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南史·王茂传》

输入关键字:

《南史·王茂传》


南史
原文
    王茂,字休连,一字茂先,太原祁人也。祖深,北中郎司马。父天生,宋末为列将,克司徒袁粲,以勋历位郡守,封上黄县男。茂年数岁,为大父深所异,常曰:“此吾家千里驹,成门户者必此儿也。”及长,好读兵书,究其大指。性隐不交游。后为台郎,累年不调。亦知齐之将亡,求为边职。久之,为雍州长史。粱武便以王佐许之,事无大小皆询焉。人或谮茂反,帝弗之信。谮者骤言之,遣视其甲矟,则虫网焉,乃诛言者。或云茂与帝不睦,帝诸腹心并劝除之。
    而茂少有骁名,帝又惜其用,曰:“将举大事,便害健将,此非上策。”乃令腹心郑绍叔往候之。遇其卧,因问疾。茂曰:“我病可耳。”绍叔曰:“都下杀害日甚,使君家门涂炭,今欲起义,长史那犹卧?”茂因掷枕起即裤褶随绍叔入见武帝大喜下床迎因结兄弟被推赤心遂得尽力
    发雍部,遣茂为前驱。郢、鲁既平,从武帝东下,为军锋。师次秣陵,东昏遣大将王珍国盛兵朱雀门,众号二十万。及战,梁武军引却,茂下马,单刀直前,外甥韦欣庆勇力绝人:执铁缠矟翼茂而进,故大破之。茂勋第一,欣庆力也。群盗之烧神兽门,茂率所领应赴,为盗所射。茂跃马而进,群盗反走。茂以不能式遏奸盗,自表解职,优诏不许。加镇军将军,封望蔡县公。
    茂性宽厚,居官虽无美誉,亦为吏人所安。居处方正,在一室衣冠俨然,虽仆妾莫见其惰容。姿表瑰丽,须眉如画,为众所瞻望。徙骠骑将军、开府同三司之仪、江州刺史。在州不取奉,狱无滞囚。居处被服,同于儒者。薨于州。武帝甚悼惜之,诏赠太尉,谥曰忠烈公。
(节选自《南史·王茂列传》,有删改)

译文
    王茂,字休连,又字茂先,太原祁县人。祖父王深,在北朝任中郎司马。父亲王天生,宋末为列将,打败司徒袁粲,凭功劳历任郡守,被封为上黄县男。王茂几岁时,就让祖父王深感到惊异,常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马,将来立门户的一定是他。”长大后,爱读兵书,能深入领会其大意。性情孤僻不与人交游。后来任尚书郎,多年得不到升迁。他知道齐将要灭亡,请求到边关任职。过了很久,派任雍州长史。梁武帝便认为他是辅佐君主之才,事无大小都向他征求意见。有人毁谤王茂反叛,武帝不信。毁谤者屡次这样说,(武帝)派人去查看他的盔甲戈矛,(发现)上面已有虫网,于是诛杀毁谤者。有人说王茂和武帝不和,武帝的不少亲信都劝武帝除掉他。
    而因王茂从小就以骁勇闻名,武帝觉得不重用可惜,说:“将要干一番大事业的时候,却除掉健将,这不是上策。”于是派心腹郑绍叔去探望王茂。王茂正好在睡觉,郑绍叔就询问他的病情。王茂说:“我的病好了。”郑绍叔说:“都城里杀伐一天比一天厉害,使君家门灾难重重,现在打算起义,长史怎么还在睡觉?”王茂当即推枕而起,穿着褶皱的裤子衣服随郑绍叔去见武帝。武帝大喜,离座相迎,与王茂结为兄弟,推诚相交,因而得他全力辅佐。
    武帝萧衍发动雍州部下起事,派王茂为前驱。郢州、鲁山平定,王茂随武帝东下,为前军先锋。大军驻军秣陵,东昏侯派大将王珍国在朱雀门布兵,号称二十万人马。开战后,武帝军队抵挡不住向后退却,王茂下马,挥单刀奋勇向前,他的外甥韦欣庆勇猛过人,手执铁矛护卫王茂向前,所以大败王珍国军。王茂功列第一,韦欣庆出力很大。群盗烧神兽门,王茂率领自己部下前往援救,结果被盗贼射中。王茂跃马前进,群盗返身逃跑。王茂因为未能遏制奸盗作乱,自己上表请求解除职务,下诏不准所请,以示优待。并加封镇军将军,封为望蔡县公。
    王茂性情宽厚,任官期间虽然没有特别好的声名,也还能让百姓和吏役们安逸。平时表现端庄,自己独处一室也是穿戴整齐,非常严肃。即使是童仆、伺妾都看不到他有倦怠的样子。王茂仪表很美,他的胡子、眉毛好像画过似的,许多人都喜欢一睹他的风采。改任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在江州任上他不取俸禄,监狱里没有久拖不判的囚犯。他家中陈设和穿戴用具,像个读书人的样子。在江州去世。武帝深感悲痛惋惜,下诏追赠太尉,谥号忠烈公。 

《南史·王茂传》    


《明史·汪应轸传》
《宋史·杨邦乂传》
《魏书·长孙嵩》
《明史·杨慎传》
《明史·刘基传》
《聊斋志异之佟客》
《聊斋志异·鸽异》
聊斋志异之《义鼠》
《聊斋志异·司文郎》
聊斋志异之《雹神》
《黄靖南得功微时》
《聊斋志异》之细柳
聊斋志异之《太学李月生》
《聊斋志异·郭生》
《聊斋志异·叶生》
《画皮》
《丁前溪》
《聊斋志异·武承休》
《聊斋志异·张诚》
聊斋志异《大鼠》
聊斋志异《东郡某人》
《聊斋志异·赵公传》
聊斋志异之《武技》
《水莽草》
《长清僧》
《诗谳》
《聊斋志异·耳中人》
《聊斋志异·王子安》
《螳螂捕蛇》
《聊斋志异·种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