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武力统一

输入历史事件:

武力统一

北洋军阀吞并异己,实现统一的传统政策。袁世凯、段祺瑞都曾推行过这个政策。直系军阀吴佩孚在和皖系军阀段祺瑞争斗时,一再谴责“武力统一”,主张南北和谈,实现“和平统一”。但当他夺得北京政权以后,依然推行“武力统一”政策。1923年3月,吴佩孚在洛阳召开军事会议,公开提出“武力统一”的主张。他一面准备对东北的张作霖作战;一面把势力伸向南方,勾结粤军陈炯明反对孙中山,并策动孙传芳等军阀攻占福建、广东等地。各省军阀为了自保则大唱“省自治”或“联省自治”,抵制“武力统一”。吴佩孚的武力统一政策,终因军阀之间矛盾重重到处碰壁而未能实现。


【检索武力统一 ==>】 古籍全文检索:武力统一     全站站内检索:武力统一


吴文英在苏州。
真德秀(1178一1235)卒,年五十八。
德秀以学术、政事、文章享名当时,与魏了翁并称“真魏”。
真德秀卒后,刘克庄有《祭真西山文》。
乔行简兼参知政事。
郑清之为特进、左丞相兼枢密使。
赐进士吴叔告以下四百五十四人及第、出身有差。
刘祁撰《归潜志》成,自叙云:“余生八年去乡里,从祖父游宦于大河之南。
魏了翁在礼部尚书任,上十事,不报。
曾从龙为枢密使、督视江淮军马。
魏了翁兼督江淮军马。
吴潜为枢密都承旨、督府参谋官。
曾从龙(1175—1235)卒,年六十一。
姚镛自编《雪篷稿》成。
张端义应诏三次上书,坐妄言,韶州安置。
刘克庄为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
度正(1166一1235)卒,年七十。
卢挚(1235一约1314以后)生。
吴文英在苏州,作词《探芳信》(暖风定)。
吴泳以起居郎上疏论淮、蜀、京、襄捍御十事,不报。
魏了翁依旧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诏其速赴阙。
赵以夫以左曹郎官上备边十策。
魏了翁乞归田里,诏不允,以资政殿学士知潭州。
赵葵为华文阁直学士、淮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扬州。
姚镛诠次《石屏第四稿》下卷成。
洪咨夔(1176—1236)卒,年六十一。
《平斋文集》三十二卷,以经筵进讲及制诰之文居多,不录奏疏,诗歌、杂著仅十之三。
咨夔之卒,刘克庄有《内翰洪公舜俞哀诗》。
蒙古耶律楚材请立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编集经史,召儒士梁陟为长官,以王万庆、赵著为副。
左丞相兼枢密使郑清之罢为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兼侍读;右丞相兼枢密使乔行简罢为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兼侍读。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