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二十七日,翁方纲卒,年八十六。

输入历史事件:

二十七日,翁方纲卒,年八十六。

公元1818年 正月
二十七日,翁方纲卒,年八十六。

据沈津《翁方纲年谱》钱泳履园丛话·耆旧》曰:“先生之学,无所不通,而尤邃于金石文字,著有《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考》诸书。所居京师前门外保安寺街,图书文籍,插架琳琅,登其堂者,如人万花谷中,令人心摇目眩,而无暇谈论者。”“世之言金石者,必推先生为欧、赵焉。”夏孙桐《拟补清史文苑翁方纲传》云:“于金石、谱录、画画、词章之学,皆抉摘精审。所撰《两汉金石记》,剖析毫芒,参以《说文正义》,几于驾宋洪迈而上之。所为诗及身,所刊至六千余篇,自诸经注疏以及史传之考证、金石文字之爬梳,贯彻洋溢于其中,言言征实,有其学而后有其诗也。(李元度《国朝先生事略》)其论诗,亦取新城王氏神韵之说,而恐其弊流于空调,特拈‘肌理’二字,以救末流之失。 (石洲诗话《小石帆亭五言诗续钞序》)嗜古成癖,使车所至,残碑断碣,广事搜罗,其尤难得者,往往重为摹刻。考辨《兰亭》支裔,勒为专书。唐人欧、虞、褚诸家旧損及颜、柳书派,并有考论。以考订而兼鉴赏,在同时金石家,与青浦王氏分为两派。书法为世重,出入平原、率更之间。(《观所尚斋文存补遗》)”陆廷枢云:“自渔洋先生取严沧浪以禅喻诗,谓诗有别才,非关学也,于是格调流于空疏,神韵沦于寥阒矣。吾友覃溪盖纯乎以学为诗者欤!然近日如厉樊榭之沉博,而其神理若专熟南宋事者,亦平日精诣所到,流露于不自知也。而覃溪自诸经传疏以及史传之考订、金石文字之爬梳,皆贯彻洋溢于其诗。虽所服膺在少陵,辦香在东坡,而初不以一家执也。然今媚学嗜古之士,往往辄讥渔洋,以为利趋妍好耳,而覃溪独不敢贬渔洋,其于《带经》《石帆》之书,窃附于著录之列,盖其虚怀师仰前辈又如此。”(《复初斋诗集序》)袁枚云:“人有满腔书卷,无处张皇,当为考据之学,自成一家。其次则骈体文,尽可铺排,何必借诗为卖弄?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惟李义山诗,稍多典故;然皆用才情驱使,不专砌填也。余续司空表圣诗品,第三首便曰


《说诗晬语》:“大历十子后,刘梦得骨干气魄,似又高于随州。
《洛中集》三十、联句五,《名公唱和集》八十六,《吴蜀集》一十七,《柳柳州集》六,《道涂杂咏》一,《南楚新闻》四,《九江新旧录》一,《登科文选》一,《送毛仙翁集》一。
回纥大举犯边,乌介可汗帅众过杷头烽南,突入大同川。
就备战会纥之策,本月二日,李德裕上《论讨袭回纥事宜状》;七日,上《论回纥事宜状》;十八日,上《论回纥石诫直状》;二十七日,上《驱逐屈纥事宜状》等系列奏章(见《会昌一品集》卷十四)。
杜牧在黄州刺史任,感回纥入侵,边民流散,遂赋《早雁》诗。
秋后,白居易以刑部尚书致仕,给半俸。
唐武宗欲征用白居易为相,宰相李德裕言居易衰病不任朝谒,荐居易从弟白敏中。
为翰林学士。
杜牧在黄州郡斋感慨中唐以来藩镇叛乱、回纥入侵之局势:作《郡斋独酌》诗。
十九日,唐武宗下敕,僧尼不修戒行者、惜钱财而情愿还俗者,勒还俗。
一日,封敖(?—约864)为翰林学士。
魏扶(?—850)亦自起居郎充翰林学士。
杜牧身处黄州,心系回纥边患,作《雪中书怀》诗,抒其胸蓄长策、报国无门之愤慨。
卢肇明年登进士第,依例本年冬计偕上京,途至襄阳,作真珠之嘲以讥刺牛僧孺,。
赋《汉堤诗》盛赞卢钧。
卢肇于明年春及第前作有《上王仆射书》并赋一篇献王起,希求援引。
白居易以己之不恋仕途,“(宁愿)罢太子少傅称白衣居士”高标风操,特写真于香山寺藏经堂,并作《香山居士写真诗并序》。
作桑田。
自居易自编《后集》二十卷成,藏于庐山东林寺,作《送后集往庐山东林寺兼寄云皋上人》。
王恽(?—842)卒于扬州。
元晦本年为桂管观察使。
牛僧孺(780—848)本年以太子太傅留守东都。
郑还古撰《博异志》,传奇志怪集。
二集)、《唐代丛书》(卷一五)、《龙威秘书》(四集)、《艺苑捃华》、《说库》、《丛书集成初编》(文学类),均收有《博异志》(或题日《博异记》)。
郑还古以小说名家。
李程(766—842)卒。
韩偓(一作渥)(842—923?)生。
世。
温宪(842—?)生。
附录1:偓之生卒年,史无明载,争论颇多。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