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十七日,高攀龙(1562—1626)卒。

输入历史事件:

  十七日,高攀龙(1562—1626)卒。

公元1626年 三月
  十七日,高攀龙(1562—1626)卒。

黄宗羲明儒学案,详下。明通鉴卷八〇:“是月,前左都御史高攀龙卒于家。攀龙闻缇骑将至,谒道南祠,为文以告。归,与二门生、一弟饮后园池上,及暮,书遗表讫,具衣冠自沉于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五八:“高攀龙字存之,别号景逸,常州无锡人。万历己丑进士。寻丁嗣父忧,服阕,授行人……遂与顾泾阳复东林书院,讲学其中。每月三日远近集者数百人,以为纪纲世界,全要是非明白。小人闻而恶之,庙堂之上,行一正事,发一正论,俱目之为东林党人。天启改元,先生在林下已二十八年,起为光禄寺丞,升少卿署寺事……转太常大理,晋太仆卿。乞差还里,甲子即家起刑部侍郎……升左都御史,纠大贪御史崔呈秀,依律遣戍。亡何逆奄与魏广微合谋,借会推晋抚一事,尽空朝署。先生遂归。明年,《三朝要典》成,坐移宫一案,削籍为民,毁其东林书院。丙寅,又以东林邪党逮先生及忠端公七人。缇帅将至,先生夜半书遗疏,自沉于水,三月十七日也。年六十有五……崇祯初,逆奄呈秀伏诛。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赐祭毕,荫子,谥忠宪。”张溥《七录斋诗文合集》《吊高景逸先生诗》《明史•高攀龙传》:“高攀龙,字存之,无锡人。少读书,辄有志程、朱之学。举万历十七年进士,授行人……初,海内学者率宗王守仁,攀龙心非之。与顾宪成同讲学东林书院,以静为主。操履笃实,粹然一出于正,为一时儒者之宗。海内士大夫,识与不识,称高、顾无异词。攀龙削官之秋,诏毁东林书院,庄烈帝嗣位,学者更修复之。”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一六《高攀龙》:“高攀龙,字云从,无锡人。万历己丑进士,除行人,谪揭阳典史,起光禄寺丞,历官刑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坐忤逆阉,削籍被逮,赴水死。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谥忠宪。有《高景逸诗》。先生天下规矩,援世翼教,不以声律自绳。然与归待诏订金石契,宜同心之言,自成兰臭也。”《四库总目提要》卷一七二著录高攀龙高子遗书十二卷、《附录》一卷:“明高攀龙撰。攀龙有《周易易简说》,已著录。攀龙出赵南星之门,渊源有自。其学以格物为先,兼取朱、陆两家之长,操履笃实,粹然一出于正。初自辑其语录文章为就正录,后其门人嘉善陈龙正编为此集,凡分十二类。一曰语,二曰劄记,三曰经说,四曰备仪,五曰语录,六曰诗,七曰疏揭问,八曰书,九曰序,十曰碑传记谱训,十一曰志表状祭文,十二曰题跋杂书。附录志状年谱一卷。其讲学之语,类多切近笃实,阐发周密。诗意冲澹,文格清遒,亦均无明末纤诡之习。盖攀龙虽亦聚众讲学,不免渐染于风尚,然严气正性,卓然自立,实非标榜门户之流,故立朝大节,不愧古人。发为文章,亦不事词藻,而品格自高。此真所以异于伪软!”陈田《明诗纪事》庚签卷一六选高攀龙诗七首。


邓洵美,生卒年无考,本年进士及第。
知依玉帐,我无才藻步花砖。
李恽,《十国春秋》:“李恽字孟深,汴州阳武人。
窦侃,《宋史》卷二百六十三窦仪传,:“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
许仲宣,《宋史》本传:“仲宣字希粲,青州人。
诸科一百七十九人。
知贡举:户部侍郎王仁裕。
裕贼头”条:“王尚书仁裕,乾祐初一榜二百一十四人,乃自为诗云:‘二百一十四门生……凿壁偷将榜上名。
王周本年卒于镇。
后汉国子监奏请雕刻《周礼》、《仪礼》、《公羊》、《谷粱》四经,得准。
杨凝式有《起居帖》,时七十六岁,为太子太傅分司洛京。
赞宁三十岁,于钱俶时任吴越监坛、两浙都僧正,号称律虎。
释希觉(864—948)卒,年八十五。
唯啸傲山房,以吟咏为乐。
徐光溥拜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时号“睡相”。
高从诲(891—948)卒,年五十八,子高保融嗣位。
楚马希萼发兵攻打马希广,楚地内乱。
南唐置清源军于泉州,以刘从效为节度使;是岁命仓曹参军王文炳摹勒古今法贴于石。
窦偁、鞠恒、赵逢、刘蟠等十九人登进士第。
窦偁,《宋史•窦仪传》:“偁,字日章,汉乾祐二年举进士。
鞠恒,王禹偁《鞠君墓志》:“公讳与今上御名同,字可久。
赵逢,《宋史》二百七十本传:“赵逢,字常夫,妫州怀戎人。
充史馆修撰、判馆事。
高锡,原列卷二十七《附考•进士科》,徐氏考云:“《宋史》本传:‘锡字天福,河中虞乡人。
梁勗,《皇朝事实类苑》卷三六引《杨文公谈苑》王某言:“三十年已来,惟梁都官不受一钱,余无免者。
诸科八十人。
王仁裕撰《玉堂闲话》十卷,时为翰林学士承旨、户部尚书。
若虚卒于庐山。
元日,李璟与太弟景遂、李建勋等十四人宴饮,赋春雪诗,群臣皆和|,共二十一篇,并集名手图画。
殷崇义,后更名汤悦,陈州西华人,唐末诗人殷文圭之子。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