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建神曲

输入关键字:

建神曲

药材名称建神曲

拼音Jiàn Shén Qū

别名泉州神曲(《药性考》),范志曲、百草曲(《纲目拾遗》)。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麦粉、麸皮和多种药物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

制法①取枳壳1.5斤,枳实1斤(麸炒),香附子1斤(麸炒),杭白芍1.5斤(洒炒),莪术1斤(酒炒),首乌片1斤(微炒),扁豆2斤(炒),玄胡索1斤(醋炒),槟榔1斤(炒),高良姜1斤(赤土炒),青皮1斤(醋炒),黄栀子2.5斤(炒),光三棱1斤(醋炒),川花椒12两(炒),大黄1斤(酒浸一宿),泽泻1斤(沙炒),砂仁1斤(姜汁炒),川朴1.5斤(姜汁妙),杏仁4斤、黄芩1斤(酒炒),麦芽1斤(炒),黄柏1斤(炒),姜黄0.5斤,防风1斤(去净毛),木香1斤,羌活0.5斤,车前子1.5斤,芡实1.5斤,山查皮1斤,陈皮1.5斤,薄荷2斤,茯苓皮1斤,甘草1斤,白粉刈1斤,法白曲10两,使君子2.5斤(带壳),藿香1斤,紫苏全1斤,白芥子1斤,香薷1.5斤,泽兰1.5斤,荆芥1斤,苍术1斤(大米糖炒),柴胡1斤(酒炒)。上药合并,磨成细末,过筛,加入赤小豆小麦(均须浸透碾碎)各8斤及麦皮、麦粉各2斤,混合拌匀。另取青蒿草、赤柱草、苍耳草各2斤,切碎煎汤(称为三味汤),与上药混和,反复揉匀,入印模内压成小块,稍凉后用稻草覆盖,使充分发酵至外表长出黄色菌丝时,取出晒干,然后再用适当的火力(控制在36℃)烘烤,储藏4个月后,取出再晒,刷去露毛即成。(福建泉州)

苍术2两,甘草、苏叶、藿香各4两,木香6两,青蒿、青茶各半斤,川朴12两,陈皮、六神曲、山查各1斤半,麦芽2斤。取诸药共研细末,加米汤拌匀,放入装有松香末的模子内做成小块,发酵后晒干。(北京)

性味苦,温。

①《药性考》:"微苦香甘。"

②《纲目拾遗》:"甘淡,清香。"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理气化湿,解表。治伤食胸痞,腹煮吐泻,痢疾,感冒头痛,小儿伤饥失饱。

①《药性考》:"搜风解表,调胃行痰,止嗽、疟、痢、吐泻;能安温疫岚瘴,散疹消斑。感冒头痛,食滞心烦,姜煎温服,或二、三钱。"

②《蔡氏药帖》:"治风寒暑湿,头眩发热,表汗;能消积开胸,理膈调胃健牌及四时未定之气;兼能止泻消肿及饮食不进等症。又能止霍乱吐泻,咳嗽,赤白痢疾,小儿伤饥失饱一切症。不服水土,瘴气肚痛皆效。"

③《饮片新参》:"消食滞,止泻,健脾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入丸、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检索建神曲 ==>】 古籍全文检索:建神曲     全站站内检索:建神曲
火珠浆
火疰丹
火坠散
藿半散
藿菜羹
藿陈五苓散
藿胆丸
藿黄浸剂
藿连汤
藿苓汤
藿枇饮
藿朴三仁汤
藿朴胃苓汤
藿朴夏苓汤
藿薷散
藿薷汤
藿香安胃散
藿香安胃汤
藿香半夏散
藿香半夏丸
藿香参橘煎
藿香定呕汤
藿香扶脾饮
藿香和中汤
藿香和中丸
藿香厚朴汤
藿香浸剂
藿香利膈丸
藿香脾饮
藿香平胃散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