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推拿抉微

> 第四集·治疗法 牙齿证治

牙齿证治

经曰∶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又曰∶手阳明之脉,入下齿中。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陈飞霞曰∶上齿属胃,下齿属大肠,齿属肾,凡齿生迟者,肾气不足也。盖肾主骨,齿者,骨之余也。不足则髓亏,不能充乎齿。所以齿迟,宜地黄丸。上下牙床肿者,此手足阳明实热也。凉膈散为君,加知母升麻石膏为佐,频频含咽。龈肿者,肾脏积热,附龈而肿痛也。以针刺去其血,用盐汤洗净,黄柏为末敷之效。小儿有多食肥肉,齿牙臭烂,不可近者,名为臭息,此胃膈实热也。内服沆瀣丹,外以荆竹沥和姜汁含嗽。牙疳者,初作臭气,次则牙齿黑。甚则龈肉烂而出血,名为宣露。此由肾热,其气直奔上焦,故以走马为喻,宜速治之。若上下唇破,鼻穿齿落者,名曰崩沙。气喘痰潮,饮食减少,则不可治。内服沆瀣丹,外以如圣散敷之。梦中切牙,风热也。由手足阳明二经,积热生风,故令相击而有声也,必在梦中也。风属阳明,动则风行于阳,静则风归于里也,宜风散。切牙一症,惟痘疹见此为危候,余则皆无大害。亦有因病战栗,鼓颔而斗牙者,治其本证,则自止。牙齿落后,不复生者,由于舌舔之故。其肉顽浓,用针刺去其血,以鼠骨散搽之自生。 六味地黄汤(见前喘哮方内) 凉膈散 (见前) 沆瀣丹 (见前伤湿方内) 如圣散 治小儿走马疳,并奔沙宣露。 用妇人尿桶中白垢刮下,瓦上 至烟尽,加铜绿二分,麝香五厘,共为细末,先以蜡树叶浸米泔水,洗净后,搽此药。 宣风散 治小儿梦中切牙用。 尖槟榔(五两) 陈皮(一两五钱) 牵牛(一两炒,取头末) 甘草(五钱) 共为细末,每服一二钱,加蜂蜜调之,空心服。 涂蔚生曰∶查宣风散所用之药,多系破气消食之药品,并无一味去风者。足见梦中切牙,亦是食积之热,名为是风,则未免错了过半矣。 鼠骨散 治小儿齿落不生用。 雄鼠一支,烂去其皮。取全骨炙枯,研细末,加麝香一分,擦刺处,良久,以姜汤嗽之。 涂蔚生曰∶小儿除齿迟,龈肿等证外,颇少齿痛之症。然予于齿痛,除由于风火而外,得一虚火牙痛之方,治疗最速,收效最神。盖齿总属于肾。肾阴一虚,不能上输滋养,则虚火炽炎,烁齿作痛。治之之方,唯有滋阴降火,兼清阳明之燥热耳。方用加味玉女煎。至风火牙痛之外,治法以蒜瓣一片,研捣如泥,加入轻粉少许,置于小蛤蜊壳内,放于虎口穴上(在合骨下),令其烧热至极痛时,始去之,顷刻此处肉起一小泡,用针刺破,流出黄水,牙痛立止,终身不复牙痛。但此必须是牙痛由于风火内热者,否则亦不大效。 加味玉女煎 生地(二钱) 玄参(一钱) 骨碎补(一钱) 石膏(一钱) 知母(一钱) 寸冬(一钱) 甘草(一钱)怀牛膝(二钱)

返回目录 >> 《推拿抉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