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于鹄约本年前后归山,有诗《山中寄樊仆射》。

输入历史事件:

于鹄约本年前后归山,有诗《山中寄樊仆射》。

公元796年 本年
于鹄约本年前后归山,有诗《山中寄樊仆射》

后行迹无考。全唐诗卷三一○编其诗一卷,《全唐诗逸》卷上补二句,《全唐诗补编•续补逸》卷四补一句。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其为“清奇雅正主”李益之入室。《唐诗品》:“鹄隐汉阳,多高人之意,故其诗能有景象。《山中访道》诸大篇,遂与松桧同幽,云霞混迹,不疑世外人作也。”唐才子传卷四:“有诗甚工,长短间作,时出度外,纵横放逸,而不陷于疏远,且多警策云。”吴礼部诗话引时天彝《唐百家诗选评》:“于鹄曹唐,仅如候虫之自鸣者耳。”《唐诗镜》卷三五:“于鹄气局浅狭,然语有实际。”《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说》:“五古气格沉雄,绝近岑嘉州,七言律亦轩爽,独五言近体则绝似原本于水部而窥其律格之秘者。”载酒园诗话又编:“读于鹄诗,惟恨其少。如《途中寄杨陟》……刻画无不形神俱似。至《题合溪干洞》曰‘仙人来往行无迹,石径春风长绿苔’,殆飘飘乎有凌云之气矣。‘秦女窥人不解羞……’,首二句即出王江宁‘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意。但见柳色而悔,此却出于旁观者之矜惜。然语意含蓄,较之‘自惭输厩吏,余暖在香韉’,可谓好色而不淫也。”《读雪山房唐诗序例》“七绝凡例”:“于鹄雍陶,名不甚著,而绝句颇多雅音。”【江南曲载酒园诗话又编:“摹写一段柔情,自是化工之笔。读此则前篇秦女仅有貌耳,深情大不如。”《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中唐七绝上”:“周珽曰:摹写不为古所役。又曰:私维暗祝,冥冥之中,当有默示者矣。诗人托意微而婉。”《唐诗笺注》:“一片心情只自知。曰‘偶向’、曰‘还随’,分明是勉强从事,却就赛神微露金钱一卜,妙极形容。”【公子行】《诗薮》外编卷四:“鹄中唐人,此作颇有古意,起结甚佳。元人‘万种闲愁’散套,全用此颔联。何氏《谈丛》称为第一,盖未见诗故。”《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中唐七律下”:“周敬曰:颇有古意,起结甚佳。中联豪放骄侈,状得出。陈继曰:形容公子景,横来竖去,语语真际。周珽曰:前四句言公子以早年膺宠,每藐视尊贵,凡游侠之地,快意之事,无所不至。后四句言其恣享富贵,而侈心并第士林,罗其胜景。词简而丽,意婉而彻,比刘希夷《公子行》篇虽长,似不多让。”小清华园诗谈卷下:“已是诗中外道。至于杂取地理人物之名,饤饾成篇,乃小巧游戏,非大方所尚。”【秦越人洞中吟】《唐诗归》钟惺评:“洞壑诗不难于幽奇,而难于浑沦。须有一片理气行于其间。”《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中唐五古下”:“周敬曰:实景实情,非身历不能尽状。此诗写洞中幽异入细,讽咏间自饶仙气矣。”


李颀分别赋诗送刘晏、皇甫曾。
杜佑父杜希望卒,岑参、王维有诗挽之。
孙逖(696—761)以风病改太子左庶子,后于上元中卒。
元结离家出游,作《闵荒诗》。
陆羽见异于竟陵太守李齐物,得其所授诗集。
灵澈(746?—816)生。
李邕(675—747)卒,年七十三。
李林甫遣使逼韦坚兄弟、李适之死,房琯被贬宜春太守。
诏征天下艺能之士,李林甫试以诗、赋、论,尽黜之,杜甫、元结亦在其列。
丁亥中,诏征天下士,人有一艺者,皆得诣京师就选。
元结作《二风诗》十篇。
李白、高适同游汴州,各有送友人诗。
包佶等二十三人登进士第,礼部侍郎李岩知贡举,试《罔两赋》,以“道德希夷仁美”为韵。
刘长卿举进士不第,有诗送人赴范阳安禄山幕,又赋诗送人擢第归觐。
岑参自长安游河朔,有诗纪行。
蔡希周(688—747)卒.年六十。
主得罪于朝,异时推毂居中者,第比皆罢。
独孤及在宋州,作序送友人姚旷等,时及与陈兼、贾至、高适等交好。
杜甫赋诗赠汝阳王李琎,又作《饮中八仙歌》。
岑参游至大梁,赋诗抒怀。
参吏部冬集铨选。
李颀在洛阳,游济渎,赋诗记之。
李白将离东鲁南游吴越,作《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
韦济为太原尹,制《先德诗》四章。
王维在库部员外郎任,与中书舍人苑咸赋诗赠答,咸为李林甫亲信。
司经校书、中书舍人,贬汉东郡司户参军,复起为舍人,永阳太守。
薛据登风雅古调科。
李颀在洛阳,赋诗送刘宴赴夏县令任。
元结与孟云卿订交。
张庭芳在信安郡博士任,注李峤《杂咏》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