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疡医大全

> 卷三十一 痘疹部(上) 朱氏辨别七晕

朱氏辨别七晕

痘出而根脚有晕,其名有七焉,辨之不可不早也。痘粒之尖圆者,气充也实也;痘粒之平塌者,气弱也虚也。若以晕言之,老红也,红紫也,红紫干枯也,淡红也,焦红也,铺红也,淡白也,此七晕分顺险逆。 老红∶晕色红而老。不娇娆也,不闪烁也,不乍红而乍淡也,亦不带紫色。此老红之晕,必发热三日而始见痘苗也;身体必平和不甚热也;必能饮食也;二便必调也;精神必精爽也;此顺证也。痘出必稀疏,即多有百十粒亦顺。 红紫∶痘色深红而带紫色,必发热二日即见痘苗也,身必热微烦躁也,当以败毒和中散主之;看其出齐,即用清毒活血汤催其长浆,浆足亦归于顺。 红紫干枯∶初见痘苗,即见如此晕脚,其证多系逆证。必发热一日即见痘苗,报痘必稠密,必大热蒸蒸,烦躁昏沉,不省人事,唇焦口渴,此危证也,其证多不可救。若大便结燥二三日不解,小水短涩又黄,此毒火内盛,急宜下之以清其毒火,仍宜用败毒和中散加熟大黄以利之,毒火必从此而少减。看其出齐,急以清毒活血汤催其长浆,向之所谓红紫干枯者,今转根脚红活,浆再汛起,此尚可救;若仍复干枯,不见起长,不见泛浆,加之身热蒸蒸,烦躁顿闷,谵语昏沉,不省人事,不思饮食,痘仍平塌,中有黑脐,此必不可救矣。 淡红∶晕脚四围淡红,有娇妖之色,以纸灯照之若有红色,若红色不定,将来必变淡白色,此乃气血俱虚。若初见痘苗之时,见此淡红晕脚,寒凉之药切不可投;倘或身不退热,微有烦躁,宜用败毒和中散去芩、连、紫草茸,加羌活、苏叶、白芷以托其苗;俟其出齐,以千金内托散催其长浆,浆足仍归于顺。若先误用寒凉,晕转淡白,急用参归鹿茸汤以救之,缓则成陷矣,此淡红之晕,易于变淡白,不可不知。 焦红∶初见痘苗,顶乃先焦,根脚红紫有芒角,不见滋润,晕脚不圆,且又带红紫干枯,此乃毒火内盛。若初见痘苗,急用败毒和中散倍加芩、连、紫草茸以托之,俟其出齐,热不减,不能食,兼之神昏不省人事,烦躁闷顿,水浆不入,则不可救矣。倘或热稍减,神气稍清,能食不甚烦躁,急以清毒活血汤催其长浆。若浆足仍可归顺,此在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 铺红∶痘无红晕,痘粒淡白,通身皮肉尽红,故名曰铺红。良由毒火内盛,气不能统血,散漫于皮肤之间也。若神清能食,痘稀疏者可治;若人事昏沉则不可救矣。 淡白∶痘之根脚四围无一丝红色,止见有淡白之痘,而亦不见其有晕也。盖因气血两虚,或因久病之后,或因吐泻之后,或因生母有病,以致缺乳,或因内有积患,或因生大毒,脓血出多,元气伤泄之后,故出此淡白之痘。初见痘苗,宜用加味参苏饮以托之,使其出齐,即用千金内托散催其长浆,如或浆不足,即用参归鹿茸汤以催之,今日不足,来日再催。余曾治此气血两虚之证,竟至十一二朝浆始足者,今之庸医见八九日浆不满而平塌者,尽委而弃之,皆因内无实学知识,平常未见聂氏《活幼心法》之书,亲敬高明,广其知识,临此等七晕之证,内有一定之主意,外用合宜之药品,举斯世之幼稚,咸出险途而跻寿域,岂非仁人君子仁心仁术,参天地赞化育乎。

返回目录 >> 《疡医大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