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素王作,及门之徒,颜氏八人焉,斯已盛矣。

输入历史事件:

素王作,及门之徒,颜氏八人焉,斯已盛矣。

公元591年 本年
素王作,及门之徒,颜氏八人焉,斯已盛矣。

其后历晋、宋、隋、唐千余年,名人硕士,垂声实载籍者,固不可胜数;北齐颜之推,其著者也。……侍郎博雅闳达,为六朝人望,所著书甚众,其逸或不传,顾独有《家训》二十篇。……夫其言阃以内,原本忠义,章叙内则,是敦伦之矩也;其上下今古,综罗文艺,类辨而不华,是博物之规也;其论涉世大指,曲而不诎,廉而不刿,有《大易》《老子》之道焉,是保身之诠也;其撮南北风土,俊俗具陈,是考世之资也。统之,有关于世教,其粹者考诸圣人不缪,儒先之慕用其言,岂虚哉?然予尝窃怪侍郎,当其时,大江以南,踵晋、宋遗风,学士大夫,操盈尺之简,日夜雕画其中,穷极绮丽,即有谈说先王,则裂眦扼腕,塞耳而不愿闻。江以北,故胡也,民控弦椎髻,王公大人,拥毡裘饮酪者居什五;即士流名裔,且将裂冠而从之。此何时也!侍郎故游江南,已又栖迟关、洛之间,乃能不没溺于俗,而秉礼树风,以准绳矩矱,修之于家,不陨先世之声问,岂不超然风气之外者哉?然余窃又以悲其不遇焉。以彼其材,毋论得游圣人之门,藉令遭统一之主,深谋朝廷,矩范当世,即汉世诸儒,何多让焉。然而播越戎马,羁旅秦、吴,朝绾一绂,夕更一绶,其志何悲也!……昔虞卿去赵,困于梁,不得意,乃著书以自见。故虞卿非羁旅,其言不传。侍郎倘亦其指与?抑以察察之迹,而浮游世之汶汶,固将有三闾大夫之愤而莫之宣耶!恨不见其全书,使其志沏没而不章,窃又以悲其不传也。侍郎子若孙,则思鲁、师古,并以文雅著名;其后真卿、呆卿兄弟,大节皎皎如日星,至今在人耳,斯又圣贤之泽也。然谓非垂训之力,乌呼可哉?”(同上)黄叔琳《颜氏家训节钞序》:“人之爱其子孙也,何所不至哉!爱之深,故虑焉而周;虑之周,故语焉而详。详于口者,听过而忘,又不如详于书者,足以垂世而行远,此《家训》所为作也。然历观古人诏其后嗣之语,往往未满人意。叔夜《家诫》,骫骳逢时,已绝巨源交,而又幸其子之不孤;渊明《责子》,付之天理,但以杯中物遣之;王僧虔虑其子不晓言家口食;徐勉屑屑以田园为念;杜子美云‘诗是吾家事’,‘熟精文选理’,其末已甚;即卓荦如韩退之,亦惟以公相潭府之荣盛,利诱其子,而未及于道义。彼数贤者,岂虑之不周,语之不详哉?识有所不足,而爱有所偏狥故也。余观颜氏家训廿篇,可谓度越数贤者矣。其谊正,其意备。其为言也,近而不俚,切而不激。自比于傅婢寡妻,而心苦言甘,足令顽秀并遵,贤愚共晓。宜其孙曾数传,节义文章,武功吏治,绳绳继起,而无负斯训也。惟《归心》篇阐扬佛乘,流人异端;《书证》篇、《音辞》篇,义琐文繁,有资小学,无关大体;他若古今风习不同,在当日言之,则切近于事情,由今日视之,为闲谈而无当。不揣谫陋,重加决择,薙其冗杂,掇其菁英,布之家塾,用启童蒙。”(同上)四库提要卷一一七:“颜氏家训二卷。旧本题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陈振孙《书录解题》云:‘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然李翱所称《太公家教》虽属伪书,至杜预《家诫》之类,则在前久矣。特之推所撰,卷帙较多耳。晁公武《读书志》云:‘之推本梁人,所著凡二十篇,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以训子孙。’今观其书,大抵于世故人情深明利害,而能文之以经训。故《唐志》《宋志》俱列之儒家。然其中《归心》等篇,深明‘因果’,不出当时好佛之习。又兼论字画音训,并考正典故,品第文艺,曼衍旁涉,不专为一家之言。今特退之‘杂家’,从其类焉。又是书《隋志》不著录,《唐志》《宋志》俱作七卷。今


德宗宴群臣于曲江,有诗《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臣》。
韦夏卿在常州刺史任,修复独孤及所辟东山,并作《东山记》。
孟郊自汝州赴长安应试,途中有诗《汝坟蒙从弟楚村见赠时郊得入秦楚村适楚》。
欧阳詹往太原,有《咏德上太原李尚书》、《太原旅怀呈薛十八侍御齐十二奉礼》。
元稹约于本年与杨巨源交游,在长安,日课为诗,相唱和。
柳宗元居长安,服父丧。
李程、孟郊、冯审、张仲方、崔偃、崔炼、湛贲、崔护、郑贲、乔弁等三十人登进士第。
孟郊及第后,作《登科后》及《擢第后东归书怀献座主吕侍郎》。
苻载由庐山往赴岭南,患热疾于虔州,游于刺史戎昱门下,作《寄南海王尚书书》。
韩愈受宣武军节度使董晋辟为节度推官,赴汴州。
欧阳詹在长安,中秋赏月于永崇里华阳观,作《玩月诗》。
李程、席夔、张仲方等登博学宏词科,试《被沙拣金赋》、《竹箭有筠》诗。
李翱自徐游汴,与韩愈订交。
蔡南史、独孤申叔作《义阳子》,德宗闻之,几欲废科举。
畅当约于此间授果州刺史。
于鹄约本年前后归山,有诗《山中寄樊仆射》。
戎昱在虔州刺史任,约本年前后卒。
皎然本年或稍后卒于湖州杼山寺。
元稹寓开元观,与吴士矩等唱和。
郑巨源、郭炯、陈诩、独孤申叔、宋迪、裴操、万俟造、高元裕等二十人登进士第。
吕温因其父吕渭知贡举,就“别头试”避嫌,故作诗《古兴》遣怀。
苻载赴襄阳。
韩愈在汴州宣武节度使董晋幕,作《送汴州监军俱文珍》。
欧阳詹游蜀,后返京,有诗《与林蕴同之蜀途次嘉陵江认得越鸟声呈林林亦闽中人也》、《蜀门与林蕴分路后屡有山川似闽中因寄林蕴蕴亦闽人也》、《蜀中将归留辞韩相公贯之》等。
独孤郁在长安,有《上权侍郎书》。
张建封自徐州入觐,献《朝天行》诗,朝臣权德舆等均有属和。
张籍因孟郊之荐,至汴州见韩愈。
刘禹锡父卒于扬州,葬于荥阳。
孟郊至汴州,依陆长源,有诗《新卜青罗幽居奉献陆大夫》。
李翱因屡试不第,作《感知己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