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晋书·吴隐之传》详细解析及翻译译文

输入关键字:

《晋书·吴隐之传》详细解析及翻译译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然多瘴疫,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恆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锡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为鄱阳太守。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 
11.(2004•全国卷丁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 辍:停止
B.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 举:推荐
C.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 迁:升职
D.一箧之宝,可资数世 资:积蓄
12.(2004•全国卷丁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及其执丧,哀毁过礼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B.辍餐投箸,为之悲泣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C.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
D.饮者怀无厌之欲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3.(2004•全国卷丁卷)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吴隐之清俭操守的一组是
①禄赐皆班亲族 
②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 
③越岭丧清,吾知之矣 
④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⑤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⑥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4.(2004•全国卷丁卷)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隐之学识广博,为人儒雅。虽家境不富裕,但从不苟且贪财。事奉母亲极尽孝道,使吏部尚书韩伯之母大受感动,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 
B.吴隐之为官之后,清廉俭朴。为革除岭南历任官吏贪财旧弊,朝廷任他为广州刺史,在途经贪泉时,他赋诗言志,表明自己“终当不易心”的操守。
C.卢循侵犯南海时,吴隐之被捉,经刘裕交涉后才得以返还。回来后,居处极为简陋,但他仍然坚决谢绝了刘裕的赏赐以及为他另建居所的好意。
D.吴隐之这种始终不渝的清俭操守,屡次受到褒奖赞誉以及优厚赏赐,并大大鼓舞了廉士,其后代也继承了他的良好遗风,把廉洁谨慎奉为家法。

15.(2004•全国卷丁卷)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 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 
译文: 

② 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六、(全国卷四)
11、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朝廷欲革岭南刺史黩货之弊,因为“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前后刺后皆多黩货。”该句是讲广州地产丰富,珍异非常,仅仅一箧宝物应可以让后人享用。这里的“资”应是“资助”“供给”之意。A项“辍”解为“停止”正确。该句是写康伯的母亲听到吴隐之为母守孝时发出哭声的反应,她“为之悲泣”,“辍餐投箸”;从句式看,“餐”“箸”为名词,“辍”“投”为动词,朱德《我的母亲》中“不辍劳作”一词与此义同,且生活中常见“辍学”的说法。B项“举”应为推荐,荐举。康伯母的这番话后来成为现实,“及康伯为尚书,隐之逐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C项“迁”的是“晋陵太守”,是官职,自然是“升官“”升职”。《王忠肃公翱事》中有“迁我京职,如振落叶耳”的用法。古代“迁”多指升职,而“左迁”为降职。
12、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常见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从前文来看,该句是概述吴隐之清俭生活的。从句式上看,“尝”是副词,“曾经”的意思,那么从词性上去考虑,“乃”应解为“竟”,“竟然”。“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传统篇目,其中的“乃”据上所讲,应是“于是”之意。第一组A项的“及”均为“等到”之意,以表时间。第二句的主语省略,补充后,可见两句句式相同。第二组B项的两个“为”均为介词,一个是“为之悲”,一个是“为妇死”,解为“替”。第三组D项的两个“之”是结构助词,一个作“欲”的定语,一个作“为”(行为)的定语,译为“的”。
13、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能够说明吴隐之清俭操守的,应为2、3、6,故选C。4项是吴隐之诗中古人对贪泉看法的陈述,后两句才表达了吴隐之的心声。5项是时人对吴隐之的看法,认为他“矫”,可他始终不改其“矫”。1从“班”字入手可较容易理解。“班”字从造字法上看,形旁为“刀”,义为“分给”,将俸禄和赏赐分给亲族,自己只能过俭朴的生活了。2在封建官吏家中,一个官员自己洗衣,用锦絮代被,生活自然是俭朴的了。3是吴隐之为广州史去革除岭南刺史黩货之弊途中遇到贪泉后对亲人所说的一番话。这番话是将贪泉与越岭(岭南)的贪污腐败官吏联系在一起的,他说他明白了“越岭”官员丧失了清廉的原因,言外之意,是他要“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他用这句话表明了自己如何保持清廉的操守。
14、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能力。A项分析不合文意。这项后一句“事奉母亲极尽孝道,使吏部尚书韩康伯之母大受感动,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与原文“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不符。原文意思是说:“你如果处在选拔官吏的地位,应举荐像吴隐之这样的人”。原句的下文照应了这句,“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逐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这就表明,韩康伯之母告诫康伯日后若能负责选拔官吏,就应该如何,而不是让康伯“尽快”去做,另外,提携的并非确指“吴隐之”一人,而是指“像吴隐之那样的人”。
15、答案:
(1)每月初得到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都分开周济亲族,家人绩麻纺线来供给早晚饮食。
(2)虽然才学赶不上隐之,但孝顺父母,敬爱父母,敬爱兄长,廉洁奉公仍然没有改变。
解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第(1)句重点词为“裁”“悉”“绩纺”等词。“裁”是“才”的通假字,《促织》中有“手栽举”一句,此句的“裁”与它相同。第(2)句重点词为“逮”“替”。“逮”是“及”“赶得上”的意思,“替”是“改变”的意思。

译文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郡鄄城人。刚成年时就与众不同,具有崇尚廉洁的情操,即使每天都进餐仅食豆羹,决不享用非分之粮,粮食没有一点储备,也不谋求不当的来路。十多岁时,遭遇了父丧的痛苦。奉养母亲极为尊重。居家与太常韩康伯为邻,韩康伯的母亲是一位贤良明理的妇人,对韩康伯说:“你如处在选拔官吏的地位,应举荐像吴隐之这样的人。”当韩康伯作了吏部尚书,吴隐之便沿着被清除了的台阶,脱去民服任辅国功曹,转任征虏将军参军。哥哥吴坦之是袁真的功曹,袁真失败,将受牵连遭祸,吴隐之拜见桓温,请求代兄领罪,桓温怜悯并释放了吴坦之。(隐之)于是被桓温赏识,授任奉朝请、尚书郎,接着调升为晋陵郡太守。在州郡廉洁守贫,妻室自担柴草,冬月没有被子,曾经脱下衣服浣洗,没有衣换,只得披着棉絮,勤劳清苦与贫穷庶民无别。广州环围山海,出产珍品异物,一匣宝物,足够几带费用,但这里瘴疫流行,一般人视为畏途。只有家境贫寒在内地无法登上官阶的人,才求补此地长官,所以前后刺史皆多贪财。朝廷打算革除岭南弊端,任用吴隐之为广州刺史。据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称为贪泉,饮了它就贪得无厌,吴隐之既到了这里,告诉他的亲人说:“不见可贪的东西,使寸心不乱。越过五岭丧失廉洁,我知道其中原因了。”即往泉水所在处,舀取泉水喝了,并赋诗道:“古人传说这泉水,舀来喝了贪千金,试让伯夷叔齐饮,始终不变廉洁心。”待到广州以后,崇尚廉洁的品行有加无减,日常吃饭不过是蔬菜和干鱼罢了,官备的帷帐器用皆交给外库,当时有人认为他是故意做作,然而他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做法。帐下人给他送鱼,总是剔下鱼骨留下肉,吴隐之察觉了他们的用意,便加以责罚除名。当卢循侵入南海时,吴隐之督率勉励将士,坚守很久,长子吴旷之战死。卢循攻击达一百余天,翻过城墙放火,焚烧了三千多家房屋,死了一万多人,城于是被攻陷。吴隐之携带家小逃出,打算奔还精都,被卢循截获。刘裕给卢循去信,命送吴隐之还都,过了许久才返回。归途之中,船上装载没有多余资财。到家后,数亩小宅地,篱笆墙垣倾斜败坏,内外茅屋六间,容纳不下妻室子女。刘裕赏赐车牛,又给建造住宅,坚辞不受。后调任为中领军,清苦节约未改常习,每月初领取俸禄,取部分留作自身吃粮用,其余的全分散救济亲族。有时苦难到极点,两日合吃一天的粮,自身常穿布衣且不完整,妻室子女不沾一点俸禄。义熙八年,上书请求退休,九年去世。隐之情操高洁始终不改,经常被颂扬,从做官开始到去世,经常受上级的赏赐和赠予,廉洁之士都以此为荣。他的儿子吴延之更加清廉守节,延之的弟弟和儿子在郡县做官的,常以廉洁谨慎为家门传统,虽然才学不及隐之,但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廉洁奉公却从未改变。




《清史稿·戴震传》
《明史·严清传》
《明史·刘元珍传》
《宋史·汪立信传》
《习凿齿史才不常》
《宋史·魏丕传》
《新唐书·崔光远传》
《宋史·史珪传》
《新唐书·张建封传》
谢黄《后鉴陆》
《东施效颦》
《朝三暮四》
《多多益善》
《明史·张孟男传》
《唐昭宗景福元年辛丑》
《宋史·张浚传》
《子罕说宝》
《何岳得金不昧》
《三国志·法正传》
张栻《原游东山记》
《宋史·魏掞之传》
《京兆尹王公传》
袁宏道《叙小修诗》
《里社祈晴文》
《梁书·陶弘景传》
《明史·毛羽健传》
曾国藩《召悔》
《三国志·刘晔传》
《隋书·裴政传》
《后汉书·孔僖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