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旧五代史·冯道传》

输入关键字:

《旧五代史·冯道传》


旧五代史
原文
    冯道,字可道, 瀛州城人。道少纯厚,好学善属文,不耻恶衣食,负米奉亲之外,惟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天祜中,刘守光署为幽州掾。守光引兵伐中山,访于徐属,道常以利害箴之,守光怒,置于狱中,寻为人所救免。守光败,监军使张承业征辟为本院巡官。承业重其文章履行,甚见待遇。承业寻荐为霸府从事,俄署太原掌书记。时庄宗并有河北,文翰甚繁,一以委之。庄宗与梁军央河对垒,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遽命道对面草词,将示其众。道执笔久之,庄宗正色促焉,道徐起对曰:“道所掌笔观,敢不供职。今大王屡集大功,方平南寇崇韬所谏未至过当阻拒之则可不可以向来之喧动群议敌人若知大王君臣之不和矣。幸熟而思之,则天下幸甚也。”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为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时契丹方盛,素闻道名,欲掠而取之,会边人有备,获免。明宗入洛,遽谓近臣安重诲曰:“先帝时冯道郎中何在?”重诲曰:“近除翰林学士。”明宗曰:“此人朕素谙悉,甚好宰相。”俄拜端明殿学士,端明之号,自道始也。凡孤寒士子,抱才业虽素未知识者皆与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镇之。一日,道因上谒既退,明宗顾谓侍臣曰:“冯道性纯俭,顷在德胜寨居一茅庵,与从人同器食,卧则刍藁一束,其心晏如也。”道尤长于篇咏,秉笔则成,典丽之外,义含古道,必为远近传写。晋少帝即位,加守太尉,进封燕国公。道尝问朝中熟客曰:“道之在政事堂人有何说?”客曰:“是非相半。”道曰:“凡人同者为是,不同为非,而非道者,十恐有九。昔仲尼圣人也,犹为叔孙武叔所毁,况道之虚薄者乎!”然道之所持,始终不易。道历任四朝,三入中书,在相位二十余年,以持重镇俗为己任,未尝以片简扰于诸侯。
(节选自《旧五代史·冯道传》,有删改)

译文
    冯道,字可道,是瀛州景城人。冯道年少时,性情纯朴厚道,爱好学习善于写文章,不以衣食粗陋为耻,除备办饭食奉养双亲外,就只以读书作诗为乐事,即使是在大雪拥门的寒天、尘垢满席的陋室,也快乐自如。天祐年间,刘守光任命他做幽州掾吏。刘守光领兵讨伐中山国,问计于下属,冯道总是对他晓以利害,刘守光大怒,把冯道关进牢中,不久被人营救出来。刘守光战败,监军使张承业任命冯道做本院巡官。张承业看重冯道的文章作为,很是礼待他。张承业不久举荐他做了霸府从事,稍后又任太原掌书记。其时庄宗据有河北,文牍事务繁忙,统由冯道掌管。庄宗军队与梁军隔黄河相对峙,郭宗韬因诸将校会餐人数过多,主管人供应不起,请稍减员,庄宗发怒说:“我想给那些为我效力的人管几顿饭,自己都做不得主,那么河北三镇就请三军另外选择一人任主帅,我请求回太原,以避贤让路。”随即命冯道当面草拟文书,以向部下宣告。冯道持笔呆了很久,庄宗严厉催促他,他缓缓起身答道:“我的职责就是掌管笔墨文书,岂敢不奉命从事。如今大王您屡建大功,刚刚平定南方寇乱,崇韬所谏,未必失当,拒绝他可以,却不可用刚才那番话挑起众议。敌人若是得知,便会说大王您这里君臣不和了。希望再三考虑,那便是天下的万幸。”不久郭崇韬入朝致谢,因为冯道替他解了围。人们开始敬重冯道的胆识。这时契丹势力正盛,一向闻知冯道的名声,想把他抢夺过来,恰逢边防军人有准备,冯道才得以避免。明宗入主洛阳后,立刻问近臣安重诲说:“先帝在位时的冯道郎中在什么地方?”安重诲回答:“不久前授翰林学士。”明宗说:“此人我久已熟知,是个好宰相。”很快便拜冯道为端明殿学士,“端明”之号就是从冯道开始设立的。凡贫困微贱、有才能有抱负的人,即使素不相识也加以重用;唐朝末年世族中行为浮躁的人,他必定贬抑不用。一天,冯道朝拜后已退下,明宗回头对侍臣说:“冯道本性纯朴节俭,不久前在德胜寨住一座茅棚,与仆人同在一起吃饭,就睡在一捆茅草上,内心快乐自如。”冯道特别擅长韵文歌赋,提笔就成,典雅清丽之外,内含古时德义道理,必被远近的人所传诵。晋少帝即位,加封守太尉,进封为燕国公。冯道曾问朝中熟知的客人说:“我在政事堂,别人有什么议论?”客人说:“毁誉参半。”冯道说:“凡与人相合的别人就称誉,与人不合的别人就诋毁,而诋毁我的人,十个中恐怕就有九个。古者仲尼是圣人,仍被叔孙武叔诋毁,何况我这样空虚浅薄的人呢!”然而冯道所坚持的,始终不改变。冯道历任唐、晋、汉、周四朝,三次进中书省,居相位二十几年,以持重镇俗作为己任,不曾以片言只语惊扰诸侯。

《新五代史·冯道传·序》    《旧五代史·冯道传》    


《旧五代史·克宁传》
《旧五代史·梁书·李珽传》
《旧五代史·李琪传》
《旧五代史·张存敬传》
《旧五代史·康福传》
《旧五代史·冯道传》
《淮南子·主术训》
《淮南子·汜论训》
《淮南子·道应训》
《氾论训》
《古之君民者》
《吕氏春秋·贵因》
《吕氏春秋·博志》
《吕氏春秋·仲冬纪·至忠》
《吕氏春秋·顺民》
《鲁国之法》
《列精子高窥井》
《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
《献马贾祸》
《郑鄙人学盖》
秦观《裴秀才跋尾》
《明史·沈束传》
《宋史·马仁瑀传》
《后汉书·刘宠传》
《明史·张春传》
《明史·王来传》
《史记·田叔列传》
《晋书·王逊传》
《旧唐书·徐坚传》
《新唐书·魏征列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