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茅坤等人为西湖之游,诗酒唱和。

输入历史事件:

茅坤等人为西湖之游,诗酒唱和。

公元1578年 秋
茅坤等人为西湖之游,诗酒唱和。

共游者有马松里、沈仕、李奎、高应冕等。茅坤《明高处士松里马先生墓表》云:马三才,号松里,“独耻世俗所沉酣,不欲淹淟涊以奔走之。绝与世不相闻,数共山人沈仕、李奎,千户施经及大夫光州应冕、沈郁林诏、陈中丞洪濛、沈太常淮、赵溧阳应元、陈鹤庆师,携榼湖山间,为社游,分曹赋诗相倡和,不以寒暑风雨间。已而予过西湖,则又移书招之。予亦共诸君子宴酣淋漓,相为悲歌慷慨。”茅坤作有《西湖秋社诗序》(见《白华楼文集补录》),序云:“乐莫乐于佳山水,尤莫乐于分曹而赋诗。晋永和兰亭以后,殆寥寥矣。顷过西湖,纳言马松里公及某某、某某、某某辈共觞予于湖之上,即故光州高颖湖公所社游而吟处。光州尝属予碑记其事,及光州没,而社之故庐且他属,并予故所碑者,无复览睹之矣。诸君属予首韵,予为唏嘘者久之,譬则古之闻雍门之曲、山阳之笛,而不能不峭然以悲者。于是悲与乐相仍,而诸君于予之留西湖也,日为携壶以社而游,则亦日为分韵以社而吟。前后所得,凡若干什。诸君且谋之曰:‘兰亭之社而祓也,得王右军为文以记之,世之图而绘之者,传之到今,赫赫若昨日事;而光州公,则不数年间没且零落无闻矣。古今胜事之同不同何如也?’于是刻而传之,题之曰‘西湖秋社’,并系之以 ‘戊寅’,所以共期我辈之社而游当不特今日,且以别异日者之某与时尾而继之者之无已也。”


曹操十岁,浴于谯水,有击蛟传说。
桓帝遣中常侍左悺至苦县,祠老子。
赵岐因赦乃出,三府同时并辟。
蔡邕因杨秉卒,为作《太尉杨秉碑》。
蔡邕代作《王子乔碑》。
边韶为陈相,作《老子铭》。
应奉上书谏立田贵人为皇后,汉桓帝纳其言,立窦皇后。
胡广七十五岁,拜太常。
延笃约六十六岁,作《与段纪明书》。
孔融十三岁,造谒李膺,语惊四座。
荀爽举至孝,拜郎中,对策陈事;奏闻,弃官而去。
张奂为大司农。
皇甫规复代张奂为度辽将军。
太常胡广为司徒。
赵岐应司徒胡广之命;擢拜并州刺史;会坐党事免;撰《御寇论》。
皇甫规见党事大起,乃先自上言“附党”,朝廷不问。
张奂为护匈奴中郎将;其《与延笃书》疑作于此时。
延笃作《与张奂书》《答张奂书》。
马融卒,年八十八(79—166)。
延笃约六十七岁,作《与刘祐书》。
应奉约四十七岁,以党事起,慨然自退,作《感骚》三十篇。
张升约四十六岁,去官,道逢友人,相抱而泣,陈留老父过而叹息。
刘陶免官,吏民思而歌之;作《中文尚书》《尚书训诂》《春秋训诂》。
荀爽三十九岁,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滨,积十余年,以著述为事,遂称硕儒。
陈纪三十八岁,遭党锢;著成《陈子》数万言。
蔡邕三十五岁,作《荆州刺史度尚碑》。
士燮三十岁,察孝廉,补尚书郎,后以公事免官。
郦炎十七岁,作字学之书《郦篇》。
日食,桓帝诏举贤良方正。
皇甫规征为尚书,日食对策,桓帝不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