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二十九日,朱仕诱卒,年六十六。

输入历史事件:

二十九日,朱仕诱卒,年六十六。

公元1780年 七月
二十九日,朱仕诱卒,年六十六。

鲁仕骥《朱先生仕诱行状》(《碑传集》卷一一二)。《行状》云:“其为文章始学韩子,其后更博采秦汉以来诸家之长,而独成其体于韩子之后。其教学者为文,即举韩子之所以教人者而综其要,以立诚为本,以文从字顺各识职为旨归,以中有自得而能自为为究竟。”朱筠《朱梅崖先生墓志铭》:“其生平以古文词自力,归于自得,要其意,欲追古之立言者。以为清穆者惟天,澹泊者惟水,含之咀之,得其妙以为文者惟人。夫其橐钥从人之途,唐韩、宋欧阳,上薄二汉,放乎周、秦,必然而与六经之指合。其得之意,极其状也,蠊良渺猕,若党鬼神。而推而准之,平直圆方,察人伦五,以平吾气,以宁吾心,斩斩自成名一家。”(《笥河文集》卷一二)李祖陶《国朝文录续编。梅崖文录引》:“《梅崖文集》二十卷,建宁朱斐瞻先生著。我朝古文,康熙以前最正,大抵矩矮八家,而侯、魏、汪三家尤为家弦户诵。至先生始为异论,谓宋以后文为不足观,谓魏叔子文三十年前已不愿为,而惟醉心于周秦诸子,亦犹李空同不读唐以后书也。特空同务为嚣张,摭拾《史》《汉》字句以为古拗;先生较为静重,摹仿周秦格韵以为精醇。其才力大逊王、李,而功夫之深细过之。高者自拟典、诰,次亦颉颃韩、柳。每篇自评,沾沾然俯视一切,虽未免近于夸饰,而其文亦多可观。至晚年意降心平,仍以元明诸公为归宿。其《答李千人书》也,谓:‘仕绣少年虚矫恃气,今出吏更世事多,颇深悔其妄。近稍敛就平实,检阅明朝归熙甫、王遵岩、方希直、高子业、徐昌穀诸人诗文,觉已有所不及。’《答黄临皋书》又谓:‘比读震川遗集,甚有得。因念平生醉心韩、李,使不择所以出之者,未为善学也。欧、苏、曾、王各自成家,驯至姚牧庵、虞伯生,渐合源流,至震


徐阶(1503—1583)中举。
赵时春(1509—1567)年十四,举陕西乡试。
听选监生何渊继张璁上言,力请追考兴献王且加帝号。
董记(1483一1546)倡议修订《孝宗实录》,士论惬然。
司礼监刊刻《三国志通俗演义》,凡二+四卷二百四十则。
王济《连环记》传奇或作于本年。
《耳抄秘录》或成书于本年。
朝鲜国请颁赐吕柟、马理文章。
韩士奇刊行元许衡《鲁斋心法》。
崔铣《彰德府志》成书。
胡缵宗《嘉靖安庆府志》成书。
孙宜(约1507一约1556)得许宗鲁(1490—1559)赏识,许为“楚才”。
朝廷定制,令公、侯、伯未经任事、年三十以下者,送国子监读书。
薛蕙(1489—1541)由吏部文选司主事升验封司员外。
都穆(1459一1525)以巡抚李充嗣荐进阶中宪大夫。
戴冠由广东乌石驿丞起户部员外,半道升延平知府,明年改苏州,数月拜山东按察司提学副使,未履任而感疾,积久不愈。
蒋山卿(1486—1542)复工部主事职,寻改刑部。
秦金任南京礼部尚书,二年迁户部。
刘效祖(1522一1589)生。
李舜臣(1 499一1559)被取为今年会元。
二月会试,主司发策有焚书禁学之议,阴诋阳明,吕柟力辨而解救之,欧阳德等阐发师训无所阿。
姚涞等进士及第。
同榜进士有潘恩(1496—1582)、郑晓(1499—1566)、张时彻(1500一1577)、吴鹏(1500一1579)、屠大山(1500一1579)、李舜臣(1499—1559)、陆铨(?一1542)、顾梦圭(1500—1558)、高叔嗣(1501—1537)、韦商臣(?一?)、朱淛(1486一1552)、狄冲、王激、柯维骐(1497—1574)等。
王激与张时彻定交。
高叔嗣(1501—1537)举进士二甲十七名,李梦阳犹惜其不为状元。
邹守益(字谦之)从王守仁问学。
唐寅作《画牛扇》自跋,以“力大如牛服小童”自喻遭村氓横逆之辱。
文徵明(1470一1559)至京,授翰林待诏,杨慎、黄估礼敬有加。
河南省刻《战国策》成,李梦阳作序,略述此“畔经离道之书”价值所在。
兵科给事中许相卿(1479—1557)以朝政乖舛,上疏自免归。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