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淳于髡本年前后生于齐。

输入历史事件:

淳于髡本年前后生于齐。

公元-385年 月份不详
淳于本年前后生于齐。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淳于,齐人也。博闻强记,学无所主。其谏说,慕晏婴之为人也,然而承意观色为务。”虽先秦典籍及后代如汉书·艺文志》等史籍均不载其著述,但淳于为“稷下”诸子之一,又为战国一名士。其人“滑稽多辨”(史记·滑稽列传》),为战国诸子中以滑稽闻名于世者,其与当时许多士人有来往。由淳于的活动,可以看出战国诸子交往活动情况。诸子文学,有许多即在诸子间诘难、论辩中产生。先秦诸子,首先是思想家,但也是文学家。史记·滑稽列传》:“淳于凳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辨,数使诸侯,未尝屈辱。”此段记载中的“赘婿”,《滑稽列传》《索隐》释云:“女之夫也,比于子,如人疣赘,是余剩之物也。”汉书·贾谊传》云:“商君遗礼义,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出作赘婿也。”师古曰:“谓之赘婿者,言其不当出在妻家,亦犹人身体之有肌赘,非应所有也。一说,赘,质也,家贫无有聘财,以身为质也。”汉书·严助传》:“间者,数年岁比不登,民代卖爵赘子以接衣食。”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淮南俗卖子与人作奴婢,名为赘子,三年不能赎,遂为奴婢。”颜师古解释为:“赘,质也。一说,云赘子者,谓令子出就妇家为赘婿耳。”这些情况说明,淳于或因家贫为人“赘婿”,或因家贫为人奴。钱穆《先秦诸子系年·附淳于髡为人家奴考》引钱大听云:“‘赘而不赎,主家以女匹之,则谓之赘婿。’朱骏声亦同此说。余谓赘婿者,主家以女奴相配,其实奴也,非其婿也。”照此看来,则地位连“赘婿”都不如。淳于虽有如此卑贱身世,但在齐威王初年时,已显名“稷下”,身在朝廷,以斋语劝威王。文心雕龙·谐斋》曰:“昔齐威酣乐,而淳于说‘甘酒。’”淳于不仅身在朝廷,且在“国人莫敢谏”情况下,敢以“讔”面说威王,可见为其所重。吕氏春秋·雍塞》载:“齐王欲以淳于太子,凳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淳于生卒年,因史料阙如,难确考。他历经齐威、宣两朝。若在宣王朝,年事已高。年龄、学识均不算“少者”,故此“齐王”应为威王。以威王欲以淳于太子傅,其又以“少者”辞之可知,此事应在齐威王即位后不久。史记·田完世家》新序·杂事》又载,邹忌在齐威王初年为相后,淳于曾去诘难。而邹忌以相位之尊,“谨受教”于淳于,足见其名气之大。淳于之所以能在威王初年时已有声誉,是因“齐人颂曰‘炙毂过髡’”的“善说”。在“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的战国时代,士人有“士贵耳,王者不贵”的自我人格觉悟,并可以做到“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统治者意识到“得士则昌,失士则亡”而“养士”,对士“尊宠之”。士可由一介寒士位至卿相。因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士”人最为扬眉吐气的一个时代。“辩士”受统治者重视,成为当时风气和时尚。淳于在威王初年时,不仅已身居朝廷,还为齐“诸侯主客”。史记·滑稽列传》载:“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之赵请救兵。……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威王大说,……以髡为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尝在侧。”齐“诸侯主客”职事,史记《正义》:“今鸿胪卿也。”“鸿胪卿”,唐杜佑通典卷二十六:“周官大行人,掌大宾客之礼。……汉改为鸿胪。”宋郑樵通志沿用此说。明董说七国考卷一在“诸侯主客”下加按语云:“周礼有掌四方宾客,主即掌也。”缪文远《战国制度通考》以为“诸侯主客为接待四方宾客之官”。看来,淳于不仅在齐宗室置酒时在场,在朝廷还负责对外接待诸侯来宾。由上述情况看,淳于在齐威王初年三十岁上下。上推其生年,应在前385年前后。孟子·离娄上》《告子下》载有孟子淳于对话。故焦循《孟子正义》卷十五引周广业《孟子出处时地考》云:“……威王八年,使之赵,请救兵。至与孟子相见,年当耆老,而称孟子为‘夫子’,自称曰‘髡’,知年相若也。”


丁卯,金人邀上皇出城,诣军前。
金人逼帝及上皇易服,李若水抱帝哭,诋金人为狗辈。
金人又逼上皇召皇后、太子,孙傅留太子不遣。
若水在金营旬日,粘没喝召问立异姓状,若水骂之。
三月丁卯朔,帝在青城。
夏四月庚申朔,金人以二帝及太妃、太子、宗戚三千人北去。
上皇离青城,顶青毡笠,乘马,后有监军随之。
初,张叔夜闻金人议立异姓,谓孙傅曰:“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金人以太上皇及帝以素服见阿骨打庙,遂见金主于乾元殿。
[思齐按:以上俱为原文,因文章长而段落多,故未于首尾两端加引号。
《宋史》卷二二《徽宗本纪赞》:“迹徽宗失国之由,非若晋惠之愚、孙皓之暴,亦非有曹、马之篡夺,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
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三:“徽宗万机之暇,惟好书画,兴学校艺,如取士法。
张宁《宋徽宗诗画跋》:“徽宗优于翰墨,其所画多山林物致,与此卷类,诗亦殊有荒闲衰谢之思,岂心画所形,遂成诗画谶哉!人君一日万机,而能游心文艺,过于声色淫巧远矣,第不如明良之歌、山龙之绘为更重大耳。
爱新觉罗弘历《宋徽宗》:“多能无不精,君道失之深。
《宋稗类钞》卷二:“徽宗登极之初,皇嗣未广。
《宋史》卷二三《宋钦宗本纪赞》:“帝在东宫,不见失德。
李纲《渊圣皇帝东宫赐詹事李诗御书跋尾》:“渊圣皇帝毓德东宫,十有一年,仁孝恭俭,敷文四方,平居无所嗜好。
楼钥《恭题钦宗御画十八学士图》:“呜呼,钦宗游戏翰墨而为此,固为万世法。
王夫之《宋论》卷八《徽宗》一:“徽宗之初政,灿然可观,韩忠彦为之,而非韩忠彦之能为之也。
王夫之《宋论》卷九《钦宗》一:“靖康之祸,则王安石变法以进小人,实为其本。
关于江西诗派,陆九渊《陆象山全集》卷七《与程帅》写道:“伏蒙宠贶《江西诗派》一部二十家,异时所欲寻绎而不能致者,一旦充室盈几,应接不暇,名章杰句,焜耀心目,执事之赐,伟哉!诗亦尚矣,原于《庚歌》,委于《风》《雅》,《风》《雅》之变,壅而溢焉者也。
关于二陈,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五写道:“二陈五言古皆学杜,所得惟粗强耳,其沉郁雄丽处,顿自绝尘。
关于三洪(四洪)兄弟,黄庭坚《洪氏四甥字序》写道:“洪氏四甥,其治经皆承祖母文城君讲授。
关于二林兄弟(林敏功、林敏修),《江西诗派小序•二林》写道:“二林诗极少,曾端伯作《高隐小传》,云有诗文百二十卷,今所存十五一二。
关于三僧(饶节、祖可、善权),《江西诗派小序•三僧》写道:“三僧中,如璧诗轻快似谢无逸,亦欠工。
关于二谢兄弟(谢逸、谢薖),陈师道《送黄生兼寄二谢二首》之二写道:“城西梁谢俱能文,穰丞精悍吾所闻。
关于二潘,张耒《柯山集》卷十八《潘大临文集序》写道:“士有闻道于达者,一会其意,涣然不疑,师其道,治其言,终身守之而不变,甚者或因是以取谤骂悔吝,而不悔其心,视世之乐无足以易之者,亦可谓有志之狷士矣。
关于陈与义,葛胜仲《陈去非诗集序》写道:“世言诗能穷人。
关于徽宗皇帝,《纲鉴易知录》卷七四写道:“徽宗皇帝,名佶,神宗第十一子。
范纯仁(1027—1101)卒。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