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宗臣赴福建布政司参议任。

输入历史事件:

宗臣赴福建布政司参议任。

公元1557年 秋
宗臣赴福建布政司参议任。

在任集其五七言近体成集,寄王世贞王世贞《徐子与》弇州四部稿卷一一八):“某以残腊辞二尊人。接淅东首,谷日抵青州任。……燕贵人举旧隙齿颊间,几入窜籍。子相外补矣。又欲削明卿籍,其俦强庇之得免。”则王世贞宗臣之外补,均出于“燕贵人”(指严嵩)之意。艺苑卮言卷七:“吾友宗子相,天姿奇秀,其诗以气为主,务于胜人,间有小瑕及远本色者,弗恤也。……子相自闽中手一编遗余,乃五七言近体,予摘其佳句书之屏间,虽沈侯采王筠之华,皮生推浩然之秀,不是过也。世言古今不相及,殊聩聩,有识者当辨之耳。中联寄赠予者,如‘万里靡芜色,秋风一夜深’,又‘一身诗作癖,万事酒相捐’,‘枕簟疏秋雨,江山隔暮烟’,又‘金山一柱立,沧海万波随’,又‘愁来失俯仰,书去畏江湖’,又‘屡书心尽折,一字眼堪枯’,又‘袖中芳草寒相负,马首梅花春自怜’,‘孤角千家沧海戍,故人双鬓蓟门烟’。他作如‘开尊销夜烛,听雨长春蔬’,又‘尔辈甘云臣,吾生岂陆沉’,又‘宦情疏病后,世事得愁先’,又‘青山移病远,白雁寄书轻’,又‘忽雨新枫橘,如云长蕨薇’,又‘江树低从密,溪流曲更分’,又 ‘雨气千江入,秋声万木多’,又‘日落中原紫,天高北斗垂’,又‘夜立残砧杵,园行久薛萝’,又‘江平低雁翼,潮落近渔竿’,又‘星河双杵夕,风雨七陵秋’,又‘战伐乾坤色,安危将相功’,又‘白雪孤调世,黄金巧识人’,又‘种橘开新溜,寻芝数落霞’,又‘生难看白发,死岂负青山’,又‘谁家羌笛吹明月,无数梅花落早春’,又‘愁边鸿雁中原去,眼底龙蛇畏路多’,又‘冲泥匹马时时立,入座寒云片片孤’,又‘绝壁昼开风雨色,断虹秋挂薛萝长’。结句如‘登楼知有赋,莫向众人传’,又‘浮生同远近,斟酌向鸿鹚’,又‘泰陵千古泪,一洒翠华东’,又‘吾将付风雨,片片作龙鳞’(赋笋)。又‘自知寒色甚,不教怨明珠’,又‘蓟门旧侣能相忆,八月双鸿起太湖’,‘衣裳岁暮吾将换,好与青山长薛萝’,又‘浮生转觉江湖窄,难把衣裳任芰荷’,又‘醉来偃蹇三湘里,更是何人《白雪篇》’,又‘江门十里垂杨色,莫把时名负钓纶’,精言秀语,高处可掩王、孟,下亦不失钱、刘。”宗臣(1525 —1560)字子相。吴国纶(1524—1593)字明卿。


还山。
司空图被召至洛阳,惧见害,佯堕笏板失朝仪,被放归中条山王官谷,朝士多感喟,纷纷赋诗送别,众诗辑为一集,司空图撰《寿星集述》作该集之序。
朱全忠遣将杨师厚攻忠义节度使赵匡凝于襄州,败之,匡凝弃城,沿汉江东下奔广陵,投杨行密。
十日,太子太师致仕卢渥卒。
韩偓已在江西吉州萧滩镇,时得知召还复官,有诗三首纪之,并以述怀,偓未还朝。
卢汝弼以惧柳璨迫害,离朝客居上党,时有《闻雁》诗之作。
迎风响咽群……何处最添羁客恨,竹窗残月酒醒闻。
郑谷仍居江西宜春,约本年秋,有《失鹭鸶》、《郊野戏题》之作。
制梁王朱全忠可充诸道兵马元帅,别开府幕。
甲午,起居郎苏楷与起居郎罗衮、起居舍人卢鼎连署驳议,贬损昭宗,非其谥号,以投合朱全忠。
韦庄本年七十岁,在蜀为王建掌书记。
庚辰,吴王杨行密病卒,年五十四,以其子杨偓为淮南节度使、弘农郡王。
殷文圭为杨吴文章巨公,行密卒,为作《墓志》。
《十国春秋》本传称文圭事杨行密父子,“以文章著名,太祖墓志铭盖其手出也”。
[按,《考异》曰:“《十国纪年注》、《吴录》、《唐烈祖实录》及吴史官王振撰《杨本纪》皆云‘天祐二年十一月庚辰,行密卒’。
沈颜本年前已归杨吴。
孙鲂至迟于杨行密卒之前归杨吴,有《题金山寺》等诗。
蒋玄辉、柳璨、张廷范三人被诛。
敦煌郡金光明寺张龟写韦庄《秦妇吟》诗。
郑谷约本年冬借薛能诗集诵读,有诗纪之并抒发感想;又有诗评殷瑶《河岳英灵集》。
正月辛巳,国子监奏:“得监生郭应图等六十人状称‘伏睹今年六月五日敕文,应国学每年与诸道等,明经一例解送两人者。
十七人考试并已及格,若只送二人,必恐互有争论,难以指挥者。
罗绍威与汴将马嗣勋合力攻灭魏博牙军。
韩偓年六十五,在江西抚州,有《和王舍人抚州饮席赠韦司空》诗奉和王涤。
吏部侍郎薛廷硅知礼部贡举。
二月癸卯,礼部奏:“伏以朝廷,累年多事,道途艰辛,在远举人,并阻随计。
壬戌[按,“壬戌”上下字当有一讹],朱全忠奏:“河中判官刘崇子匡图,今年进士登第,遽列高科,恐涉群议,请礼部落下。
裴说,生卒年不详,本年进士及第。
声相唤。
裴谐(裴诣),原作“裴诣”,[按,当为裴谐,详上条]《诗话总龟》卷十三引《郡阁雅谈》:“裴说、裴谐俱有诗名。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