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疡医大全

> 卷二十八 诸风部 痛风门主方

痛风门主方

通治痛风主方(《活人录》) 当归(三钱) 秦艽(二钱) 防风(一钱五分) 川芎 羌活(各一钱) 车前黄芩 枳壳(各五分) 水煎。午后临睡服。(治痛不外乎顺气,治风必先于凉血,气顺则血活而脉络通,血凉则火清而风息,痛则不治而自治。如重感风寒,使内之湿火郁而不散者,加羌活桂枝各五分,去黄芩车前,服芎苏散。如外复感暑湿,加苍术一钱五分,白术泽泻黄柏各一钱,去川芎黄芩枳壳,服胜湿丹。血脉凝闭不通而痛甚者,加红花一钱五分,桃仁一钱,桂枝五分,去黄芩车前,服祛风越婢酒及活络丹。病久血枯者,加牛膝一钱五分,制首乌二钱,服活络丹,或加味史国公药酒。病久气虚者,加白术三钱,人参一钱五分,减当归一钱五分,去黄芩枳壳,服祛风越婢酒,兼加味虎潜丸。如劳倦内伤及房劳体虚之人,加人参三钱,知母一钱五分,牛膝一钱,去羌活黄芩,服滋阴百补丸,及滋阴百补酒,或加味史国公药酒。如寒湿风湿之痰,其脉濡软而微滑者,加白术一钱五分,半夏二钱,陈皮苍术各一钱,去当归黄芩车前,服祛风越婢酒,或加味史国公药酒,及四妙散、活络丹、 丸。血虚血热风热内盛者,服凉血省风药酒,若大便秘结淋利者,服搜风顺气丸。) 痛风药酒方(钱青抡)。(昔窦中书方中年患此,四肢不举者五载,累医罔效,偶遇李让有此秘方,修合服之,半月身轻自清,病遂除,因求此方。《江西淮王传》) 鳖甲(七轮者醋炙) 甘菊花(净) 防风 杜仲 人参 甘枸杞 粉丹皮 石菖蒲(去芦根秦艽 虎骨(酒炙) 川羌活松节 牛蒡子(各一两) 白术远志(去心,甘草汁煮) 山萸肉 桔梗 苍耳僵蚕茯苓 牛膝 川萆 石蟹 天花粉 熟地明天麻 白芍 附子 独活 天南星(姜汁泡) 荆芥 广陈皮 白芷苍术(米泔浸炒) 川芎当归(各五钱) 用无灰酒二斗浸之,春夏二七,秋冬三七,封固无泄气。每日空心三次,各饮一杯。药渣焙干研细,好酒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好酒送下。 骨节风疼。(《赤水玄珠》) 大川乌(三枚,生用) 全蝎(二十一个,生用) 生黑豆(二十一粒) 地龙(去泥土、酒洗净,五钱) 上为末。入麝香一分,糯米饭和丸绿豆大,每服七丸,夜卧酒下微出冷汗,一二服便瘥。 五汁膏(抄本。) 白萝卜 姜 葱 韭(各五斤,捣汁) 菜子(半斤,取汁) 五汁煎成膏,滴水成珠,外加麻油、东丹、锻石收炼,如汁多加多,汁少加少,做膏药贴,不拘久近,立时见效。 左经丸(《赤水玄珠》)治手足不随,筋骨诸痛,遍身风疮。 大草乌(去皮、脐) 木鳖子(去壳) 白胶香 五灵脂(各三两五钱) 斑蝥(五枚,去头、足、翅,醋炒) 上磨细。用生黑豆去皮为末一升,醋和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温酒磨下,治筋骨痛未经针刺者,三五服见效。(此方曾医一人,软瘫风不能行,不十日见效,大为奇妙。) 风气痛肌肤不能近衣被者。(《纲目》) 生姜,葱(各半斤,捣汁熬稠。) 加水胶三条切断,投下熔化搅匀,敷痛处,用桑皮纸大针戳眼,扯碎粘贴,其痛即止。 又方 老姜 凤仙叶 川椒末 香油 共捣擦痛处,或凤仙子煎汤洗,亦效。 又方 鱼胶(四两) 姜汁(一碗) 同熬膏摊布上贴痛处,即止。 痛风遍身骨节走痛。 油松节蚕砂 浸酒煮饮,每日常服。 风湿臂痛。 秦艽(一钱) 全当归 防风(各二钱) 草 木瓜风藤茄根(各三钱) 麻黄(五钱) 酒二斤,砂锅内煎四五滚,在臂上熏洗,每日二次,不可忽略。(钱青抡云∶家慈尝患此证,视试立效,后治他人,无不附应。) 又方 白凤仙花浸烧酒饮亦效。 周鹤仙黄 汤 嫩黄 (三两) 白术(二两) 生地黄 元参(各一两) 甘菊花(五钱) 水煎服。服一剂少止痛,二剂痛除,三剂痊愈,加防风一两更妙。 风痰麻木风湿药酒(江仍度) 大生地(十两) 酸枣仁(炒) 当归桐皮 羌活 川萆 (风湿加此味,各二两) 地骨皮 牛膝(各一两五钱) 桂枝 甘草(各五钱) 火酒二十斤,窨七日后即可服。每饮二三小杯,不宜过多,久服壮筋骨,健步履,并治筋骨疼痛。 万应膏(江仍度。) 净松香(十斤) 生大黄 黄柏 甘草 苦参(各二两) 苍术(一两) 生姜葱汁(各二斤) 共入锅内熬化,升尽水气滤清,复入净锅内,入真麻油三斤,熬至滴水不散,即火候已到,用棍搅匀。预将 缸一只,贮水大半缸,将水把缸周遭泼湿,以免膏药沾在缸上,贮水已毕,即将麻布一方,将膏过入缸内,略温复取起,以手捏去水头,再入锅内化开,加去油乳香没药各六两,黄蜡八两,熬化搅匀撤去火,用筛加研细百草霜四五两,旋入旋搅,又以麻布过入水内,捏成团,平日俱浸水中,用若干只取若干,顿化摊贴,一切痛风湿痹,麻木痛楚,筋骨疼痛如神。如膏老量加麻油化匀摊用可也。 除湿固本膏(袁鼎臣卖三两一张)。贴一切风湿,筋骨疼痛,立刻止痛。 人参(另研) 大熟地 黄 五加皮(去粗皮,各五钱) 大附子(去皮、脐) 当归续断 牛膝 尺桂(如无,浓桂代,各三钱) 杏仁(去皮、尖) 白芷(去梢,各一钱五分) 上药同麻油一斤,熬至药枯,滤清去渣,将油复入净锅内,入人参末文火熬至滴水成珠不散,入炒锅飞黄丹七两收之,倾入水内,拔去火毒,瓷罐密贮,临用摊贴。 临河风气药酒 当归身(一两五钱) 白芍薏苡仁 生地(各一两) 香附 杜仲(各八钱) 虎骨(酥炙)秦艽(各六钱) 真川芎(七钱) 川续断 羌活 五加皮(各五钱) 上用头生酒三十斤,封固煮三炷香,放土地上退火气一七,每晚温饮一杯。 紫金锭 治周身风湿,筋骨疼痛,三服痊愈。 罂粟壳(净末,六两) 闹阳花(火酒拌,晒干) 麻黄(去节炒,各四两) 自然铜( ,一两五钱) 寒水石( ,一两) 草乌(黑豆同煮,去豆) 乳香(去油) 全蝎(水洗焙干) 川芎 当归 白芷 甘草(各五钱) 上为细末,瓷瓶密贮,或用陈老米糊和捣为饼,重二三钱阴干密贮,每用量人老弱壮实,用酒磨化三四五分为率,热酒和服,取汗避风要紧。 走注风毒疼痛,小芥子研末,和鸡子清调敷。 诸般皮里痛 何首乌末用生姜汁调成膏,敷痛处,以帛裹用,火烘鞋底熨之。 太乙神针《(集验》)治一切痛风寒湿,筋骨疼痛。 人参 麝香(各四两) 羊血(二两) 广三七(八两) 千年健 肉桂 乳香 苍术茴香 钻地风 真川椒 没药(各一斤) 防风 蕲艾(各四斤) 穿山甲(八两) 共为细末。用棉纸一层,高方纸二层,宽裁一尺二寸五分,长裁一尺二寸,将药薄薄铺匀在上,一针约用药七八钱,紧卷如花爆式,务要紧实,两头用纸封固,外用印花布包,面亦要整齐好看。用时将针以火 着,或按穴道,或在痛处,下衬以方寸新红布数层,将针按上,若火旺布薄觉疼,可加垫布数层,但针必须三四枝点着,一针 熄,又换一针,连进七针,无不立愈。近日亦有用粗纸衬患上针者亦效。但衬纸衬布,俱要垫得平稳,若垫得有皱折,便要走泄火气,至伤良肉,起泡成灸疮矣。脐间少腹非多衬红布不可轻试,若衬得不浓,怕灸疮溃烂误事。(太乙神针其功甚巨,极有奇验,只恐施之不善,适足误事。澄曾见用此针隔皮袍针左臂麻木者,孰知持针重按,而皮袍袖口折叠,火气蒸伤臂肉成疮为害,六十余日始愈,此其小误也。又见一张姓妇,年三十余,患腹痛服理中汤未愈,一医用太乙神针针脐下丹田,一针其痛稍止,次日又针,而其腹痛更甚,岂知妇女皮肤被药针火气走散,灸疮大作,溃烂钟口一块,洞腹透肠,无法补救而死。嗟乎!腹痛未必即亡,而医之用针不善,致戕其生,岂可归咎于太乙神针乎!故不得不详述其误,以诫后之用此针者留意焉。)

返回目录 >> 《疡医大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