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大半夏汤

输入关键字:

大半夏汤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汤洗)、茯苓,各三钱。

功能主治治伤寒膈间有寒痰。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金匮要略》卷中: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9克(洗,完用)人参6克 白蜜20毫升

功能主治补中降逆。主胃反呕吐,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

用法用量上三味,用水1.2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500毫升,温服200毫升,余份再服。

备注方中半夏降逆止呕,人参补虚益胃,白蜜甘润缓中。三药合用,共奏补中降逆之功。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9克 人参6克 白蜜20毫升 白术3克 生姜9克

制法上五味,叹咀。

功能主治主胃反不能受食,食已即吐者。

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和蜜扬之200~300下,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

《得效》卷六: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汤洗)、陈皮茯苓桔梗槟榔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水胀。脾土受湿,不能制水,水渍于肠胃,溢于皮肤,漉漉有声,怔忡喘息。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得效》卷六

《鸡峰》卷五: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5两,大黄5两,吴茱萸1两,朴消1两,桂1两,牡丹3两,柴胡3两,干姜3两,细辛3两,白术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天行病,7日以上,热势弥固,大便秘涩,心腹痞满,饮食不下,精神昏乱恍惚,狂言异语,其脉沉细。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五

《金匮》卷中: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2升(洗,完用),人参3两,白蜜1升。

功能主治脾阴不濡,胃虚气逆,朝食暮吐;膈间痰饮,心下痞硬,肠中沥沥有声。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和蜜扬之240遍,煮药取2升半,温服1升,余分再服。

各家论述1.《金匮玉函经二注》:阳明,燥金也,与太阴湿土为合。腑脏不和,则湿自内聚,为痰为饮,燥自外款,为胃脘痛;玄府干涸,而胃之上脘尤燥,故食难入,虽食亦反出也。半夏解湿饮之聚结,分阴阳,散气逆;人参补正;蜜润燥;以水扬之者,《内经》云:清上补下,治之以缓,水性走下,故扬以缓之;佐蜜以润上脘之燥也。

2.《金匮要略心典》:胃反呕吐者,胃虚不能消谷,朝食而暮吐也。又胃脉本下行,虚则反逆也。故以半夏降逆,人参。白蜜益虚安中。东垣云:辛药生姜之类治呕吐,但治上焦气壅表实之病,若胃虚谷气不行,胸中闭塞而呕者,惟宜益胃推扬谷气而已,此大半夏汤之旨也。

3.《古方选注》:大半夏汤,通补胃腑之药,以人参、白蜜之甘,厚于半夏之辛,则能兼补脾脏,故名其方曰大。以之治胃反者,胃中虚冷,脾因湿动而不磨谷,胃乃反其常道而为朝食暮吐。朝暮者,厥阴肝气尽于戌,旺于丑也,宿谷藉肝气上升而乃吐出。主之以半夏辛温利窍除寒,人参扶胃正气,佐以白蜜扬之二百四十遍。升之缓之,俾半夏人参之性下行不速,自可斡旋胃气,何患其宿谷不消,肝气僭升也乎?4.《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此反胃即脾阴不濡,胃气独逆,今之膈食病足矣,或粪如羊屎,或吐后微带血水。用半夏降冲逆,即是降胃,用参、蜜滋脾液以濡化水谷,则肠润谷下。

临床应用噎膈:邑宰张孟端夫人,忧怒之余,得食则噎,胸中隐隐痛。余诊之曰:脉紧且滑,痰在上脘,用二陈加姜汁、竹沥。长公伯元曰:半夏燥乎?余曰:湿痰满中,非此不治。遂用四剂,病尚不减,改大半夏汤,服四帖,胸痛乃止,又四帖,而噎亦减,服二十剂而安。若泥半夏为燥,而以他药代之,其能愈平?惟痰不盛、形不肥者,不宜予也。

摘录《金匮》卷中

《千金》卷十八: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1升,白术3两,生姜8两,茯苓2两,人参2两,桂心2两,甘草2两,附子2两。

功能主治痰冷澼饮,胸膈中不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分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金匮》大半夏汤但用半夏人参甘草三味,水、蜜和煎以治胃反呕吐。此用参附、术附、桂附,合苓桂术甘汤,仍用《金匮》三味以治冷痰饮澼,故不用水、蜜和煎,而用生姜以涤痰气也。

摘录《千金》卷十八

《千金》卷十六: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3升,人参2两,白蜜1升,白术1升,生姜3两。

功能主治胃反不受食,食已即呕吐。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5升,和蜜扬之200-300下,煮取1升半,分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金匮》大半夏汤本治胃反呕逆,取人参半夏之祛痰,白蜜滋半夏之辛燥,《千金》加白术生姜,不但佐参、半之祛痰,且善行白蜜之滞也。

摘录《千金》卷十六

《千金》卷十六: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1升,大枣20枚,甘草2两,附子2两,当归2两,人参2两,厚朴2两,桂心5两,生姜8两,茯苓2两,枳实2两,蜀椒200粒。

功能主治下气。主中虚胃冷胀满。肝气不平,胜克于脾,脾郁不行,结聚涎沫,闭于脏气,腑气不舒,胃中胀满,其脉弦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分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金匮》治胃反呕逆大半夏汤,止人参半夏、白蜜三味。此以胃虚腹满,故去白蜜之腻滞,加椒、姜、附子以散寒结,枳实厚朴以泄腹满,当归茯苓以和血气,生姜大枣以和荣卫,甘草代白蜜之和脾,并和椒、姜、附子之烈也。

摘录《千金》卷十六

御药院方》卷五: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别名橘皮

处方半夏2钱半,白茯苓(去皮)2钱半,陈皮2钱半。

功能主治痰饮及脾胃不和。恶心,欲吐不吐,心中兀兀,如人畏舟船。

用法用量橘皮汤(《痘疹心法》卷十一)。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1升(洗),白术2两,茯苓2两,人参2两,甘草(炙)2两,附子(炮)2两,橘皮2两,生姜8两,桂心3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肉极虚寒则脾咳,其状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痛,不可以动,动则咳,腹胀满,留饮痰癖,大小便不利,少腹切痛,膈上寒。脾痹,四肢怠惰,发咳。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分为4服。

注意羊肉、饧、桃、李、雀肉、生葱、海藻菘菜猪肉、冷水。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鸡峰》卷十二: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3升,人参2两,白蜜1升,泉水2斗,生姜3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反胃不受食,食己即吐。

用法用量和水、蜜扬之200-300下,煮取1升半,分4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外台》卷八引《集验方》: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人参1两,茯苓4两,青竹茹5两,大黄6两,橘皮3两,干姜3两,泽泻2两,甘草(炙)2两,桂心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胃反不受食,食已呕吐。

用法用量以水8升(用泉水、东流水尤佳),煮取3升,服7合,日3夜1。

已利,去大黄

注意海藻菘菜、生葱、大酢。

摘录《外台》卷八引《集验方

《医统》卷十四: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2钱,茯苓2钱,生姜2钱。

功能主治伤寒痰证。

用法用量水2盏,煎1盏,临卧服。

摘录《医统》卷十四

《鸡峰》卷十八:大半夏汤

药方名称大半夏汤

处方半夏5两,白术5两,人参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宿寒在胃,胃寒则不能运化水谷,胃属土而恶湿,以致心中温温欲呕,恶闻饮食,有时吞酸、其脉关上小弦而短。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3盏,煎至1盏,去滓,加白蜜皂子大,停少时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八



【检索大半夏汤 ==>】 古籍全文检索:大半夏汤     全站站内检索:大半夏汤
阿艾丸
阿艾五苓散
阿菜汤
阿芙蓉酒
阿伽陀药
阿魏搐鼻散
阿魏膏
阿魏膏药
阿魏化痞膏
阿魏化痞散
阿魏积块丸
阿魏雷丸散
阿魏理中丸
阿魏良姜丸
阿魏软坚散
阿魏散
阿魏麝香散
阿魏通经丸
阿魏丸
阿魏万灵膏
阿魏香槟丸
阿魏消瘤汤
阿魏消痞丸
阿魏雄黄丸
阿魏撞气丸
挨积丸
挨积圆
挨癖丸
艾柏饮
艾肠泥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