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历代通鉴纂要》成。

输入历史事件:

《历代通鉴纂要》成。

公元1507年 六月
《历代通鉴纂要》成。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卷八:“《历代通鉴纂要》,明弘治间奉敕辑,九十二卷。前明武宗序,次东阳等进书表,及编纂儒臣衔名,次凡例,次引用书目,次先儒姓氏。武宗序作于正德二年,称孝宗好观《通鉴纲目》,苦其繁多,特敕儒臣撮其要略,赐名《纂要》。昔在东宫预闻是举,乃弘治乙丑冬,翰林以首帙备讲读。又明年丁卯夏,始克成编云云。考明史,武宗即位于弘治十八年五月,明年丙寅改元正德,又明年丁卯即正德二年。所云弘治乙丑,乃弘治十八年也。是书之作,盖创始于弘治之末,而藏事于正德二年者。观其纸墨精良,当是模印最初之本。”千顷堂书目卷四:“《历代通鉴纂要》九十二卷,弘治十八年谕内阁东阳等纂。辑《纲目》《续编》切于治道者,以备观览。”俨山外集卷七:“正德二年六月二十九日,自翰林晚退。吏适来报云,明早入朝,俱须早赴。但云出院长刘先生仁仲之命,叵测。明早奉天门驾退,中使宣旨:府部堂上官、科道掌印官、翰林院官,皆待命阙下。未几,左顺门开,出一朱柜,中使六、七人作传宣状。余等皆立内阁门外,北望汹汹,适敕房中舍过云:‘昨进呈《通鉴纂要》书札件旨,今特布示。’时西涯在告,焦、王二公皆请罪。”


钱宰卒,年九十六。
兰茂(1397一1476)生。
管时敏《蚓窍集》初成。
刘彦昺《春雨轩集》刊刻。
太祖朱元璋卒,年七十一。
皇太孙朱允炆即帝位。
陶宗仪赋诗赞建文帝。
王翰作诗颂建文帝。
征汉中府教授方孝孺至京。
黄子澄兼翰林学士。
夏原吉荐杨荣。
周是修改衡府纪善。
王绅至京为博士。
王绅与张显宗、刘三吾游。
高棅辑成《唐诗品汇》一百卷。
解缙谪河州卫吏。
梁兰《畦乐诗集》编成。
程本立自滇入京。
高逊志被征入京。
朱权《太和正音谱》《琼林雅韵》《务头集韵》成。
方孝孺进《郊礼颂》。
敕修《太祖实录》。
方孝孺作《书事》诗。
更改官制,用方孝孺议。
初五,燕王朱棣举兵反,称其师曰“靖难”。
宋镰文集《宋学士续文粹》刊毕。
朝廷伐燕。
刘基之孙归乡,方孝孺送行。
方孝孺校文京闱。
燕王劫朱权。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