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何乔新丧父。

输入历史事件:

何乔新丧父。

公元1457年 四月
何乔新丧父。

明名臣琬琰续录卷七《吏部尚书何公行状》:“公讳文渊,字巨川,姓何氏,江右广昌人也。……公生于乙丑十二月三十日,幼而英迈,年七岁入社学,从乡先生读书,过目成诵。群儿或窃瓜果以奉,公却之日:‘童稚之年,讵可习为盗贼哉?,识者叹其不凡。永乐初,选补邑庠生。时父兄继丧,公昼则经营家事,夜则刻苦读书。涵濡既久,经史百氏无不贯通,发为文章,咸中矩度。岁戊戍,登李骐榜进士第。……[正统]辛酉六月旱,诏公审复在京罪囚,多所平反。……时公以疾屡欲告归,而少师公士奇、少保杨公溥勉留之,且拟大拜,公以疾力求罢,上乃许之。既归,杜门不出,惟课童仆耕垦、教子读书而已。己巳八月,车驾北狩,郕邸摄位,诏起之。遂驿召于家,既至,以为吏部侍郎。……天顺元年四月十一日,得疾,语诸子曰:‘吾尝为温守,温民戴吾亦深。今去温数十年,然心未尝不在温也。我死,神气必归温矣。,越三日,正衣冠而坐,索纸笔,书口占律诗一首,付长子宗,投笔而逝。……章某亲受业于公者也,故述其梗概为行状,以侯名公志而铭诸竑。谨按:恭毅章公为公之门人,故道公之盛德为详。呜呼!亦伟人也。惟景泰间易储一事,不免为盛德之累耳。”明史何乔新传:“父文渊,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东四川。……景帝即位,起吏部侍郎,寻进尚书,佐王直理部事。东宫建,加太子太保。……英宗复位,削其加官。而景泰中易储诏书‘父有天下传之子’,语出文渊,或传朝命逮捕,惧而自缢。”《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九四“弘治十五年十二月己亥朔庚申(二十二日)":“乔新,性刚介寡与,自少好学,至老不倦。为文精采,有矩度。尤长于吏事,然量颇隘,议法颇深。初景泰谋易皇储,草诏学士陈循起句云‘天佑下民作之君’,而窘于对。乔新父吏部尚书何文渊适在侧,即应声曰‘父有天下传之子’。迨天顺改元,与谋易者多斥,遂罢归。乔新时为刑部主事,因见黄纮、徐正处以极刑,恐祸及己,乃贻书劝其父自引决,文渊果自尽。士论耻之。”弇山堂别集卷二四《史乘考误五》:“史于何文肃公乔新卒条下谓:‘乔新时为刑部主事,因见黄竑、徐正处以极刑,恐祸及己,乃贻书劝其父引决,文渊果自尽。士论耻之。’此亦焦泌阳忍笔也。正德中,柄史者力为辩其诬。然考之《天顺录》云:‘致仕后,上复位,革宫保,文渊自以与议易太子,首发“父有天下”之言,虑有奇祸。时副都御史陈泰左迁广东按察副使,道经广昌,人有传泰来抄提文渊者,惧即自缢死。后为人所奏,差官启停验之,果然。’则劝文渊引决之说诬,而自尽之说实也。野史以为出江渊,大概以文势考之,恐先有‘父有天下传之子’,而借‘天降下民作之君’以对之耳。又文渊以四月卒,而黄竑、徐正以五月诛。大抵未可信。”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近来诗派大别为三宗:清季王闿运崛起湘潭,与武冈邓辅纶倡为古体,每有作皆五言,力追魏晋,上窥《风》、《骚》,不取宋唐歌行近体。
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近代诗家,可以地域系者,约可分为六派:一湖湘派;二闽赣派;三河北派;四江左派;五岭南派;六西蜀派。
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或有疑近代诗为宋诗者。
黄曾樾《陈石遗先生谈艺录序》:吾闽文教之开,较中土为晚。
《复堂词话》:载园独居,诵本朝人词,悄然于钱葆馚、沈遹声,以为犹有黍离之伤也,蒋京兆选《瑶华集》,兼及云间三子。
陈衍《剑怀堂诗草序》:吾闽诗人,至宋而大昌,至明而力足以左右天下风气;清则苶然以衰.瓯香、雁水后,莘田、荔乡以风韵胜,檀河、亨甫以才气称,此外驱驰中原,为海内所指数者,未数数然也。
蒋兆兰撰《词说》:清季词家,蔚然称盛。
冯叔鸾《京剧二百年之历史序》:自乾隆之末,以迄道光六七十年间,昆曲浸渐式微,皮黄起而代之。
赵尊岳《新编戏学汇考序》:方胜朝同、光盛时,湖广二黄之盛蔓衍于京师,西秦梆子之新崛起于异地,南中昆曲亦为一时士大夫所乐道,分镳竞美,得之于故老相传者,历历可考。
十四日,张祥河(1785—1862)卒,年七十八。
二十五日,何绍基游永州。
李慈铭在都辑所作词为《霞川花隐词》。
初五,赐徐郙等一百九十三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张道避兵萧山,自叙《梅花梦》传奇。
四日,何秋涛(1824—1862)卒于保定。
二十二日,周之琦(1782—1862)卒,年八十一。
林昌彝《衣讔山房诗集》八卷开雕于广州。
管庭芬校录(重订曲海总目》毕,自作跋语。
初四,沈兆霖卒,年六十二。
十八日,郭嵩焘作《诗集自序》。
二十三日,周腾虎病卒于上海,年四十七。
二十五日丙午(8月20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设京师同文馆。
初九日,徐鼒(181O—1862)卒于福建福宁府,年五十三。
张道(182 1—1862)卒,年四十二。
叶廷琯自编《楙花盦诗》二卷成并自题。
蒋春霖等在泰州大兴词会。
十五日,董文涣、王轩等祀东坡。
吴汝纶二+三岁,作《呓语》。
黎庶昌二+六岁,上书论事。
初七日,翁心存卒。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