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王冕卒。

输入历史事件:

王冕卒。

公元1359年 正月
王冕卒。

徐显稗史集传:“至正戊子,南归。过吴中,谓予曰:‘黄河将北流,天下且大乱。吾亦南栖以遂志,子其勉之。’于是择会稽山九里,买山一顷许,筑草堂,读书其中。服古衣冠,或乘小舟,扁曰浮萍轩,自放于鉴湖之曲,好事者多载酒从之。岁己亥,君方昼卧,适外寇入。君大呼曰:‘我王元章也。’寇大惊,重其名,与君至天章寺。其大帅置君上坐,再拜请事,君曰:‘今海内鼎沸,尔不能进安生民,乃肆虏掠,灭亡无日矣。汝能为义,谁敢不服!汝为不义,谁则非敌。越人秉义,不可以犯。吾宁教汝与吾父兄子弟相杀贼乎?汝宁听吾,即改过以从善;不能听,即速杀我,我不与若更言也。’大帅复再拜,终愿受教。明日,君疾,遂不起,数日以卒。众为之具棺服敛之,葬山阴兰亭之侧,署曰王先生墓云。”宋濂《王冕传》:“皇帝婺州,将攻越,物色得冕,寘幕府,授以谘议参军。一夕,以病死。冕状貌魁伟,美须髯,磊落有大志,不得少试以死,君子惜之。”(《芝园集》卷十)《明太祖实录》卷七:“〔己亥,至正十九年〕上在宁越时,儒士许瑗、王冕来见。上问以时务,各应对称旨,乃留瑗等置幕府,以冕为谘议参军。冕,绍兴人,慷慨有大志,通术数之学。元末乱时,尝走京师,阴与人言乱且作,人以为狂。又尝仿周礼著书一编,曰:‘吾未即死,持此以献明主,可致太平。’乃为谘议参军,自以为得行其志,未几,发病卒。”保越录:“至正十九年四月癸亥,总管焦德昭于稷山置水陆寨以遏大军冲突,招抚居民前后烧毁大军伧塘等大寨,大军于城东江岸放决杜浦、小金蛏浦诸坝,义兵随筑之。……郡人王冕,字元章,负气偃蹇,居九里山中。大兵至,民皆避兵入城,冕独不入。大军执而欲杀之,自言善能韬略兵书,得不死。大军将谢佥等资之,偕行至婺州,领见太祖高皇帝军门,请定官额,陈设攻取方略。上大悦,即命授以重任,命军前督众攻取绍兴。复治攻城器具,又定决水之策,画图本以示诸将。辛未,常禧门外大战,大军首将王隆科临阵,万户杨仕全策马迎之,刺伤隆科。隆科乃大军中勇将,是日几被获。大军欲往昌安门绝我粮道,乃用王冕计,自绕门山潜逾官河至右堰,结寨太常山石佛寺,一旦而成,公命元帅包玉总管倪昶急攻之,火筒炮石之声,昼夜不绝。……大军自右堰之败,人马散亡甚众,颇咎王冕,由此疏之。”刘基《竹斋集序》:“予在杭时,闻会稽王元章善为诗,士大夫之工诗者多称道之,恨不能识也。至正甲午,盗起瓯括间,予避地至会稽,始得尽观元章所为诗。盖直而不绞,质而不俚,豪而不诞,奇而不怪,博而不滥,有忠君爱民之情,去恶拔邪之志,恳恳悃悃,见于词意之表,非徒作也。因大敬焉。”宋濂《王冕传》:“当风日佳时,操觚赋诗,千百不休,皆鹏鶱海怒,读者毛发为耸。”魏骥《书竹斋先生诗集后》:“其大篇短章,豪雄俊伟,汪洋浩瀚,酷似其为人。故诚意伯刘公尝序其集曰:‘其言有忠君爱民之情,去恶拔邪之志,恳恳悃悃,见于词意之表。’诚得先生之心者也。”《国雅品•士品一》:“王参军元章。才赡思新,善绘梅竹,得意处辄题,往往奇拔。尤长于七言,如:‘云合紫驼开虎帐,天连春草入龙沙。’‘海气或生山背雨,江潮不到石头城。’‘千峰回影陷落日,万壑欲尽松风声。’抽思虽奇,摛词未秀。”朱彝尊《王冕传》:“吾尝诵其文,有诡气,今睹其人举止,亦然。”(《曝书亭集》卷六十四)四库提要卷一六九:“竹斋集三卷、《续集》一卷、附录一卷,明王冕撰。……冕天才纵逸,其诗多排奡遒劲之气,不可拘以常格。然高视阔步,落落独行,无杨维桢等诡俊纤仄之习,在元明之间,要为作者。”提要以其人入明,明史亦收录其人,则均是以冕尝仕于朱元璋视之矣。


王勃在益州,作《益州夫子庙碑》等文。
卢照邻以事系狱,作《狱中学骚体》、《赠李荣道士》;后赖友人救护得免,作《穷鱼赋》。
卢照邻赋诗赠益府群官,抒羁旅思归之思。
杜审言、高瑾等五十四人登宋守节榜进士第。
元兢撰《古今诗人秀句》成。
思敬《诗人秀句》二卷。
史德义被征入洛,旋称疾归,公卿赋诗送之,德义亦以诗留赠。
郊郭廛市,号为逸人。
杨炯作《从军行》等边塞乐府诗。
吴兢(670—649)生。
乙巳,高宗幸东都。
王勃在成都,作上巳诗并序;旋至九陇县,作《春思赋》。
卢照邻赋诗寄赠九陇县令柳太易,旋因秩满解新都尉职。
李善坐贺兰敏之案,由泾城令配流姚州。
王勃在长安,作《为霍王祭徐王文》。
骆宾王仍在塞外戍边。
卢照邻离蜀还京,行前赋诗留别。
诏求明达礼乐之士。
义净自番禺行船往印度求经。
初至番禺,得同志数十人,将及登舶,余皆退罢。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赴吏部参选,裴行俭以“华而不实”、“浮躁浅露”目之。
苏味道赴吏部选,裴行俭甚赏识之。
王勃上书裴行俭,论诗赋选士之不足取。
崔湜(67l—713)生。
骆宾王在姚州军中,作诗文多篇。
壬午,许敬宗(592—672)卒,年八十一。
骆宾王自姚州返长安。
高宗自东都还长安。
高宗为飞白书以赐郝处俊等人。
徐齐聃(629—672)卒,年四十三。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