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列子》八篇”。

输入历史事件:

《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列子》八篇”。

公元-375年 月份不详
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列子八篇”。

自注:“先庄子庄子称之。”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同。首次对列子进行整理者为刘向,其后为东晋张湛。自柳宗元《辨列子》以来,学者们多怀疑其书伪。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七《观列子偶书》高似孙子略、叶大庆考古质疑等均以为此书为杂抄他书,“特出于后人会萃而成之耳”。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姚鼐《惜抱轩文后集》卷二《跋列子》等,则将其视为晋人依托。到近代,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列子为例,云:“有一种书完全是假的,其毛病更大,学术源流都给弄乱了。”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云:“盖列子书出晚而亡早,故不甚称于作者。魏晋以来,好事之徒,聚敛管子《晏子》论语山海经墨子《尸佼》《韩非》吕氏春秋韩诗外传《淮南》说苑新序新论之言,附益晚说,成此八篇。假为向序以见重。”刘汝霖《周秦诸子考》、吕思勉《经子解题》、顾颉刚《<古今伪书考>跋》等均以为伪。20世纪50年代,杨伯峻《从汉语史的角度来鉴定中国古籍写作年代的一个实例—列子着述年代考》根据用语、语法、习惯词义考辨后,得出结论:“列子托名为先秦古籍,却找出了不少汉以后的词汇,甚至是魏晋以后的词汇,这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列子集释附)20世纪6O年代初期,“英国汉学家葛尔汉(A.C.Graham)也观察了书中‘吾’、‘弗’、‘亡’、‘都’及‘焉’等的用法,并与其他古籍比较,结论是本书晚出。”(转引自郑良树《诸子着作年代考·<列子>成书时代研究管窥》,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马叙伦《列子伪书考》引日本学者武义内雄《列子冤词》云:“向《序》非伪,列子八篇非御寇之手,且多经后人删改,然大体上尚存向校定时面目,非王弼之徒所伪作。姚氏以郑缪公之误,断为《序》非向作,因一字之误,而疑《序》之全体,颇不合理。况由后人之伪写,抑由向自误,尚未可知。”(列子集释附录)20世纪8O年代,刘禾发表了《从语言的运用上看列子是伪书的补证》一文,其中讨论了“朕”、“吾”、“弗”等词义及构词,认为:“它虽托名曰先秦古籍,而书中却出现了不少汉以后的语汇及与先秦语言规律不合的用法。”(《东北师大学报》1980年第3期)从汉语史角度分析古文献,方法科学。但对杨、刘之说,陈广忠《从古词语看列子非伪》予以反驳(《道家文化研究》第十辑)。


潘豫之刊行欧大任(1516—1595)《雍馆集》,集有皇甫汸序。
王世贞为郑若庸(1489一1577)《类隽》作序。
皇甫汸作《皇甫司勋集自序》,述其诗学发展历程甚详。
朱多煃为欧大任《思玄堂集》作序。
徐渭作《万历二年,翰林院中白燕双乳,辅臣以献进两宫,并赏殊瑞,闻而赋之》诗。
罗珏《地理总括》刊行。
邹元标(1551—1624)从胡直游,是为“闻道”之始。
周天球(1514—1595)再入北京。
礼部尚书陆树声(1509—1605)得请致仕。
丁士美任吏部右侍郎。
柯维骐(1497—1574)卒。
陆师道(1511—1574)卒。
钱德洪(1496—1574)卒。
曹学佺(1574—1646)生。
李维桢由翰林院修撰出为陕西左参议。
张九一亦于今年起补凉州参议。
王世贞任郧阳巡抚。
欧大任(1516一1595)由南康府教授升国子监助教,与沈懋学、王世懋、邢侗等交往颇密。
欧大任南归服丧期间,成《南翥集》,本月由张鸣凤作序。
顾存仁、范惟一等为皇甫汸(1498—1582)《皇甫司勋集》作序。
沈懋学为梅鼎祚《游白岳诗》作引。
窦宝泉重刊卢柟(?一1559)遗著《蠛蠓集》,穆文熙作《重刻蠛蠓集引》。
皇甫汸作《皇明文范序》。
周诗为归有光《归先生文集》作小引。
谢榛(1495一1575)卒。
张献翼诗文集《文起堂集》成书,属徐繗作序。
朱胤梢有感于宣大修边,死于劳役之民甚多,作《七哀诗》。
张燕翼(1543一1575)卒。
茅维(1575一)生。
王世贞编定其诗文集《弇州四部稿》,次年刊行。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