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水龙骨

输入关键字:

水龙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龙骨

药材名称水龙骨

拼音Shuǐ Lónɡ Gǔ

别名石蚕、石豇豆、青石莲、青龙骨

来源蕨类水龙骨科水龙骨属植物水龙骨Polypodium nipponicum Mett.,以根状茎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苦,凉。

功能主治解毒退热,祛风利湿,止咳止痛。用于小儿高热,咳嗽气喘,急性结膜炎,尿路感染,风湿关节痛,牙痛;外用治荨麻疹,疮疖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水龙骨

药材名称水龙骨

拼音Shuǐ Lónɡ Gǔ

别名石蚕(《纲目拾遗》),石蚕、铁打粗(《中国药植志》),青竹标、岩鸡尾、人头发(《贵州民间药物》),倒水莲、青莲、骨碎补、石倒水莲、青倒水莲(《广西药植名录》),骟鸡尾、青豆梗(《贵州草药》),青龙骨、绿脚代骨丹(《江西草药》),拐枣金钗、石龙(《陕西中草药》),青石蚕(《浙江民间草药》),石豇豆、青石莲(《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水龙骨根茎。全年可采。采得后除去须根及叶片,切段,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状茎肉质,细棒状,横走弯曲分歧,鲜时青绿色,干后变为黑褐色,表面光滑或被鳞片,并常被白粉;鳞片通常疏生在叶柄基部或根状茎的幼嫩部,易脱落,深褐色,卵状披针形而先端狭长,网脉较粗而显着,网眼透明。叶疏生,直立;叶柄长3~8厘米,鲜时带绿色,干后变为淡褐色,表面光滑无毛,但散有褐色细点,基部呈关节状;叶片羽状深裂,羽片14~24对,线状矩圆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钝形或短尖,全缘,基部一对羽片通常较短而稍下向,纸质,两面密被褐色短绒毛,叶脉除中肋及主脉外不明显。孢子囊群圆形,位于主脉附近,无囊群盖,孢子囊多数,金黄色。

生境分部生于阴湿岩石上或树干上。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地。

性状干燥的根茎,呈细棒状,稍弯曲,有分歧,肉质。长6~10厘米,直径3~4毫米。表面黑褐色,光滑,有纵皱纹,并被白粉,一侧有须根痕或残留的须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光滑。气无,味微苦。

此外,尚有下列同属植物在少数地区亦同等入药:欧亚水龙骨,使用于新疆;中华水龙骨,使用于陕西。

性味苦,凉。

①《贵州民间药物》:"凉,微苦。"

②《浙江民间草药》:"性凉,味酸带辛。"

③《新疆中草药手册》:"甘,平。"

④《陕西中草药》:"苦涩,平。"

功能主治化湿,清热,祛风,通络,治痧秽泄泻,痢疾,淋病白浊,风痹,腰痛,火眼,疮肿。

①王安卿《采药志》:"解硫黄、毒蛇毒。治发背,痈疽,结核,竹、木、鱼刺,黄疸,热淋,洗眼疾,阴湿疮。"

②《纲目拾遗》:"治风痹,羊毛痧。"

③《植物名实图考》:"治腰痛,酒煎服。"

④《中国药植志》:"止泻。"

⑤《贵州民间药物》:"舒经活络,止痛,止咳。"

⑥《浙江民间草药》:"治五淋白浊,"

⑦《广西药植名录》:"接骨,散血,治痢疾。"

⑧《新疆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治尿路感染,肠炎,小儿高热惊风。"

⑨《陕西中草药》:"行气活血,消肿散瘀。治跌打损伤,劳伤,腰腿痛,半身不遂,秃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

复方①治病后骨节疼痛:新鲜岩鸡尾一把,熬水,兑烧酒少许洗身上(由上至下)数次。(《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劳伤:石龙、石泽兰各五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③治手指疮毒:干石蚕一两,冲黄酒服,渣滓捣烂敷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④治风火眼,红肿疼痛:干石蚕二两,加冰糖,水煎,每日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⑤治荨麻疹:鲜水龙骨根茎二至四两,红枣十个。水煎服。另取全草一斤煎水,趁热洗浴。(《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咳嗽:骟鸡尾、爬地香、岩莴苣、石豇豆、石玉簪等的根及生姜各一钱,煎水服;或将药包在鸡或猪肉内,同时炖熟,每晚睡醒后吃一小碗,分三至四次吃完。(《贵州草药》)

⑦治小儿高热惊风:鲜水龙骨一两,一枝黄花五钱,水煎服。

⑧治尿路感染:水龙骨二两,芋麻根一两,水煎服。

⑨治牙痛:鲜水龙骨三钱,金银花五钱,中华常春藤三钱,水煎服。(⑦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⑩治急性关节炎:水龙骨根四两,冰糖少许,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水龙骨

药材名称水龙骨

拼音Shuǐ Lónɡ Gǔ

英文名Japanese Polypody Rhizome, Rhizome of Japanese Polypody

别名石蚕石蚕、跌打粗、石豇豆、青石莲、骟鸡尾、青竹标、人头发、岩鸡尾、青豆梗、青石蚕、绿脚代骨丹、石龙、拐枣金钗、爬岩姜、青筋、鸡尾天麻、九连环、岩尾七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水龙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podiodes nipponica(Mett.)Ching[Polypodium nipponicum Met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10-40cm。根茎长而横生,分叉,通常光秃而有白粉,顶端被卵圆形披针形鳞片,长渐尖,边缘有细锯齿,盾状着生。叶远生;叶柄长5-20cm,以关节着生于根茎;叶片薄纸质,长圆状披针形,长8-20cm,宽4-8cm,向顶部渐狭,常有短尾头,两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羽状深裂几达叶轴;裂片全缘,钝头或短尖头,基部一对裂片斜向下;叶脉网状,沿中脉两侧各有1行网眼。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内藏小脉先端,在中脉两侧各成1行。无囊群盖。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150-2300m的疏林中湿石或岩壁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除山东外),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性状干燥的根茎,呈细棒状,稍弯曲,有分歧,肉质。长6-10cm,直径3-4mm。表面黑褐色,光滑,有纵皱纹,并被白粉,一侧有须根痕或残留的须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光滑。气无,味微苦。此外,尚有下列同属植物在少数地区亦同等入药:欧亚水龙骨polypodium vulgare L.使用于新疆,中华水龙骨 P. pseudoamoenum Ching使用于陕西。

化学成分水龙骨根茎中含多种类型的三萜化合物,基中属何帕烷型(hopane)的有:22(29)-何帕烯[hop-22(29)-ene],21-何帕烯(hop-21-ene),17(21)-何帕烯[hop-17(21)-ene],17β,21β-环氧何帕烷(17β,21β-epoxyhopane),东北贯众醇(dryocrassol),东北贯众醇乙酸酯(dryocrassyl acetate),何帕-22-醇(22-hydroxyhopane),13(18)-新何帕烯[neohop-13(18)-ene],8-羊齿烯(fern-8-ene),7-羊齿烯(fern-7-ene),7,9(11)-羊齿二烯[ferna-7,9(11)-diene],17αH-三去甲何帕-21-酮(17αH-trisnorhopan-21-one);属齐墩果烷型(oleanane)的有:18-齐墩果烯(olean-18-ene),12-齐墩果烯(olean-12-ene),11,13(18)-齐墩果二烯[oleana-11,13(18)-diene],计曼尼醇乙酸酯(germanicyl acetate),β-香树酯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e),11,13(18)-齐墩果二烯-3β-醇-乙酸酯[oleana-11,13(18)-dien-3β-yl acetate],14-蒲公英赛烯(taraxer-14-ene),16-氧代-14-蒲公英赛烯(16-oxo-taraxer-14-ene),7α-羟枯-14-蒲公英赛烯(7α-hydroxytaraxer-14-ene),9(11)-多花独尾草烯[multiflor-9(11)-ene],8-多花独尾草烯(multiflor-8-ene),7-多花独尾草烯(multiflor-7-ene),7-多花独尾草烯-3β-醇-乙酸酯(multiflor-7-en-3β-ylacetate),3-无羁萜烯(friedel-3-ene);属蒲公英甾烷型(taraxastane)的有:4-蒲公英甾烯(4-taraxastene);属环菠萝烷型(cycloartane)的有:(24R)-环鸦片甾烯醇乙酸酯[(24R)-cyclolaudenyl acetate],(24R)-环水龙膏甾烯醇乙酸酯[(24R)-cyclomargenyl acetate],(24R)24-乙基-9,19-环羊毛甾-25-烯-3-醇-乙酸酯[(24R)24-ethyl-9,19-cyclolanost-25-en-3-ol acetate],环木菠萝烷醇乙酸酯(cycloartanyl acetate),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乙酸酯(24-methylenecycloartanyl acetate),24,24-二甲基-25-环木菠萝烯醇乙酸酯(24,24-dimethylcycloart-25-enyl-acetate),31-去甲基环鸦片甾烯醇乙酸酯(31-norcyclolaudenly acetate),31-去甲基环木菠萝烷醇乙酸酯(31-norcycloartanyl acetate),环桉烯醇乙酸酯(cycloeucalenyl acetate);属达玛烷型(dammarane)的有:奥内那-3,21-二烯(aonena-3,21-diene);属岭南臭椿烷型(malabaricane)的有:水龙骨-7,17,21-三烯(podioda-7,17,21-triene),水龙骨-8,17,21-三烯(podioda-8,17,21-triene),还含有甾醇化合物(sterols):(24R)-4α,24-二甲基-7,25-胆甾二烯-3β-醇-乙酸酯[(24R)-4α,24-dimethylcholesta-7,25-dien-3β-yl acetate],(24R)-4α-甲基-24-乙基-7,25-胆甾二烯-3β-醇-乙酸酯[(24R)-4α-methyl-24-ethylcholesta-7,25-dien-3β-yl acetate]。

炮制采得后除去须根及叶片,切段,晒干。

性味苦;凉

归经心;肝;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主痧小便淋浊;泄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1.王安卿《采药志》:解硫黄、毒蛇毒。治发背,痈疽,结核,竹、木、鱼刺,黄疸,热淋,洗眼疾,阴湿疮。

2.《纲目拾遗》:治风痹,羊毛痧。

3.《植物名实图考》:治腰痛,酒煎服。

4.《中国药植志》:止泻。

5.《贵州民间药物》:舒经活络,止痛,止咳。

6.《浙江民间草药》:治五淋白浊。

7.《广西药植名录》:接骨,散血,治痢疾。

8.《新疆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治尿路感染,肠炎,小儿高热惊风。

9.《陕西中草药》:行气活血,消肿散瘀。治跌打损伤,劳伤,腰腿痛,半身不遂,秃疮。

摘录《中华本草》



【检索水龙骨 ==>】 古籍全文检索:水龙骨     全站站内检索:水龙骨
马咬成疮
马哈德哇
马根子草
马兜铃根
马兜铃藤
马啣铁针
马喉痹风
马雹儿子
马骝藤果
马蜞啮人
马蹄决明
马蹄防风
马蟥咬伤
马脾风似痫
马蹄肺筋草
马培之外科医案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
乡药集成方
丰隆
王开
王历
王气
王介
王丹
王末
王丙
王立
王充
王冰
王连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