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胡松为罗洪先《念庵罗先生文集》作叙。

输入历史事件:

胡松为罗洪先《念庵罗先生文集》作叙。

公元1563年 四月
胡松为罗洪先《念庵罗先生文集》作叙。

罗洪先在明代以讲学著称。叙曰:“盖往年山中,尝见罗子冬夏两游诸记,所与诸贤论难酬答,时涉斯津,窃自叹曰:贤者亦为是语乎?盖尝贻书以请,而罗子不余忤也,报书曰:愿以子言为时砭石。比年盗起闽广,言抚斯邦,提兵往来,辄式其庐,因以就正,且索比所撰著。间出数篇,若所与蒋、聂、王、钱诸君子论学诸书,与其记正学书院、序《困辩录》,若良知、复古、异端诸论,所以忧堕溺、救诐离、正人心、端士习,而防其淫且荡者,真复抉肾肠、呕心肺,其心更切于余之所感。此与仲尼之伤贤智、孟子之放陂陀异乎哉?其有功斯世学者侈矣。顾其说时以示相知,而不以告人人,余惧士之学之日流于诐且遁也,则从其友人王子昭明所钞得数帙,爰付抚守刘子刻之郡阁,庶其传可以广乎!孟子曰: ‘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读者其尚知罗子不得已之心乎!若其集中,歌行似杜子美,近律似王摩诘、刘长卿,序、论、表、志诸文似欧阳永叔、曾子固,则览者当自得之,斯又不足为贤者道矣。集凡十有三卷,内书二卷,杂著一卷,序、记、传、状、铭、表各一卷,祭及杂文二卷,古律诗二卷。嘉靖癸亥夏四月,同年友滁阳胡松序。”本年胡松任兵部侍郎。另有俞宪序,署“是岁五月”;陈于廷序,万历丙辰仲冬作;邹元标、祁承㸁序,万历丁巳作;罗大纮后序,作序年月未详。《静志居诗话》卷十二《罗洪先》:“达夫远师《击壤》,近仿白沙、定山,然爽气尚存,未堕尘雾。《独坐》云:‘数月不出户,庭前多夕阴。闲看芳树色,一倍旧年深。’《山中杂诗》云:‘问我家何在?山深多白云。岩前飞瀑下,对语不相闻。’《后园续咏》云:‘棠梨花开深浅黄,燕子初飞日渐长。草亭坐久客不到,半雨半风春太狂。’‘南村云起北村晴,晴鸠雨鸠更互鸣。东风吹雨衣不湿,我在桃花深处行。’”《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别集类二五著录罗洪先《念庵集》二十二卷,提要曰:“洪先不及见王守仁,而受学于其乡人李中。中之学出于杨珠,故其说仍以良知为宗。后作守仁年谱,乃自称曰门人,不免讲学家门户之习。其学惟静观本体,亦究不免于入禅。然人品高洁,严嵩欲荐之而不得,则可为凤翔千仞者矣。其集初刻于抚州,再刻于应天。最后诸门人编为此本,而门人胡直序之。称其学凡三变,文亦因之。初效李梦阳。既而厌之,乃从唐顺之等相讲磨。晚乃自行己意。其答友人书取譬于水,谓古之人有能者,必其中有自得实见,斯道之流行,无所不在,虽欲不为波涛湍澜之致不可得。斯亦有见之言也。此本为雍正癸卯其六世孙继洪等重刻。洪先之裔,乃名继洪,理不可晓。岂误解不逮事则不讳耶?”《明诗纪事》戊签卷十七录罗洪先诗十一首,陈田按:“达夫五言诗具有体格,擅清远之致。惟语参讲学,时入《击壤》一派。”


许叔牙迁太子洗马,后尝撰《毛诗纂义》。
薛元超为皇太子李治僚友,常预宴游赋咏之会,明年迁太子舍人。
十七日,太宗于玄武门宴群臣,作飞白书。
太宗作五言组诗《帝京篇》十首,李百药有和作。
太宗将征高丽,至洛阳,作《感旧赋》。
王绩(590?—644)卒,年约五十五;卒前自撰墓志。
《酒经》、《酒谱》二卷及注《老子》,并别成一家,不列于集云。
以九方皋相马法观之,顾不河汉。
马周为中书令,太宗以美词体目之。
骆宾王约十岁,随父母居博昌。
玄奘携佛教经论六百五十七部,自印度归至长安。
太宗亲征辽东.至河阳,作《祭比干文》,至邺,作《祭魏太祖文》。
太宗驾至定州,撰文祭北岳;又有《春日望海》诗,许敬宗、上官仪等应制奉和。
皇太子李治留镇定州,赋《违恋》诗,李元嘉、薛元超和之。
府仪同三司高士廉摄太子太傅,与刘洎、马周……辅太子。
岑文本(595—645)卒,年五十一。
太宗驾至北平,有诗作。
太宗赋诗悼姜行本。
唐军败高丽于驻跸山,刻石纪功;许敬宗受旨草诏,以词采见赏。
太宗在辽东,与许敬宗、褚遂良赋诗唱和。
太宗回次营州,为文祭征辽阵亡战士。
太宗班师至定州,设宴赋诗,许敬宗奉和。
崔仁师起为中书舍人,稍前曾因免官而作《体命赋》。
太宗归至并州,赐刘洎死。
除夕,太宗召侍臣守岁,赋诗以记。
慧净(578—645)卒,年六十八。
颜师古(58l—645)卒,年六十五。
道宣初撰《续高僧传》成。
一卷,偏叙昭玄师保,未粤广嗣通宗。
李峤(645—714)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