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民壮

输入关键字:

民壮

明清一种经常性的地方杂役。由民间壮丁组成,故名。明初由官府选派,以补卫所军丁之不足。又称机兵。正统二年(1437)改为招募,由地方官率领,定期操练,事毕归农。弘治二年(1489)又改为按里派充,例应从一里内之丁、田多而殷实的民户内选派,但实际常非如此。嘉靖以后又改为向民户征银,由官招募。最初主要用以防守,后专供官府差遣,担任迎送、拘捕和传递文书等杂役。清代主要用于维护地方治安。直省各州县均以地方大小,额役经制民壮三十至五十名不等,负责保护仓库、协缉盗贼。地方官拣选民间壮丁,分派学习鸟枪、弓箭等军器,选尤壮者点充头目,不时练习。雍正时有民壮四万余人。


【检索民壮 ==>】 古籍全文检索:民壮     全站站内检索:民壮

王升
王介
王公
王凤
王文
王斗
王尹
王允
王玉
王古
王平
王旦
王田
王丘
王仪
王令
王立
王玄
王汉
王宁
王永
王尼
王弘
王圣
王台
王匡
王式
王戎
王吉
王巩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