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林时对为吴梦旸《射堂诗选》题词。

输入历史事件:

林时对为吴梦旸《射堂诗选》题词。

公元1597年 三月
林时对为吴梦旸《射堂诗选》题词。

吴梦旸为明代布衣诗人。题词曰:“苕水吴处士允兆蕴藉玄远,与臧晋叔、曹能始、邓远游诸先辈于喁唱和,估然以生,癯然以清,盖深得风人性情之正,而不徒攀志牵因,夸声理之窣勃也。……诗凡十四卷,伯玑为选其移情者若干首付之梓,洵烦嚣中希声逸响云。丁酉暮春,四明山樵林时对殿扬父题。”《钦定续文献通考•经籍考》著录吴梦旸《射堂诗钞》十四卷。梦旸生平,略见《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梦旸,字允兆,归安人。生短小,禀性强直,乡里有不平事,奋袂剖陈,不避权贵。苕上人畏而远之。薄游长安,与宋西宁、张圣标为文酒之交。西宁殁,策蹇三千里,经纪其丧。诸公皆多之。好吟诗,诗不就,竟夜不交睫,苦思刻镂,必得当而后已。知音律,善度曲,晚游金陵,征歌顾曲,齿龋牙落,犹呜呜按拍。好事者至今传之。允兆严于论诗,雌黄不少借。尝集汪景纯家听歌,与程孟阳限韵为数绝句,互相叹赏。又即席送潘景升,约为短歌。孟阳诗先就,允兆击节,自取其草碎而啮之。其通怀乐善如此。”《静志居诗话》卷十八:“虞山钱氏,谥嘉定程孟阳曰‘松圆诗老’,谓‘能照见古人心髓,若亲炙古人,而得其指授’,叹为古未有。新安闳景贤辑明布衣诗,推归安吴允兆为中兴布衣之冠。是皆阿其所好,不顾千秋之公是公非。以余观二子之作,以政则鲁、卫,以风则曹、桧,陈诗者不废,斯幸矣。”《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集部别集类存目七著录《射堂诗钞》十四卷,提要曰:“明吴梦旸撰。梦旸字允兆,归安布衣,射堂其所居室也。是集乃其曾孙自岩所编。末附朱大复等挽诗。大复自注,称梦旸年老气衰,颇有文通之尽,没后友人检其遗稿,大半散失云云。则知梦旸之诗尽在此编,虽曰诗钞,实即其全集矣。胡应麟《甲乙剩言》极称其《春草诗》十首。闳景贤辑明布衣诗,称梦旸为明季布衣之冠。未免阿其所好。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谓与程嘉燧政则鲁、卫,风同曹、桧。真二家之定论矣。”《明诗纪事》庚签卷二六录吴梦旸诗一首,陈田按:“允兆诗诚如竹垞所讥。孟阳清俊之作,集中不知凡几,竹垞与允兆同讥,斯所谓良骥与驽骀同皁,公是公非安在也?”


  十二日,凌濛初(1580一1644)卒。
  十九日,李自成攻破京师,明崇祯帝自缢死(1611—1644)。
  十九日,户部尚书倪元璐(1593一1644)卒。
  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次曰弃城西奔。
  魏学濂(1608—1644)自尽。
  初一日,多尔衮入京师。
  初三日,明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凤阳总督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先称监国,旋即帝位。
  初六日,南明马士英举荐阮大铖,东林、复社中人极力反对,党争复起。
  初六日,定崇祯帝谥号。
  初二日,清廷采用汤若望以西洋新法所修之历法,名曰《时宪历》,自顺治二年颁行全国。
  初九日,张献忠攻破成都。
  弘光帝大选淑女于苏、杭,民间嫁娶一空。
  初一日,以阮大铖为兵部右侍郎。
  十九日,清世祖福临至京师,自正阳门入宫。
  廖燕(1644-1705)生。
  初一日,清世祖在北京即皇帝位。
  十六日,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西,改元大顺,定成都府为西京。
  二十五日,吴继善(1606—1644)卒。
  二十九日,卓尔康(1570一1644)卒。
  南明翻逆案,重颁《三朝要典》。
  清廷行圈地法,多铎渡黄河南下。
  南明阮大铖献弘光帝《燕子笺》。
  毛宗岗评点《三国志演义》,有序托名金人瑞,后署“时顺治岁次甲申嘉平朔日,金人瑞圣叹氏题”。
  吴伟业与陈子龙在南京相互赞赏对方诗歌。
  谈迁作五古《答友人》,以上景泰帝庙号“代宗”为非。
  冯梦龙作《甲申纪闻》,编刊丛书《甲申纪事》。
  钮琇(1644 ?--1704)生。
  吴雯(1644—1704)生。
  章世纯(1575 ?--1644)卒。
  十二日,南明睢州总兵许定国诱杀兴平伯高杰,渡河降清。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