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刻舟求剑》

输入关键字:

《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寓言故事
刻舟求剑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春秋.察今》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没有移动,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4]

注释

①涉:过,渡。
②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遽:急忙,立刻。
④契:用刀刻(记号)
⑤是吾剑之所从坠: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⑥矣:了。
⑦若:像。
⑧此:这样。
⑨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愚蠢,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寓意

刻舟求剑是由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揭示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应该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死守教条,否则会一事无成。同时告诫人们不能平面、静止地看待问题。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陆游筑书巢》
《董遇谈“三余”勤读》
《游褒禅山记》
《答吕医山人书》
《柳子厚墓志铭》
沈括《炼钢》
沈括《汉人酿酒》
沈括《阿胶》
沈括《度量衡考》
沈括《桂屑除草》
沈括《除拜官职》
沈括《韩文公》
卢肇《李謩》
《孔子世家赞》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望九华》
《山市》(2)
《世说新语》两则
《秋登万山寄张五》
《东安士人之画鼠》
《春江花月夜》
《赴义前禀父书》
《游园不值》
《钴鉧潭西小丘记》
《君子于役》
《声声慢》
《湘夫人》
《越州赵公救灾记》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