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陈霆(?一1550)卒。

输入历史事件:

陈霆(?一1550)卒。

公元1550年 本年
陈霆(?一1550)卒。

《静志居诗话》卷九《陈霆》:“陈霆字声伯,德清人。弘治壬戌进士,刑科给事中。正德初,谪判六安州,历山西提学佥事。有《水南集》。水南博洽著闻,留心风教,诗不苟作,予录其三篇,稍加删汰。”《四库全书总目》著录陈霆《唐余纪传》二十四卷、《两山墨谈》十八卷、《山堂琐语》二卷、《水南稿》十九卷、《渚山堂诗话》三卷、渚山堂词话三卷。《水南稿》提要云:“是集所载诸诗,意境颇为萧洒。而才气坌涌,信笔而成,故往往不暇检点。古文大致朴直,而少波澜顿挫之胜。惟诗余一体较工,其豪迈激越,犹有苏、辛遗范。末附诗话一卷,中论词一条,谓明代骚人多不务此,间有知者,十中之一二。则其自负亦不浅矣。”渚山堂词话提要曰:“是编与所作诗话并刊,而较诗话为稍胜。盖霆诗格颇纤,于词为近,故论词转用所长。其中如韦庄‘雨余风软碎鸣禽’句,本用杜荀鹤《春宫怨》语。南卓羯鼓录所谓‘透空碎远’之声,即此碎字,当训细琐杂乱之义。霆乃曰鸣禽曰碎,于理不通。改为‘暖风娇鸟碎鸣音’,未免点金成铁。又谓杨孟载雪词‘簌簌飏飏’字古无所出,欲据黄庭坚诗改为‘疏疏密密’。不知以‘疏疏密密’咏雪,黄诗亦何所出,亦未免涉于胶固。然其它持论多确。又宋、元、明佚篇断句,往往而有。如宋徐一初《九日登高》之类,其本集不传于世者,亦颇赖以存。王昭仪《满江红》词,为其位下宫人张琼瑛作。《垂杨》《玉耳坠金环》二曲,为唐、宋旧谱所无之类,亦足资考证,犹明人词话之善本也。”《明诗纪事》丁签卷九录陈霆《墨布袍》一首。刘承干《吴兴丛书跋语》云:“渚山堂词话三卷,明陈霆水南撰。水南一字声伯,德清人。弘治十五年进士。为刑科给事中,抗直敢言。以忤逆瑾,逮狱廷杖。目为朋党,谪判六安州。瑾诛,复起,历迁山西提学佥事。以师道自任,士习丕变。致政归。嘉靖中,屡荐不出。隐居渚山四十年,著述百余卷。有诗话、词话。水南工于词,论词较诗为确。宋元明逸事佚句,采取甚博。如王昭仪《满江红》词,为其位下宫人张琼瑛作。《垂杨》《玉耳坠金环》二曲,为唐宋旧谱所无。殊足以资考证。中载杨眉庵《落花》词云:‘当时开拆赖东风,飘零仍是东风妒。’意在言外。又载徐一初《九日登高》一词,有云:‘登临莫上高层望,怕见故宫禾黍。觞绿醑。浇万斛牢愁,泪湿新亭雨。黄花无语。毕竟仗西风,朝来披拂,犹识旧时主。’阅之惘惘。明人旧帙,急宜存之。此本钞自江南图书馆,而无诗话。他日搜得,当汇刻入丛书,以志景仰。岁在丙辰浣花节,吴兴刘承干跋。”


杨玄感叛隋,兵逼东都。
杜正藏(?—613)卒。
杨玄感乱平。
王冑(558—613)卒,年五十六。
许善心摄左翊卫长史,与崔祖璇撰《灵异记》十卷,又续父志撰成《梁史》。
书》许善心传:“九年,摄左翊卫长史,从渡辽,授建节尉。
潘徽、褚亮均以交通杨玄感贬出,行至陇西,徽卒,亮题诗悼之。
许善心从驾至怀远镇,加授朝散大夫。
李密作《淮阳感秋》诗。
丁卯,炀帝至东都,己丑,还长安。
戊子,炀帝至东都。
刘炫(547?—614?)卒,年六十八。
萧吉(?—614)卒。
王绩弃六合丞归乡,作诗文以见志。
李义府(614—666)生。
乙卯,炀帝于东都大会蛮夷,设鱼龙曼延之乐。
增秘书省官百二十员,皆以学士补之。
虞绰(562—615)卒,年五十四,卒前有诗作。
所有词赋,并行于世。
炀帝北巡,为突厥困于雁门,许善心摄左亲尉武贲郎将。
炀帝至东都,饮于长乐宫,有诗作。
萧瑀出为河池太守。
炀帝萧皇后作《述志赋》。
炀帝乐工弹翻调《安公子曲》,识者谓此乃不祥之音。
炀帝与群臣饮于西苑水上,命杜宝撰《水饰图经》。
苏威献《尚书》以讽炀帝,帝怒之。
炀帝幸江都,赋诗留别宫人,初出洛时,庾自直应诏赋诗。
炀帝幸江都途中,有挽龙舟者夜半悲歌。
许善心从驾江都,授通议大夫,诏还本品,行给事郎。
百姓困苦,至人相食而活。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