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二十八日,卢见曾卒,年七十九。

输入历史事件:

二十八日,卢见曾卒,年七十九。

公元1768年 九月
二十八日,卢见曾卒,年七十九。

卢文弨《故两淮都转盐运使雅雨卢公墓志铭》《碑传集补》卷一七)。方濬师《随园先生年谱》:“德州卢雅雨先生见曾家居八年,以两淮运使提引事下狱死。先生有《十月四日扬州吴鲁斋明府招同王梦楼、蒋春农、金椶亭游平山堂即席诗》,盖吊雅雨先生作也。雅雨孙相国文肃公每读此诗辄涕泣数日。”此案可参看方濬师蕉轩随录卷八《两淮提引案》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二:“卢雅雨先生转运扬州,以渔洋山人自命,尝赋《红桥修禊》四章,一时和者千余人。余俱未见。而先生原唱,余亦不甚爱诵也。及其致仕,《留别扬州》诗竟成绝调:真所谓欢愉之词难工,感怆之言多妙耶?”林昌彝《射鹰楼诗话》卷一七:“德州卢抱孙都转见曾《雅雨堂诗》《出塞集》多风雅(康熙六十年进士),七律及绝句尤有神韵,绝似渔洋山人。”录其《和田砚思同学见怀原韵》《将赴吴门口占棹歌奉别扬州诸故人》等诗。《雅雨堂诗集》二卷《文集》四卷道光二十年刊行。据贩书偶记卷一五。张舜《清人文集别录》卷五“《雅雨堂文集》四卷”:“见曾一生好刻书,自校刊雅雨堂丛书外,所刻当代名家诗文集尤夥,而朱氏经义考亦赖之补刻以成完书。独其自所撰著,惟《出塞诗》一册早刊行世。有文集十余卷,诗集尤多,悉毁于火。其曾孙枢搜访遗篇,得诗二卷、文四卷,于道光中付刊,即此本也。”《国朝文汇》甲集卷五三录其《颍州重浚西湖记》文一篇。晚晴簃诗汇卷六一录其诗五首。


终军因越相吕嘉反,见杀,年二十九岁(前140—前112)。
东方朔言方士栾大无状,武帝诛之。
吾丘寿王此年前后坐事诛,年约四十八(前159?—前112?)。
苏武约三十岁,迁栘中厩监。
李延年以好音见;汉郊祀始用乐舞。
兒宽约四十岁,奏请穿凿六辅渠;对武帝问封禅事,以为封禅事“唯圣主所由,制定其当,非君臣之所能列”,武帝然之。
司马迁三十五岁,为郎中,奉使西南。
兒宽拜御史大夫。
枚皋从武帝至甘泉。
枚皋从武帝东巡海上。
枚皋从武帝登封泰山。
兒宽从封泰山,还登明堂,为武帝上寿。
东方朔从封泰山,见武帝封泰山毕,欲自浮海求蓬莱,乃上言谏,武帝纳之;又作《封泰山》。
以十月为元封元年。
司马谈约五十五岁,未能从武帝封泰山,留滞周南,郁愤成疾,病危。
司马迁三+六岁,奉使西南还,见父司马谈于洛阳,受父修史之遗言。
司马谈卒,年约五十五(前164?—前110)。
东方朔五十二岁,上书陈计,自讼官卑,欲求大官,然其言指意放荡,颇复诙谐,终不见用,因著《答客难》。
枚皋从武帝至雍。
司马迁从武帝祠泰山。
刘彻作《瓠子之歌》。
枚皋从武帝塞决河宣房。
司马迁从武帝塞决河。
武帝命人作《芝房之歌》。
司马迁三十七岁,构思《河渠书》当自此年始。
初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
司马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萧望之约生于此年(前108?—前47)。
枚皋从武帝至河东。
刘彻南巡狩,命人作《盛唐枞阳之歌》。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