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太湖

输入历史地名:

太湖

①又名西湖、大湖。即今北京城西南莲花池。《水经·㶟水注》:“㶟水又东,与洗马沟水合,水上承蓟城西之大湖。湖有源,水俱出县西北,平地导泉,流结西湖。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之旧池也。”《方舆纪要》卷11顺天府:太湖在“府西南四十里,广袤十数亩,旁有二泉涌出,经冬不冻,东流为洗马沟”。

②古称震泽。亦名具区。又有笠泽、五湖等名。在今江苏南部,为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湾而成。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中有岛屿数十个,以洞庭西山和马迹山最大。湖水主要收纳西南荆溪、苕溪诸水入湖,东部通过沙墩口、胥口、瓜泾口、南厍口、太浦口诸港,分别经由望虞河、娄江(下游称浏河)、吴淞江、黄浦江等河道泄入长江。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中:太湖“吐吸江海,包络丹阳、义兴、吴郡、吴兴之境,其所容者大,故以‘太’称焉”。

③在今安徽太湖县西。《寰宇记》卷125太湖县:“太湖水源出县西稻积山,东南流入大江。”《方舆纪要》卷26太湖县:太湖“在县西南。县西诸山溪之水钟而为湖,东南流经望江县,入于大江。今为平陆”。

④在今河南商城县北。《方舆纪要》卷50商城县:太湖“在县北四十里。周五里”。


(1)湖名。古称震泽,又称具区、笠泽、五湖。《吴郡图经续记》:太湖,“其所容者大,故以‘太’称焉。”苏浙界湖。大部水面在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市辖境内。形似西突新月,湖西南岸平滑呈圆弧形,东北岸曲折多湖湾、岬角。为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湾而成。一说系由构造断陷—海陆交替—出流堰塞—经淡化而成的潟湖。中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425平方千米,最大水深3.3米,湖面海拔3米左右,蓄水量51.4亿立方米。湖中有岛屿51个,面积 89.7 平方千米,以洞庭西山最大,面积79.8平方千米。西南纳苕溪、荆溪诸水,入湖河流计有160余条,水量丰富。出湖河港有59条,主要经浏河、吴淞江(苏州河)、黄浦江泄入长江,成为江南水网中心,兼具蓄洪、航运、养殖、灌溉、旅游等功能。地势低洼,时有涝灾,已兴建环湖大堤、太浦河、望虞河等水利工程。建有太湖大桥。水域辽阔,烟波浩淼,湖、山、岛、洞等自然风景优美,有蠡园、鼋头渚、三山和东、西洞庭山等胜景,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湖银鱼、红橘,东、西山杨梅、白果和白沙枇杷、碧螺春茶享誉国内外。(2)集镇名。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东北部,北濒太湖。属织里镇。人口 5130。为原东湖镇人民政府驻地。民国时曾置义和镇,1956年为义皋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8年置镇。2003年撤销。以北濒太湖得名。产稻、蚕茧、淡水鱼等。特产银鱼、鲚鱼、白虾、百合。有丝绸、服装、针织、皮鞋、铸件等厂。商贸颇旺。有公路通市区,河运便利。


【检索太湖 ==>】 古籍全文检索:太湖     全站站内检索:太湖

索真登寺
盐丁
盐坂
盐步
盐墩
盐山镇
盐丰县
盐仓桥
盐仓镇
盐东镇
盐田区
盐市口
盐场区
盐场镇
盐池湾
盐店镇
盐河镇
盐官镇
盐洲镇
盐埕区
盐都区
盐都县
盐鸿镇
盐锅峡
盐湖区
盐湖镇
盐窝镇
盐田河镇
盐池河镇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