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王世贞《艺苑卮言》第二次修订完毕。

输入历史事件:

王世贞《艺苑卮言》第二次修订完毕。

公元1572年 夏
王世贞艺苑卮言第二次修订完毕。

凡正编八卷,附录四卷。其题记云:“余始有所评骘于文章家曰艺苑卮言者,成自戊午(嘉靖三十七年)耳。然自戊午而岁稍益之,以至乙丑(四十四年)而始脱稿。里中子不善秘,梓而行之。后得于鳞所与殿卿书云:‘姑苏梁生出《卮言》以示。大较俊语辩博,未敢大尽。英雄欺人,所评当代诸家,语如鼓吹,堪以捧腹矣。’彼岂遂以董狐之笔过责余,而谓有所阿隐耶?余所名者《卮言》耳,不必白简也,而友人之贤者书来见规曰:以足下资,在孔门当备颜闵科,奈何不作盛德事,而方(谤)人若端木哉!余愧不能答。已而游往中二三君子,以余称许之不至也,恚而私訾之。未已,则请绝讯讯,削名籍。余又愧不能答。嗟夫!即其人幸而及余之不明而以拙收,不幸而亦及余之不明而以美遗。余不明,时时有之,然乌可以恚訾力迫而夺也。夫以余之不长誉仅尔,而尚无当于于鳞。令余而遂当于鳞,其见恚宁止二三君子哉!……盖又八年,而前后所增益又二卷,黜其论词曲者,附它录为别卷,聊以备诸集中。壬申夏日记。”姑苏梁生即梁辰鱼周亮工书影卷一云:“(王世贞)又常题《西涯乐府》后云:余向者于李宾之(东阳)先生拟古乐府,病其太涉议论,过尔剪抑,以为十不得一。自今观之,奇旨创造,名语迭出,纵未可被之管弦,自是天地间一种文字。若使但求谐于《房中》《铙吹》之调,取其字句断烂者而模范之,以为乐府如是,岂非西子之颦,邯郸之步哉!余作艺苑卮言时,年未四十,方与于鳞辈是古非今,此长彼短,未为定论。至于戏学《世说》,比拟形似,既不恰当,又伤儇薄。行世已久,不能复秘,姑随事改正,勿令多误后人而已。钱牧斋(谦益)宗伯曰:嘉隆之际,跻北地而挤长沙者,元美为之职志。至谓长沙之启何李,犹陈涉之启汉高。及其晚年,气渐平,志渐实,旧学销亡,霜降水落,自悔其少壮之误,而悔其不能改作也。于论西涯乐府三致意焉。今之谈艺者,尊奉弇州《卮言》以为金科玉条,引绳批根,恐失尺寸。岂知元美固晚而自悔,以其言为土苴唾余。”


春,南卓罢婺州刺史任,撰成《羯鼓录》后录,时约六十岁。
春,杜牧在司勋员外郎任,有《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五日,李商隐作《端午日上所知剑启》、《端午日上所知衣服启》呈府主。
《启》云:“敢因五日,仰续千龄。
夏,杜牧已转吏部员外郎,屡上书求外任湖州,作《上宰相求湖州》三启。
林杰将西上长安,忽染疾卒,年才十七,郑立之有诗哭之。
杜牧授湖州刺史制下,作《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捧诏汀洲去,全家羽翼飞。
马戴在湖南龙阳县尉任,其《送从叔赴南海幕》、《楚江怀古三首》约此时前后作。
山候明月,聊自整云装。
陈上美在京兆府咸阳县尉任,为一仇公夫人王氏撰墓志铭。
本月,吐蕃“大掠河西鄯、廓等八州,杀其丁壮,劓刖其赢老及妇人,以槊贯婴儿为戏,焚其室庐,五千里间,赤地殆尽”。
温庭筠年约五十,闻党项扰边,赋《山中与诸道友夜坐闻边防不宁因示同志》。
许浑闲居润州,作《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
卢弘止(?—850)卒于镇。
李商隐以幕主卢弘止卒,汴幕无可依,感己身漂泊,作《蝉》诗。
冬至日,杜牧赋诗邀李郢来湖州相叙。
三日,令狐绹拜相。
冬,郑嵎自虢州赴京,夜宿骊山下旅邸,主人为说玄宗朝故事。
顾陶为校书郎时曾回钱塘,时有弃官之念。
顾非熊大中中曾任盱眙尉,后弃官归隐茅山,未知确年,姑系于此。
褚藏言约本年前后为窦常、窦群五兄弟《窦氏联珠集》撰序。
李廓(?—850)本年卒于唐州司马任。
杜光庭(850—933)生。
毕诚(803—864)进士及第十八年,本年(850)充翰林学士。
史,工辞章,尤能歌诗。
严恽(?—870)大中四、五年(850、851)间,杜牧为湖州刺史,与之过从酬和,杜牧有《和严恽秀才落花》诗。
李郢大中四年(850)至湖州访杜牧,游宴唱和。
李敬方[393](?—约855)本年为歙州刺史。
郑颢去年自起居郎充翰林学士。
前曾知贡举之封敖本年(850)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