治从高坠下,内有瘀血,吐血、下血等。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5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痘疹世医心法》卷十二: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15克 黄连4.5克(炒)大黄7.5克 甘草(炙)3克 紫草9克

制法先以当归紫草熬成膏,其余三味研为细末,以膏和为丸,如胡椒大。

功能主治主热入血分,大便秘结,三五日不通者。

用法用量三岁以下服10丸,七八岁服20丸,空腹时用清米汤下,以利为度。

摘录《痘疹世医心法》卷十二

《百一》卷十九引滁州丁医方: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芫花(未开者,及时采取,晒干摘去枝梗)。

制法用和谈米醋或康醋浸药面上,醋高一指,隔宿取出控起,带醋于铁铫内以慢火炒之,不住手搅拌,水脉断即以碗器盖之,候冷倾出,着底焦者不用,洗过铫子揩净再炒香熟,焙干为细末,却以先浸药醋打硬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积滞,肠胀食伤等疾。

用法用量本方名当归丸,但方中无当归,疑误。

注意甘草

摘录《百一》卷十九引滁州丁医方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切,焙)2两,槟榔(生锉)1两,赤芍药1两,牡丹皮1两,延胡索1两。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室女气血不和,月水欲来,先攻少腹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温酒送下,日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切,焙)1两半,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琥珀(研)1两,芎?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黄,研)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水蛭糯米炒令焦)1两,虎杖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大黄(1半生,1半炒)半两,柴胡(去苗)半两,虻虫(炒令色黄)2分,牡丹皮2分,麝香(研)半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风劳气疾,经脉不通,渐加羸瘦,不思饮食,心腹胀满,遍身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用薄荷酒送下;乌梅汤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外台》卷七引深师方: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桔梗2分,葶苈子(熬)5分,藜芦(炙)2分,厚朴(炙)5分,杏仁50个(去尖皮),附子(炮)5分,桂心3分,人参3分,沙参3分,特生礜石1两(烧半,日)。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腹劳强,寒疝邪气往来,坚固结聚,苦寒烦悁,不得卧,夜苦汗出,大便坚,小便不利,流饮在腹中,食不生肌。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饮送下,日3次。稍加之。

注意猪肉、生葱、冷水。

摘录《外台》卷七引深师方

全生指迷方》卷三: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3两(锉碎),水蛭(好者,炒)30个,桃仁(去皮尖)30个(炒,研)。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留血滞于腰间,致血沥腰痛,痛如锥刀所刺,大便黑色,小便赤黑,脉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10粒,以酒送下。未知,加至30粒。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三

《得效》卷十六: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生犀半两,人参半两,白术半两,当归半两,芍药半两,木香半两,茯苓半两,丁香半两,牛膝(酒炒)半两,苁蓉半两,天麻半两,脑麝少许。

制法上为末,好酒3升,生羊胆1个,熬成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头疼脑虚,眼目昏蒙。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麝香酒送下。

摘录《得效》卷十六

《朱氏集验方》卷六: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芍药(炒)、白鸡冠花(炒)、陈槐花(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青蒿根煮汁为丸。

功能主治酒毒下血。

用法用量米饮。送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

《袖珍》卷一引《济生》: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去芦,酒浸)1两,芍药1两,附子(炮)1两,白术1两,干姜(炮)1两,厚朴(姜制)1两,阿胶(蛤粉炒)1两,乌梅肉2两。

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中散寒,收涩止脱,行滞气,厚肠胃。主下焦虚寒,下痢纯白,或滑利不禁,腹痛不止,手足冷者。

用法用量按:《杏苑》引《济生》有炙草七钱。

摘录《袖珍》卷一引《济生》

普济方》卷三三二引《济生》: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半两,赤芍药半两,川芎半两,熟地黄半两,黄耆半两,京三棱半两,神曲2钱半,百草霜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月经不调,血积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水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二引《济生》

《魏氏家藏方》卷十: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赤石脂(煅,别研)、当归(去芦,酒浸1宿)、牡丹皮人参(去芦)、延胡索(蛤粉炒)、白术(炒)、白芍药、甘草(炒)、白茯苓(去皮)、白薇(去芦)、川芎白芷(炒)、藁本(去土)、官桂(去粗皮,不见火)、没药(别研)、乳香(别研)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气血俱虚,经候过多,羸瘦,全不思食,身体倦疼。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温酒化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

《百一》卷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三○九: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赤芍药、川椒(去目)、败龟壳、千金藤骨碎补川芎(并生用)、乳香(研)、虎骨(慢火炮黄)、没药(研)、自然铜(火煅通红,醋淬3次)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好黄蜡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接骨定疼。主打扑伤损,筋伤骨折。

用法用量每服1丸,筋伤骨折用无灰酒半升入药,以东南柳枝搅匀同煎3-5沸,空心热服。50以上不过10服,旬日如旧;50以下不过5服。

摘录《百一》卷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三○九

《癍论萃英》引张元素方: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半两,甘草1钱,黄连2钱半,大黄2钱半。

制法先将当归熬膏子,入药末3味为丸。

功能主治癍疹、痘疹、疥癣等病热滞中阻,大便秘结者。

用法用量医学正传》本方用法:上先以当归熬成膏子,以下三味研为细末,以膏和为丸,如胡椒大。三岁以下儿10丸,7-8岁儿20丸,食前清米饮送下。渐加至以利为度。

摘录《癍论萃英》引张元素方

《千金》卷四: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4两,芎?4两,虻虫1两,乌头1两,丹参1两,干漆1两,人参2两,牡蛎2两,土瓜根2两,水蛭2两,桃仁50个。

制法上为末,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腰腹痛,月水不通利。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酒送下,日3次。

摘录《千金》卷四

《卫生总微》卷十四: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去芦)、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肠胃冷袭而痛,啼哭不休。

用法用量米饮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四

《千金》卷四: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2两,葶苈2两,附子2两,吴茱萸2两,大黄2两,黄芩1两半,桂心1两半,干姜1两半,牡丹1两半,芎?1两半,细辛1两6铢,秦椒1两6铢,柴胡1两6铢,厚朴1两6铢,牡蒙(1方无)1两,甘草1两,虻虫50个,水蛭50个。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女人脐下症结刺痛,如虫所啮,及如锥刀所刺,或赤白带下十二疾,腰背疼痛,月水或在月前,或在月后。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以酒送下,日2次。

注意有胎勿服之。

摘录《千金》卷四

圣济总录》卷一七七: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切,焙)半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1分,附子1个(炮裂,去皮脐),杏仁12个(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狼毒(锉,炒)半分,巴豆20个(去皮心,研烂,出油尽),豉(微炒)1分,细辛(去苗叶)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和杵,以瓷器盛之,每用旋丸。

功能主治小儿胎寒并治诸痫证。

用法用量未满百日儿,服如麻子大1丸,温水送下,1-2岁儿2丸,早晨只1服。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七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锉,炒)1两半,白术1两半,甘草(炙,锉)1两半,桂(去粗皮)3分,人参3分,桑根白皮(锉)1两,干姜(炮)1两,细辛(去苗叶)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血痢,结涩(??)痛;利后诸疾不减。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切,焙)2两,生干地黄(焙)2两,泽兰(取叶)2两,防风(去叉)1两,黄耆(锉)1两,续断1两,桂(去粗皮)1两,人参1两半,地骨皮1两半,芍药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血气不调,日渐羸瘦,肢节烦疼,面无颜色。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或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切,焙)1两,延胡索1两,没药(研)3分,麒麟竭3分,硇砂(研)3分。

制法上为末,合研匀,用狗胆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虚冷血气,及血积隐隐(??)痛,血块攻筑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加至20丸,醋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儒门事亲》卷十二: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香附子(炒)、杜蒺藜、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湿痹,腰脚大不伸,伛偻蹩躄而行。

用法用量先以涌泄,再用本方。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切,焙)1两,干漆(炒烟出)半两,芎?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室女月水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切,焙)半两,芍药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半两,大黄(煨,锉)半两,干姜(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牡丹皮半两,芎?半两,虻虫糯米炒)70个,水蛭糯米炒)70个,桂(去粗皮)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积脐下结块,痛如锥刺,或下赤白,月水不调,腰背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圣惠》卷八十四: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3分(锉,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白芍药2分,芎?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术半两。

制法上为末,以面糊和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黄疸。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引送下,日3次;3岁以上,加丸数服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九十三: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半两(锉,微炒),黄连1分(去须,微炒),龙骨1分,人参1分(去芦头),没石子2个(微煨),鹿角灰1分,豆豉1分(炒微焦)。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赤白痢,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粥饮研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千金》卷八: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8两,天雄6两,干姜8两,酸枣仁8两,黄耆7两,地骨皮7两,芎?6两,干地黄6两,桂心5两,防风5两,附子5两,白术5两,甘草4两,厚朴4两,秦艽4两,大枣20个,吴茱萸5合,秦椒叶4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脾安胃,调气止痛。主脾虚寒,身重不举,言音沉鼓,厉风伤痛,便利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以酒送下,日2次。

摘录《千金》卷八

《圣惠》卷七十二: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2两(锉,微炒),琥珀1两,庵闾子1两,益母草半两,吴茱萸1两(汤浸7遍,炒令黄),桂心1两,秦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牛膝1两(去苗),水蛭半两(炒微黄),芎?1两,延胡索1两,没药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每来,脐下(??)痛,如锥刀所刺,及腰背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切,焙)2两半,芍药1两,地榆(炙,锉)1两,卷柏(用叶)1两,桂(去粗皮)1两,白龙骨(煅)1两,鹿茸(酒浸,去毛,炙)1两,人参1两,蒲黄(炒)1两,阿胶(炙燥)1两,白术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石斛(去根)1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熟干地黄(焙)3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不断,或多或少,四肢烦倦,身体瘦悴。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酒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济总录》卷一三二: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4两,青盐2两。

制法先以水洗当归,乘润用青盐渗遍,搁在高处,三日取下,去盐,以当归暴干为末,滴水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一切风刺。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卫生宝鉴》卷十八: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半两,川芎半两,赤芍药半两,广茂半两,熟地黄半两,京三棱半两,神曲2钱半,百草霜2钱半。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经血不调,血积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用温水送下;温酒亦得。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八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苍术8两(米泔浸1宿,炒黄),陈橘皮(去白)6两,前胡4两,荆芥穗3两,高良姜3两(炒),蓬莪术3两(锉碎,醋炒),当归(洗,焙)3两,干熟地黄(洗,焙)3两,白芍药2两半,蒲黄2两(纸上炒),干姜2两(炮),甘草2两(炙),刘寄奴2两,泽兰叶2两,木香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脾虚血弱,冲任不和,腹胁刺痛,月事不通,赤日带下,腰脚酸疼,四肢无力,上攻头目,致多昏晕,时发寒热,多困少食;产前伤冷,胎气不安;产后血虚,腹胁(??)痛;及一切血气之疾。

用法用量空心服50丸,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普济方》卷三二二: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2两,石斛(去根)2两,柏子仁2两,紫石英(煅,醋淬7次)2两,鹿茸2两,鳖甲(醋灾)2两,卷柏叶1两,牛膝(酒洗)1两半。

制法上和前药末,膏子为丸服。

功能主治妇人血海虚损,荣卫不足,多至潮热心烦,口干喜冷,腹胁刺痛,腰腿疼痛,痰多喘嗽,惊悸怔忡,经候不调,或闭断不通。

用法用量口服。

虚寒者,加炮附子2两;咳嗽者,加紫菀茸2两。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二

圣济总录》卷一五○: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别名当归没药丸、当归灵没丸

处方当归(切,焙)1两,没药(研)半两,五灵脂(锉)1两。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风血气,腹胁刺痛,不思饮食,筋挛骨痹,手足麻木,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当归没药丸(《妇人良方》卷四)、当归灵没丸(《医级》卷九)。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别名神效丸

处方当归(锉,炒)1两,黄连(去须)1两,乌梅(去核,焙)1两。

制法上为粗末,以生蒜汁和,众手丸如梧桐子大,焙干。

功能主治休息痢。

用法用量神效丸(《袖珍》卷一)。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普济方》卷三三五引《养生必用》: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人参3两,当归3两,大黄(湿纸裹,3升米下蒸米熟,去纸切,焙)3两,桂心3两,瞿麦穗3两,赤芍药3两,白茯苓3两,葶苈(炒黄,研)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分。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加至2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五引《养生必用》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15g,川芍7.5g,白芍9g,生地3g,熟地9g,防风6g,白芥子6g,荆芥6g,首乌12g,玉竹12g,黄耆15g,甘草3g。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丸9g。

功能主治养血润燥,益气祛风。主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瘙痒症,皮肤干裂,皮肤痿缩等。

用法用量早、晚各服1丸。

摘录《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痘疹心法》卷二十三: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半两,黄连1钱半(炒),大黄2钱半,甘草(炙)1钱,紫草3钱。

制法先以当归紫草熬成膏,以下三味研为细末,以膏和为丸,如胡椒大。

功能主治痘疹大便坚,三五日不通者。

用法用量3岁以下儿服10丸,7-8岁儿服20丸,食前米饮送下,渐加,以和为度。

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外科理例·附方》: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半两,大黄3分,桂心3钱,赤芍药2钱,葶苈2钱,人参1钱,甘遂半钱。

制法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行血利水通大便。主腰疽,因水湿所触,经水不行而致肿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米饮化下。

摘录《外科理例·附方》

普济方》卷三五一: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锉,微炒)1两,芎?1两,赤芍药1两,苦楝子1两,硇砂(细研)1两,蒲黄半两。

制法上为末,以醋熬硇砂如饧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一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切,焙)1两,白术2两,楝实(煨,取肉)1两,干姜(炮)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中寒,脐腹冷疼,腰胁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艾汤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圣惠》卷七十一: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2两(锉,微炒),硇砂1两半(别研),桂心1两,没药1两,蓬莪术2两。

制法上为末,用好醋1大盏,银器内,以慢火熬硇砂成膏,入药末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不和,心腹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及晚食前醋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圣惠》卷七十三: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1两(锉,微炒),鳖甲1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襕),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白术3分,胡椒半两,诃黎勒皮3分,槟榔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荜拨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带下五色,腹痛,羸瘦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八: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切,焙)半两,胡椒(炒)1两,黄连(去须)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阿胶(炙燥)1两(别为末),干姜(炮)1两半。

制法上除阿胶外,为末,用好醋调阿胶为膏和剂,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痢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加至20丸,食前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切,焙)3分,黄连(去须,炒)3分,乌梅肉(炒干)半两,阿胶(炙燥)半两。

制法上为末。熔蜡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白脓及诸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粥饮送下。日午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圣济总录》卷八: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切,焙)、杜仲(去粗皮,炙)、丹参郁李仁(去皮尖双仁)、赤芍药,石斛(去根)3分,牛膝(酒浸,切,炮)1两,酸枣仁1两,防风(去叉)1两,槟榔(煨,锉)各1两,萆薢1两半,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风,腰脚不随,骨节酸疼,筋脉拘急,行履稍难。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

《圣惠》卷五十一: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1两(锉,微炒),茯苓3分,枳实1两(麸炒微黄),桂心3分,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巴豆10个(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制法上为末,入巴豆令匀,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留饮宿食,心下伏痛,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2丸,食前粥饮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千金》卷五: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别名黑丸、蜀椒丸

处方当归9铢,吴茱萸(1作杏仁)半两,蜀椒半两,细辛18铢,干姜18铢,附子18铢,狼毒9铢,豉7合,巴豆10个。

制法上九味,捣八种下筛,称药末令足,研巴豆如膏,稍稍纳末,捣令相得,蜜和,桑杯盛,蒸5升米饭下,出,捣一千杵。

功能主治小儿胎寒(??)啼,腹中痛,舌上黑,青涎下;亦治水癖。

用法用量黑丸(原书同卷)、蜀椒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七)。《圣济总录》本方用法:一月儿服如黍米大一丸,早晨、晚后各一服;一岁儿两丸;三岁至五岁儿服五丸,并用米饮送下。

摘录《千金》卷五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切,焙)半两,大黄(锉,炒)1分,干姜(炮裂)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玄参半两,芍药半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细辛(去苗叶)1分,人参1分,白茯苓(去黑皮)1分,黄芩(去黑心)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脾胃不调,寒热羸瘦,饮食不消,不长肌肉。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温酒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婴孺方》: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3分,人参3分,芍药3分,芎3分,甘草4分。

制法上为末,乳汁和。

功能主治小儿胎寒,大便青,不能食。

用法用量先食服麻子大1丸,日3次。未知,加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婴孺方》

普济方》卷三九七: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切,焙)半两,黄连(去须)1分,龙骨1分,人参1分,无食子(炮)2个,鹿角(镑)1分,豉(焙)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赤白痢不止,腹痛。

用法用量空心、午后每服50丸,温米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圣惠》卷七十一: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当归1两半(锉,微炒),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琥珀半两,牡丹半两,桃仁1两(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庵闾子半两,牛膝半两(去苗),赤芍药半两,芎?半两,桂心半两,虻虫3分(炒微黄,去翅足),水蛙3分(炒令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经络涩滞,致有瘀血在脏,结聚欲成症块。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热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普济方》卷二八○:当归丸

药方名称当归丸

处方何首乌8两,草乌4两,苦参8两,赤土3钱半,荆芥4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般疮疥。

用法用量本方名当归丸,但方中无当归,疑脱。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



【检索当归丸 ==>】 古籍全文检索:当归丸     全站站内检索:当归丸
参胡芍药汤
参胡温胆汤
参胡饮子
参花散
参花汤
参滑散
参黄丹
参黄散
参黄汤
参藿散
参姜四物汤
参姜汤
参姜饮
参胶补血汤
参椒汤
参角丸
参桔丸
参橘煎
参橘散
参橘汤
参橘丸
参橘饮
参坎芡实丸
参蛎三荷汤
参连菖蒲汤
参连开噤散
参连开噤汤
参连散
参连汤
参连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