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王勃上书裴行俭,论诗赋选士之不足取。

输入历史事件:

王勃上书裴行俭,论诗赋选士之不足取。

公元671年 冬
王勃上书裴行俭,论诗赋选士之不足取。

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启》:“殊恩屡及,严命频加。责光耀于昏冥,课宫商于寂寞。……今者接君侯者三矣,承招延者再矣,抑亦可以言乎。夫文章之道,自古称难。圣人以开物成务,君子以立言见志。遗雅背训,孟子不为;劝百讽一,扬雄所耻。苟非可以甄明大义,矫正末流,俗化资以兴衰,国家由其轻重,古人未尝留心也。自微言既绝,斯文不振,屈、宋导浇源于前,枚、马张淫风于后。谈人主者,以宫室苑囿为雄;叙名流者,以沈酗骄奢为达。故魏文用之而中国衰,宋武贵之而江东乱。虽沈、谢争骛,适先兆齐、梁之危;徐、庾并驰,不能止周、陈之祸。于是识其道者,卷舌而不言;明其弊者,拂衣而径逝。《潜夫》昌言之论,作之而有逆于时;周公、孔氏之教,存之而不行于代。天下之文,靡不坏矣。……君侯受朝廷之寄,掌镕范之权,至于舞咏浇淳,好尚邪正,宜深以为念也。伏见铨擢之次,每以诗赋为先,诚恐君侯器人于翰墨之间,求才于简牍之际,果未足以采取英秀、斟酌高贤者也。……尝著文章,非敢自媒,聊以恭命。谨录《古君臣赞》十篇并序,虽不足尘高识之门,亦可以见小人之志也。”裴侍郎谓裴行俭,此启之献亦当本年冬。 149


徐陵在齐,作书于仆射杨遵彦。
李昶为西魏宇文泰御史中尉。
柳虬迁中书侍郎,修起居注,作《文质论》。
北周诏高僧法常入内讲《涅槃经》,拜内国师。
梁简文帝萧纲被害。
王僧辩令沈炯制劝进表,其文甚工。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考证庾肩吾卒于本年前后[1]。
[1]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1页。
西魏文帝元宝炬卒,废帝元钦立。
杜弼与邢劭从齐文宣帝游东山,共论名理,邢劭主神灭之说,杜弼驳之。
魏收奉北齐文宣帝诏,撰魏史。
郑述祖迁太子少师、仪同三司、兖州刺史。
文宣帝令祖珽直中书省,掌诏诰。
李广(?—551)卒。
李昶赐姓宇文,加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王僧辩众军发自寻阳,往平侯景乱。
夫剥极生灾,乃及龙战,师贞终吉,方制獖豕。
贼臣侯景,匈奴叛臣,鸣镝余噍。
外监陈莹之至,伏承先帝登遐,宫车晏驾。
幕府据有上流,实惟分陕,投袂荷戈,志在毕命。
今遣使持节、大都督、征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尚书令、长宁县开国侯王僧辩率众十万,直扫金陵。
王僧辩等平侯景,传其首于江陵。
徐陵等奉表劝进。
萧绎即皇帝位于江陵。
梁元帝征谢嘏为五兵尚书,辞以道阻,转授智武将军。
梁元帝敕周弘正雠校秘书图籍。
徐陵被北朝拘留不遣,乃致书于仆射相遵彦,遵彦竟不报书。
梁元帝召徐陵长子徐俭为尚书金部郎中。
张正见长五言诗,梁元帝拜为通直散骑侍郎。
西魏薛寘幼览篇籍,好属文,是年领著作佐郎,修国史。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