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思敬《诗人秀句》二卷。

输入历史事件:

思敬《诗人秀句》二卷。

公元670年 本年
思敬《诗人秀句》二卷。

”又:“元兢《古今诗人秀句》二卷。”按思敬当为元兢之字,新《志》所列两书当为一书。又《古今诗人秀句》已佚,文镜秘府论南卷“集论”录文一节,经铃木虎雄、王利器考订,即元兢《古今诗人秀句》序,见王所撰《文镜秘府论校注》。序云:“晚代铨文者多矣。至如梁昭明太子萧统刘孝绰等,撰集文选,自谓毕乎天地,悬诸日月。然于取舍,非无舛谬。方因秀句,且以五言论之。至如王中书‘霜气下孟津’,及‘游禽暮知返’,前篇则使气飞动,后篇则缘情宛密,可谓五言之警策,六义之眉首。弃而不纪,未见其得。及乎徐陵《玉台》,僻而不雅;丘迟《钞集》,略而无当。此乃详择全文,勒成一部者,比夫秀句,措意异焉。似秀句者,抑有其例。皇朝学士褚亮,贞观中,奉敕与诸学士《古文章巧言语》,以为一卷。至如王粲《霸岸》陆机《尸乡》潘岳《悼亡》,徐幹《室思》,并有巧句,互称奇作,咸所不录。他皆效此。诸如此类,难以胜言。借如谢吏部《冬序羁怀》,褚乃选其‘风草不留霜,冰池共明月’,遗其‘寒灯耻宵梦,清镜悲晓发’。若悟此旨,而言于文,每思‘寒灯耻宵梦’,令人中夜安寝,不觉惊魂;若见‘清镜悲晓发’,每暑月郁陶,不觉霜飞人鬓。而乃舍此取彼,而何不通之甚哉!褚公文章之士也,虽未连衡两谢,实所结驷二虞,岂于此篇,咫步千里?良以箕毕殊好,风雨异宜者耳。余以龙朔元年,为周王府参军,与文学刘棉之、典签范履冰,音东阁已建,期竟撰成此录。王家书既多缺,私室集更难求,所以遂历十年,未终两卷。今剪《芳林要览》,讨论诸集,人欲天从,果谐宿志。常与诸学士览小谢诗,见《和宋记室省中》,诠其秀句,诸人咸以谢‘行树澄远阴,云霞成异色’为最。余曰:诸君之议非也。何则?‘行树澄远阴,云霞成异色’,诚为得矣,抑绝唱也。夫夕望者,莫不镕想烟霞,炼情林岫,然后畅其清调,发以绮词,俯行路之远阴,瞰云霞之异色,中人以下,偶可得之;但未若‘落日飞鸟还,忧来不可极’之妙者也。观夫‘落日飞鸟还,忧来不可极’,谓扪心罕属,而举目增思,结意惟人,而缘情寄鸟,落日低照,即随望断,暮禽还集,则忧共飞来。美哉玄晖,何思之若是也!诸君所言,窃所未取。于是咸服,恣余所详。余于是以情绪为先,直置为本,以物色留后,绮错为末;助之以质气,润之以流华,穷之以形似,开之以振跃。或事理俱惬,词调双举,有一于此,罔或孑遗。时历十代,人将四百,自古诗为始,至上官仪为终。刊定已详,缮写斯毕,实欲传之好事,冀得知音,若斯而已,若斯而已矣。”据序中“余以龙朔元年”、 “遂历十年”等句,知书当成于本年。元兢又有《诗髓脑》一卷,见《日本国见在书目》,当即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之《宋约诗格》(《宋秘书省四库阙书目》《沈约诗格》,是)。该书已佚,佚文散见文镜秘府论,今人张伯伟有辑本,见其所撰《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张氏缉本“解题”有云:“《诗髓脑》内容,目前可考者为‘调声’、‘对属’及‘文病’三部分,反映出古诗向律诗过渡阶段之理论总结。‘调声’为律诗之基本条件,其中亦引元氏己作为例;‘对属’则显然比上官仪之说宽泛;‘声病’则在沈约‘八病’基础上,又提出新‘八病’,其重点不在声律,而在字义。”可见全书之大旨。《诗脑髓》之写定亦当在龙朔元年至本年之间,附记于此。


十五日,吴育卒,55岁。
著有:《吴育集》五十卷(欧阳修《吴公墓志铭》)。
丙午(七日),吏部尚书、平章事文彦博罢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
庚戌(十一日),翰林学士欧阳修兼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
癸酉(五日),福州进士周希孟为国子监四门助教、本州州学教授,以知州蔡襄言其文行为乡里所推也。
二十一日,王尧臣卒,56岁。
十五日,陈世修辑冯延巳《阳春集》并序。
《阳春集》,一卷,收录冯延巳词一百二十首。
南唐相国冯公延巳,乃余外舍祖也。
南唐起于江左,祖尚声律。
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著录:尤袤《遂初堂书目•乐曲类》、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歌词类》。
版本:正统吴讷《唐宋明贤百家词》抄本、康熙二十八年侯文灿《十名家词集》刻本、康熙萧江声抄本、光绪十五年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刻本、赵辑宁星凤阁抄本。
甲子(二十七日),提点江南东路刑狱、祠部员外郎王安石为度支判官。
眼前有如许看不过事,胸中有如许遏不住话,滚滚万言,慷慨恣睢,固不可以相业之狼狈而议及上书之忠切。
欧、苏诸公上书,多条陈数事,其体出于贾谊《陈政事疏》。
五日,苏洵召试舍人院,苏洵称病不赴。
癸酉(六日),命翰林学士韩绛、谏官陈旭、御史吕景初同三司详定省减冗费。
先是,朝议以科举既数,则高第之人倍众,其擢任恩典,宜损于故,诏中书门下裁之。
李觏除通州海门主簿、太学说书。
蔡卞(1058—1117)生。
陈恬(1058—1131)生。
本年重要作品:。
文:欧阳修《浮槎山水记》、欧阳修《祭吴尚书文》、苏洵《木假山记》、苏洵《上皇帝书》、曾巩《洪州新建县厅壁记》、曾巩《思政堂记》、曾巩《代人祭李白文》、王安石《与刘原父书》、王安石《城陂院兴造记》、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
诗:欧阳修《谢观文王尚书惠西京牡丹》、欧阳修《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欧阳修《送公期得假归绛》、欧阳修《送宋次道学士敏求赴太平州》、欧阳修《送朱职方表臣提举运盐》、欧阳修《尝新茶呈圣俞》、欧阳修《乐郊诗》、欧阳修《洗儿歌》、欧阳修《送沈学士康知常州》、欧阳修《圣俞在南省监印进士试卷有兀然独坐之叹因思去岁同在礼闱慨然有感兼简子华景仁》、欧阳修《琴高鱼》、梅尧臣《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梅尧臣《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道皆为异物独公与余二人在因作五言以续之》、梅尧臣《苏明允木山》、梅尧臣《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梅尧臣《送祖择之学士北使》、梅尧臣《依韵答永叔洗儿歌》、梅尧臣《送次道学士知太平州因寄曾子固》、苏洵《答二任》、曾巩《谒李白墓》、王安石《送沈康知常州》、《王召归》、张先《冬日郡斋书事》。
十一日,以翰林学士胡宿权知贡举,翰林侍读学士吕溱、知制诰刘敞并权同知贡举,合格奏名进士刘挚已下二百人。
太子中允、天章阁侍讲、管勾太学胡瑗病不能朝。
己酉(十四日),祠部郎中、崇文院检讨官吕公著为天章阁侍讲。
丁卯(二日),授陈执中司徒、岐国公致仕。
戊辰(三日),欧阳修免知开封府,转给事中、同提举在京诸司库务。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