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宋史·李璧传》

输入关键字:

《宋史·李璧传》


宋史
原文
    李璧字季章,眉之丹稜人。父焘,典国史。璧少英悟,日诵万余言,属辞精博,周必大见其文,异之曰:“此谪仙才也。”孝宗尝问焘:“卿诸子孰可用?”焘以璧对。以父任入官,后登进士第。召试,为正字。时韩侂胄专国,建议恢复,宰相陈自强请以侂胄平章国事,遂召璧草制,同礼部尚书萧达讨论典礼,命侂胄三日一朝,序班丞相上。
    璧受命使金,行次扬州,忠义人朱裕挟宋师袭涟水,金人愤甚,璧乞枭裕首境上,诏从其请。璧至燕,与金人言,披露肝胆,金人之疑顿释。璧归,侂胄用师意方锐,璧言:“进取之机,当重发而必至,毋轻出而苟沮。”既而陈景俊使北还,赞举兵甚力,钱象祖以沮兵议忤侂胄得罪贬,璧论襄阳形势深以腹心为忧欲待敌先发然后应之侂胄意不怿于是四川各建宣抚而师出矣。
    初,侂胄召叶适直学士院,草出师诏,适不从,乃以属璧,由是进权礼部尚书。侂胄既丧师,始觉为苏师旦所误,一夕招璧饮,酒酣,及师旦事,璧微擿其过,觇侂胄意向,乃极言:“师旦怙势招权,使明公负谤,非窜谪此人,不足以谢天下。”师旦坐贬官。金遣使来,微示欲和意,以用兵首谋指侂胄,侂胄大恚,不复以和为意。方信孺使北归,言金人欲缚送侂胄,故侂胄忿甚,用兵之意益急。璧方与共政,或劝其速去,毋与侂胄分祸,璧曰:“嘻,国病矣,我去谁适谋此?”会礼部侍郎史弥远谋诛侂胄,以密旨告璧及钱象祖,象祖欲奏审,璧言事留恐泄,侂胄迄诛,璧兼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叶时论璧反复诡谲,削三秩,谪居抚州。后辅臣言诛侂胄事,璧实预闻,乃令自便。复官提举洞霄宫,久之,复以御史奏削三秩,罢祠。璧寻引疾奉祠。嘉定十五年六月卒,进资政殿学士致仕,谥文懿。
(选自《宋史∙李璧传》)

译文
    李璧,字季章,眉州丹稜人。他父亲李焘,为典国史。李璧少年时就很颖悟杰出,每天背诵一万多字,文辞精当广博,周必大看见他的文章,惊奇地说:“这是被贬下的仙人啊。”孝宗曾问李焘:“你的儿子们谁可任用?”李焘回答说李璧可用。李璧因父亲的恩荫任职,后来考中进士。被特旨召试后,李璧为秘书正字。当时韩侂胄专权,建议恢复失地,宰相陈自强请求让韩侂胄为平章国事,于是召李璧草拟诏书,和礼部尚书萧达讨论典礼,命令韩侂胄三日一上朝,地位在丞相之上。
    李璧受命出使金国,走到扬州,忠义人朱裕借助宋军袭击涟水,金人十分气愤,李璧请求在边境上杀死朱裕,皇上下诏允许。李璧到燕地后,对金人讲明情况,竭尽忠诚,金人对宋的疑虑顿时除去。李璧回来后,韩侂胄正专心一意用兵,李璧说:“进兵攻取的关键,应该是慎重发兵并一定要达到目的,不要轻率出兵以至随便停止。”不久,陈景俊出使金国回来,十分支持用兵,钱象祖因为阻止兴兵触怒了韩侂胄而获罪被贬,李璧论述襄阳形势,认为是腹心之患,想等敌人先出兵,然后我军应战,韩侂胄不高兴,于是在四川设宣抚并且出兵。
    当初,韩侂胄召用叶适直学士院,草拟出兵诏书,叶适不答应,他就把此事托付给李璧,李璧因此升为权礼部尚书。韩侂胄兵败后,才发现自己是被苏师旦所害,一个晚上,他招李璧饮酒,正在兴头上,谈到苏师旦,李璧稍稍指出了他的过错,探得了韩侂胄对苏师旦的态度,于是就明确地说:“苏师旦仗势揽权,使您受到毁谤,不贬逐他,不足以向天下的人来谢罪。”苏师旦被贬官。金国派使臣来,稍微表示想议和,表示要交出用兵的首谋韩侂胄才能议和,韩侂胄大怒,不再考虑议和。方信孺出使金国回来,说金人想让宋把韩侂胄交给金国,故此韩侂胄更愤恨,用兵的想法更坚定。李璧正和他共掌政,有人劝李璧赶快辞官,不要和韩侂胄一起分担祸患,李璧说:“唉,国家受到危害了,我离开谁来为国家谋划?”恰好礼部侍郎史弥远谋划杀韩侂胄,用密旨告诉李璧和钱象祖,钱象祖想奏明皇上,李璧说此事如果滞留恐怕会泄露出去,韩侂胄终于被杀,李璧兼任知枢密院事。御史叶时论奏李璧反复无常,李璧被降官三级,贬居到抚州。后来辅臣说杀韩侂胄的事,李璧实际事先知道,于是就下令允许他自便。李璧恢复官职为提举洞霄宫,后来,又因御史上奏被降官三级,罢去提举洞霄宫的官职。不久李璧因病任宫观职事。嘉定十五年六月去世,升为资政殿学士辞官,谥号“文懿”。 

《宋史·李璧传》    


《傅马栈最难》
《烛邹亡鸟》
《东野稷败马》
《刻舟求剑》
《郢人燕说》
吴起列传之《吴起者,卫人也》
秦观《龙井题名记》
《游龙井记》
《周必大传》
《晏子谏齐景公》
《马价十倍》
《清稗类钞·吏治类》
《三国志·魏书·刘劭传》
《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
《三国志·魏书·臧霸传》
《元龙高卧》
《三国志·魏书·牵招传》
《三国志·魏书·管宁传》
汪琬《传是楼记》
《金史·张浩传》
《金史·张中彦传》
《金史·杨云翼传》
《金史·刘筈传》
《金史·耶律履传》
《金史·本纪第一·世祖》
《金史·陈规传》
《金史·完颜伯嘉传》
《金史·韩玉传》
《金史·完颜承晖传》
《金史·完颜守贞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