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孔融十三岁,造谒李膺,语惊四座。

输入历史事件:

孔融十三岁,造谒李膺,语惊四座。

公元165年 是年
孔融十三岁,造谒李膺,语惊四座。

《后汉书•孔融列传》卷七十:“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太大夫陈炜后至,坐中以告炜。炜曰:‘夫人小而聪了,大未必奇。’融应声曰:‘观君所言,将不早惠乎?’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按,此轶事多有异词,李贤注谓“《融家传》曰:‘闻汉中李公清节直亮,意慕之,遂造公门。’李固,汉中人,为太尉,与此传不同也”,《世说新语•言语》称“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魏志•崔琰传》卷十二裴注引《续汉书》则云“融年十余岁,欲观其为人,遂造膺门”。《后汉书•孝桓帝纪》卷七谓李固建和元年(147)“下狱死”,而孔融永兴元年(153)才出生,见李固说自不可能。本传谓延熹五年十岁孔融见李膺,李时为河南尹,然《后汉书•李膺列传》卷六十七云“延熹二年征,再迁河南尹。……膺反坐输作左校。……司隶校尉应奉上疏理膺等曰:……书奏,乃悉免其刑。再迁,复拜司隶校尉”,延熹五年李膺是否为河南尹,传言不明,钱大昭《后汉书补表》卷八以为李膺延熹二年为河南尹后不久免职,延熹八年复为河南尹。然则孔融谒见河南尹李膺应在此年,裴注云其时“融年十余岁”当为不误,后汉书本传或遗一“余”字。或谓此时孔融尚在丧服中,沈铭彝《后汉书注》补谓“融父宙卒于桓帝延熹六年正月己未,年六十一,见宙碑”,古人服丧虽为三年,然实为二十七个月,至此年五月,孔融当已释服,正有半载左右时间可谒河南尹李膺耳。


[11]具体情形可参看王邦维《谢灵运〈十四音训叙〉辑考》,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国学研究》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2]僧佑:《出三藏记集》卷第八。
[13]见李善注《文选》卷五十九《碑文》之《头陀寺碑文》之李善注之引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4]慧皎《高僧传》卷第六《义解三》之《晋庐山释慧远》说:“陈郡谢灵运负才傲俗,少所推崇。
[15]僧佑:《出三藏记集》卷第十。
[16]参见《宋书•隐逸传》载雷次宗“少入庐山,事沙门释慧远”,他与子侄书以言所守,曰:“爰有山水之好,悟言之欢,实足以通理辅性,成夫亹亹之业,乐以忘忧,不知朝日之晏矣。
[17]《弘明集》卷第三载宗炳《答何承天书》说:“佛经所谓现在不住矣,诚能明之,则物我常虚,岂非理之奥耶?盖悟之者寡,故不以为教本耳,支公所谓未与佛同也。
[18]《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诗》。
[19]按《南齐书•武陵昭王晔传》记载萧道成第五子萧晔学谢灵运体,萧道成评价说:“见汝二十字,诸儿作中最为优者。
元明帝卒,皇太子拓跋焘即皇帝位,是为太武帝。
崔浩为太武帝左右忌恨,共排毁之。
公年424年(宋少帝景平二年宋文帝元嘉元年魏太武帝始光元年甲子)。
元嘉共30年。
颜延之出为始兴太守。
少帝遭废弑。
在政治漩涡之中,傅亮心迹微妙隐晦。
释智猛始从天竺还凉州。
太武帝崇奉天师道。
诏天下寺改名招提。
徐羡之、傅亮等招致嫉恨。
戴颙、宗炳隐逸自处。
崔浩进爵东郡公,拜太常卿。
元嘉三年正月下诏治徐羡之、傅亮、谢晦废弑之罪,徐羡之畏罪自杀;傅亮被诛,时年五十三。
谢晦之死,颇具文学意味。
臣阶缘幸会,蒙武皇帝殊常之眷,外闻政事,内谋帷幄,经纶夷险,毗赞王业,预佐命之勋,膺河山之赏。
臣忝居蕃任,乃诚匪懈,为政小大,必先启闻。
臣等见任先帝,垂二十载,小心谨慎,无纤介之愆,伏事甫尔,而婴若斯之罪。
……晦檄京邑曰:王室多故,祸难荐臻。
虽以不武,忝荷蕃任,国家艰难,悲愤兼集。
……晦又上表曰:臣闻凶邪败国,先代成患;谗竖乱朝,异世齐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