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论之也确,使夫读者若人山以采金玉,而石砾有必分;若人海以探珠玑,而泥沙靡不辨。

输入历史事件:

论之也确,使夫读者若人山以采金玉,而石砾有必分;若人海以探珠玑,而泥沙靡不辨。

公元1815年 九月
论之也确,使夫读者若人山以采金玉,而石砾有必分;若人海以探珠玑,而泥沙靡不辨。

呜呼!至矣!无以加矣!纂文辞者至是而止矣!”(《吴刻序》)王先谦云:“自桐城方望溪氏以古文专家之学主张,后进海峰承之,遗风遂衍。姚惜抱禀其师传,覃心冥追,益以所自得推究似是阐奥,开设户牖,天下翕然号为正宗,承学之士如蓬从风,如川赴壑,寻声企景,项领相望。百余年来,转相传述,遍于东南,由其道而名于文苑者以数十计。呜呼!何其盛也!自圣清宰世用,正学风,厉薄海,耆硕辈出,讲明心性,恢张义理。厥后,鸿生巨儒逞志浩博,钩研训诂,繁引曲证,立汉学之名,诋斥宋儒言义理者。惜抱白受孤芳,以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一阙,义理为干,而后文有所附,考据有所归,故其为文源流兼赅,粹然一出于醇雅。当时相授受者,特其门弟子数辈。然卒,流风余韵,沾被百年,成就远大。”(王先谦《序》)吴德旋姚鼐:“拣择之功,虽上继望溪,而迂回荡漾,余味曲包,又望溪之所无也。叙之文,恽子居亦能简,然不如惜抱之韵矣。” (《初月楼古文序论》)苏舆敬序云:“国朝桐城姚惜抱氏,为义理、考据、词章合一之说,借以融洽汉、宋门户,定文章之趣向。吾以谓考据以博古,义理以明道,此非姚氏之私言,即昌黎所自期,与其教人为文之惽,端在于是。然姚氏之文,沉潜古籍,于义理、考据为能兼综其全,故虽取法唐宋,而能拔出一代。彼世之号为桐城派者,吾惑焉。” (王先谦《序》《葵园四种》)李承渊云:“先生之学与年俱进,晚年造诣益深,其衡鉴古人文字尤精且密矣。” (李承渊《校刊后序》)民国清冷居士云:“当清之世,桐城方苞、刘大魁、姚鼐之徒名为能古文,天下言文章者称桐城。虽未能深探六艺之本,要其属辞洁而有法。阳湖李兆洛得鼐所集古文辞类纂,久乃出之,几于户传人学,自屈原贾谊以逮其师之所造述,叙次流别,斐然有伦,观其所择,信非苟焉者也。”(《正续》)厉志云:“姚惜抱先生诗,力量高大,音韵朗畅,一时名辈,当无其匹。今人但重其文,而不知其诗,何耶?”(白华山人诗说卷二)姚永朴云:“昔先生在时,袁简斋称其七古雄厚,王禹卿又谓五古韵味尤胜;近时武昌张廉卿,则以先生七律与施愚山五古、郑子尹七古并推为一代之冠。然上元梅伯言评先生诗云:‘以山谷之高奇,兼唐贤之蕴藉。先生自谓可附虞伯生,岂伯生所可及哉!’湘乡曾文正公尝言,惜翁能以古文之法,通之于诗,故劲气盘折。斯盖综其全言之也。吾师吴挚甫先生语永朴曰:‘先生诗勿问何体,罔不深古雅健,耐人寻绎。彼自谓才薄,观于诗殊不然。’”(《惜抱轩诗集训纂》)姚莹《姚先生鼐家状》曰:“自康熙朝方望溪侍郎以古文鸣海内,上接震川为文章正派;刘海峰继之益振,天下无异词矣。先生亲问法于海峰,海峰赠序深许之,然先生自以所得为文,又不尽用海峰法。故世谓望溪文质,恒以理胜;海峰以才胜,学或不及。先生乃文理兼至。方、刘皆桐城人也,故世言古文者,称桐城云。”(《碑传集》卷一四二)方宗诚曰:“嘉庆间,姚惜抱先生以硕学醇文为海内倡,数十年来言古文家法者,大都推桐城姚氏。顾先生非徒文人也,其仕止进退一审于义而不苟。恬静之操,高亮之节,实足以风范百世,而又皆率其性之所安,初无矫激近名者之所为。其论学宗主程朱之义理,而兼取考证家之所长。尝慨当时学者以专宗汉学为至,攻驳程朱为能,倡于一二专己好名之人,而相率而效者遂大,为学术之害。故力持正论以救之,然心平气冲,粹然德人之


孟浩然隐居襄阳,赋诗书怀。
鄯州都督郭知运进《凉州》曲。
凉州都督杨敬述进《婆罗门曲》,玄宗尝改造之,后改名《霓裳羽衣曲》。
杜甫七岁,已能诗。
皇甫冉(718—771)生。
贾至(718—772)生。
侍郎,知东都举,加集贤院待制。
一日,张说在幽州,赋诗感怀。
进士二十五人,李纳知贡举,试《北斗城赋》,以“池塘生春草”为韵。
张九龄任礼部员外郎,奉使广州,至湘水,有诗作。
彭州别驾权若讷上计至京师归,苏颋赋诗赠之。
王维从岐王李范在岐州,应教赋诗。
落花多”向称名句。
元行冲受诏代马怀素于秘书省编录四部书。
张九龄自广州返至长安,为苏颋弟苏诜撰挽诗三首。
韦嗣立(654—719)卒,年六十六。
敕编制丽正殿四库书目录,并修补《三教珠英》。
张说自幽州入朝。
郑繇因岐王李范失爱鹰而作《失白鹰》诗,为时所赏。
高适初游长安,失意而返。
王翰在并州,见知于长史张嘉贞,乃撰乐词以叙情。
岑参(719?—769)生。
元结(719—772)生。
褚无量卒,元行冲充丽正修书院使,整比群书。
己卯,苏颋为礼部尚书,宋璟为开府仪同三司,并罢知政事。
张说授检校并州长史。
孟浩然卧疾,以诗寄张子容,并从梅道士游宴。
玄宗赋《春台望》诗,苏颋等有和作。
张九龄转司勋员外郎。
袖久彰于后进。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