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二十二日,朱熹作《诗集传序》。

输入历史事件:

二十二日,朱熹作《诗集传序》。

公元1177年 十月
二十二日,朱熹《诗集传序》

序云:“或有问于余曰:‘诗何谓而作也?’余应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乙’曰:‘然则其所以教者,何也?’曰:‘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人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唯圣人在上,则其所感者无不正,而其言皆足以为教;其或感之之杂,而所发不能无可择者,则上之人必思所以自反,而因有以劝惩之,是亦所以为教也。昔周盛时,上自郊庙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于正者。圣人固已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至于列国之诗,则天子巡守,亦必陈而观之,以行黜陟之典。降自昭、穆而后,浸以陵夷,至于东迁,而遂废不讲矣。孔子生于其时,既不得位,无以行帝王劝惩黜陟之政,于是特举其籍而讨论之,取其重复,正其纷乱,而其善之不足以为法、恶之不足以为戒者,则亦刊而去之,以从简约,示久远,使夫学者即是而有以考其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焉。是以其政虽不足行于一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诗之所以为教者然也。’曰:‘然则《国风》《雅》《颂》之体,其不同若是,何也?’曰:‘吾闻之,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唯《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词,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固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至于《雅》之变者,亦皆一时贤人君子闵时病俗之所为,而圣人取之。其忠厚恻怛之心,陈善闭邪之意,犹非后世能言之士所能及之。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曰:‘然则其学之也,当奈何?:曰:‘本之《二南》以求其端,参之列国以尽其变,正之于《雅》以大其规,和之于《颂》以要其止,此学《诗》之大旨也。于是乎章句以纲之,训诂以纪之,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察之情性隐微之间,审之言行枢机之始,则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之道,其亦不待他求而得之于此矣。’问者唯唯而退,余时方辑《诗传》,因悉次是语,以冠其篇云。淳熙四年丁酉冬十月戊子,新安朱熹书。”


对《史记·韩世家》所记聂政与韩严之事也有不同看法。
李悝卒于本年后。
墨子止楚鲁阳文君伐郑在本年或稍前。
与墨子对话之“鲁阳文君”,或以为是司马子期之子公孙宽,其封地在鲁阳。
据《墨子·鲁问》,墨子与鲁阳文君论伐郑,在“郑人三世杀其父”之后。
卫鞅本年前后生于卫,本名公孙鞅,世称“卫鞅”,号“商君”,史称商鞅。
卫鞍遭车裂在前338年。
《史记·商君列传》:“商君者,卫之诸庶蘖公子也。
江乙本年前后生于魏,又作江一、江尹、江已。
孟子本年前后生于邹,字子车,或曰子舆、子居。
又元中叶程复心编《孟子年谱》载:“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鲁共公五年己酉四月二十,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鲁文公六年壬申正月十五日。
孟子名柯,见于《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尽心下》。
孙膑本年前后生于齐。
据《史记·孙吴列传》孙膑与齐威王谈兵法,银雀山西汉墓出土《孙膑兵法》残简,亦有孙膑与齐威王、田忌对话。
孙膑里籍,《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以为“膑生阿、鄄之间”。
淳于髡本年前后生于齐。
吴起因为王错的排挤,由魏至楚,任宛守。
楚悼王任吴起为令尹。
墨子卒于本年或稍前。
《墨子》所涉最晚事在《亲士》与《非乐》。
《汉书·艺文志》“墨家”类著录“《墨子》七十一篇”。
《经上、下》、《经说上、下》为墨家学者解说墨经之作,不出于一人一时,成书在战国后期。
《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迎敌祠》、《旗帜》、《号令》、《杂守》十一篇,清代苏时学《墨子刊误》卷二《号令第十七》云:“此盖出于商鞅辈所为,而世之为墨学者,取以益其书也。
儒家董无心与墨子弟子缠子有辩难,著《董子》。
河南长台关竹简《墨子》佚篇作于本年前后。
《墨子》佚文在长台关发现,与墨学的流传有关。
列子卒于本年前后。
《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列子》八篇”。
当年柳宗元《辨列子》怀疑其有伪作,同时又认为“《杨朱》、《力命》,疑其杨子书”。
《列子》之书,经东、西汉年间战乱尤其是汉末长期战乱,有散佚缺失。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